關於淨空法師語錄精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淨空法師這行業無爭無求,很自在、很快樂,物質生活很簡單。一起來看看淨空法師的精華語錄吧!!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1 佛菩薩沒有自己,真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是沒有空間,無壽者相是沒有時間,佛菩薩徹底放下,心裡頭不執著這些相,所以他見性。

  2 淨業三福末後一條教導我們,“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發大心、修大行。

  3 智慧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只有心定下來,放下分別執著,般若才能現前;分別執著沒有放下,見聞覺知,你所看到的是知識,不是智慧。

  4 今天社會,可以說是舉世之人,都苦不堪言。我們在這些苦人當中還挺幸運,幸運在哪裡?遇到佛法,尤其是遇到淨土法門。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把佛法變成我們生活,我們能真正離苦得樂!

  5 不論這個念頭是善還是不善,都是妄念。禪定境界叫正念,正念是沒有念頭,外面了了分明,裡面如如不動。坐禪,坐是取不動,不是身不動,是心不動。禪是不著相。

  6 什麼叫“發菩提心”?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悟,發菩提心就是徹底覺悟。什麼叫徹底覺悟?佛法講立志作佛,發願求生西方淨土,這就是徹底覺悟。

  7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財富是過去生中修財佈施得來的。你命裡頭有的,你用真誠心,你今天做生意賺這麼多錢;你用盡欺騙手段,你今天還是賺這麼多,不增不減,那又何苦去騙人?沒有這個必要。

  8 佛菩薩對人平等,我們為什麼不親近?佛菩薩從來不拒絕一個人,縱然是造作五逆十惡的人,只要他肯親近佛菩薩,回頭是岸,佛菩薩也不會怪他。

  9 世出世間法,都是以做人為基礎。做人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人際關係處好。古人有所謂“做事難,做人更難”,這是真的,一點也不假。

  10 文殊菩薩教我們要“繫心一佛”,系是繫念,心裡面常常掛念著,念什麼?念一尊佛,繫念在一尊佛上。我不繫念行不行?不行。你要不繫念一尊佛,你會胡思亂想,你係唸的東西太多了。

  淨空法師語錄精華

  1 毀謗我們的人很多,造謠生事的人很多,這是在煉我們的功夫,看我們有沒有智慧,有沒有定功。真的有智慧、有定力,決定沒有絲毫嗔恚,業障就消了。

  2 什麼是開光?一尊新的佛像塑成了,啟用典禮的時候,把佛像供養的意義跟大家說明白,這就是開光。譬如阿彌陀佛代表無量覺,我們見到這個佛,我們就覺而不迷,覺就是光!見到釋迦牟尼佛,釋迦是仁慈,牟尼是清淨,你就想到,開自己的光,我對自己要清淨,對別人要仁慈。

  3 憶是什麼?心裡面有佛。念是什麼?念是心上有佛,不一定掛在口上。口裡頭阿彌陀佛,心裡頭還打妄想,那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

  4 唸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下根人也能在一生當中平等成佛,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一切諸佛讚歎的法門,無上法門,第一法門。什麼人相信?唯有大智之人才能真信。

  5 世尊在《華嚴經》上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觀念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那他為什麼還做壞事?還要搞六道輪迴?這是因為他迷了自性,把佛的國土變成了六道輪迴。

  6 過去生中造妄語的罪業,這個人今生的果報是常常被人毀謗、常常被人騙——社會上確實有很多這種人。諸位要曉得,在這一生中決定不妄語,這種人有福,不但一切眾生相信他、尊敬他、仰慕他,他能生淨土。

  7 我們供養父母,甘旨無缺是事相上的供養,如能成聖成賢,符合父母的希望,是真供養。供養佛,香花燈燭是事相上的供養,依教奉行乃是真供養。

  8 你用真心去做,幫助這個世界、幫助這個社會,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別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知道,你也不會驕傲,也不會覺得光榮,為什麼?應該做的。不知道,不知道更好,少了很多麻煩!

  9 地獄是火途,火途是人非常煩躁,脾氣很不好,沒有人理他的時候,他也在發脾氣,也不高興,這個現象就是火途的現象。

  10 佛門的戒律雖然多,它的精神只有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貪嗔痴慢是惡,我們把它斷掉,這就叫“諸惡莫作”;愛護眾生、幫助眾生、成就眾生,這是“眾善奉行”。

  11 佛法講的鈍根利智,絕不是說你受過高等教育,念過很多書,你就算利根,不見得!根性的利鈍是講一個人的智愚,不在乎他念書多少,不在乎他拿什麼學位。

  12 修淨土的同學都知道,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的人坐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氣氛,外國人所謂的磁場就變好,縱然他不說話,我們跟他坐半個鐘點、一個鐘點,也歡喜得不得了!

  13 佛的神通能力比魔還要超過,但是為了避免魔冒充佛,佛不用神通做佛事,佛用教學。魔不能教學,講經說法他不行,他對這些道理不懂,他只有法術,所以佛絕對不以神通做佛事,這個一定要知道。

  14 如果你在一切境緣裡面,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永斷貪嗔痴,你的心純善無惡,所謂是“境隨心轉”,你的境緣統統都轉過來了——一切時是好時,一切日是好日,一切處是好處,沒有一樣不吉祥,一切吉凶禍福,你不用再去過問了。

  15 六道凡夫活在妄想當中,這是很苦的事情!生死從哪裡來?生死是從緣起。因為你怕死,有生死這個心在,死就現在面前,殊不知這是你自己變現的。

  16 你在佛門修福,將來福報在哪裡?佛在經上跟我們說,你修上品十善,你將來得天身,到天上去享天福;你有五戒、有中品十善,你來生到人間來享福,你不失人身。

  17 六祖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世間有沒有過?過太多了,什麼叫不見?不是你眼睛沒看見,不是耳朵沒聽見;眼也見,耳也聽,眼見耳聽為何不見?心清淨,沒有放在心上。

  18 古人說,“三天不讀聖賢書,面目可憎”,現在人處今天這個社會,一天不聽經,就被境界所轉,這是真的。

  19 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識是感情,學佛的人不要感情用事,頭腦要冷靜一點,要理智一點,才不至於做錯事情。所以要冷靜、要理智,決定不能感情衝動。

  20 清淨平等覺,換句話說,就是純淨純善。於是我們就明瞭,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都是菩薩修行的大道場,修行在這裡修。

  關於淨空法師名言語錄精華

  1 佛法講慈悲,慈悲從哪裡表現?從“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2 “無我、無私”,我常常念著這兩句話。我們學佛,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就從這個地方轉。

  3 現在有許多人修佈施,能不能度慳貪?不能,因為他是為貪心才去佈施的。聽說佛門是一本萬利,“舍一得萬報”,所以他才肯佈施;如果告訴他,佈施沒有好報,他才不佈施。這樣修佈施,是增長貪心。

  4 我們嘴巴里講學佛,哪一天真正地跟佛學過?那學佛學的什麼?學佛的存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佛心,我們用這個心,對一切人、對一切物,沒有分別,怨親平等,這就是學佛。

  5 中國人常常說“心有千千結”,這個結是什麼?你的憂慮、憂愁、牽掛、煩惱。我們六道凡夫確實真的是心有千千結,這結打不開,為什麼打不開?放不下。

  6 佛法講業報,有共業、有別業,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造罪業,這是共業,我們也沒辦法不能不受牽連;我們自己不造,這就是別業。在這個共業苦難的社會當中,我們還能夠僥倖平平安安度過,這是別業果報。

  7 講沒有用,講的話好聽,你能做到嗎?我們必須要做出來給人看,這是覺悟的人他才會幹這個事情。這種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人們把它叫做傻事;有智慧的人,人們把他當做傻人!

  8 佛法永遠是慈悲的,永遠是和諧的,如果家庭不和,那你就要特別留意,要認真地去反省,你要肯定佛法沒有錯誤,是你自己學錯了!

  9 這個世間人善變,喜怒無常,人家跟我們很好很好,你要知道,那是假的——人家對你怎麼好,最後對你不好了,把前面好處都一筆抹殺了。這就是什麼?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那就大錯特錯了!

  10 經讀多了、聽多了,對於這些事情知道得很清楚,自己也會講,為什麼還會被它障礙?這就是一些人所說的“看得破,忍不過”。為什麼忍不過?習氣太重,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太重了,我們沒有在這上下功夫。

  11 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確實能治眾生一切病,能治眾生煩惱病,能治眾生妄想病,能治眾生牽腸掛肚的一切病,能治眾生生死病,所以釋迦牟尼佛讚歎阿彌陀佛是大醫王。

  12 造業,業因遇到緣,果報必定現前。特別是毀謗聖教,叫別人聞不到正法,叫人家沒有機會轉迷為悟,你這個罪怎麼得了!如果受害的人多,受害的時間長,所有一切受害人的罪業,你一個人承當,那個麻煩就大了!

  13 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上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的心是孝悌忠信,身是禮義廉恥,行是仁愛和平,你是“多善根”、“多福德”,你遇到這個法門是“多因緣”,這三個條件具足,那你就決定往生。

  14 正是中國古人所講的,“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人很糟糕,被聰明給耽誤了,這是世智辯聰,是佛法不取的。一定要老實,老實非常可貴。

  15 心清淨,智慧現前,你看看,一、兩年效果就收到了,所以,我們要懂得一門深入!學佛有什麼好處?“佛法德用”。這個德跟得到的“得”是一個意思,古時候這個德是通用的。你所得到的是什麼?是“大覺”,得到的是智慧。

  16 諸位同修要記住,無論在世法、在出世法,你學東西一定要專,你才會有成就;你學的東西太多、太雜了,你就分心了,你要想成就,當然就困難,所以必須把心力精神集中在一處。

  17 凡是不變的是真的,有變的即非真。凡夫執有,二乘執空,這是凡小的毛病;大乘兩邊均不著,對於宇宙人生一切通達,謂之般若。無始以來,我們被煩惱所熏習,實在太久了,財色名食睡是地獄的五條根,天天以五欲熏習,樂此不疲。

  18 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到處都有災難,隨時都有災難,我們只要心善,就能改善山河大地,這就是境隨心轉。所以,災難雖然頻繁,大家也不必驚慌;真正值得驚慌的,是我們的貪嗔痴慢沒斷,這個事情才是大事情!

  19 佛門常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真正的慈悲。這個慈悲心是從本性裡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沒有說對這個我特別喜歡,那個討厭,沒有。

  20 我們中國人常講人格,做人的資格是什麼?那就是這五個字——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我們要是做到,來生不失人身,你還是到人間來。為什麼?你具足人道的條件,這條件具足,你不會到其他道里去。

  21 善人、惡人,都是修行人的一面鏡子!善人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惡人、冤家對頭也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沒有這些人,我們不能成就。

  22 這個事情,諸佛如來幫不上忙,要靠自己,諸佛如來只是提醒你而已。諸佛如來告訴你,你有業障;再告訴你檢查業障的方法,怎麼樣把業障找出來;再教你消除業障的方法。消業障,得要自己做,自己不幹,業障不能消除。

  23 如果你對待一切人還有分別,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那個人,你這個念頭是迷、是惑,是在造業,你沒有覺。覺心是真心。你不是用真心,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你還是生死凡夫,正是古德所說“喊破喉嚨也枉然”,沒用!

  24 學佛必須發大心,萬萬不可有倚賴心,要有獨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傑都是由無依無靠的環境中起來的。佛所說的皈依三寶,依靠三寶,是教眾生依照佛的教訓,自行起修,不是依賴佛菩薩賜與什麼。

  25 改過是修福的基礎。修福先要改過,就是先要消災。先不求福,先消災,修的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諸佛菩薩、天地鬼神賜福,我們才能接受。積習不消除,去修福,福來了往往造更大的罪業。

  26 《地藏經》上講墮地獄,地獄有三重:身造的罪業少,墮的是小地獄;口業是墮十八層地獄,這是墮大地獄;念頭那就更重,所謂意業,墮無間地獄。

  27 那個善的標準是萬緣放下。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無論什麼事情,世間善法、不善法、佛法、非佛法,統統放下,就是這一卷經、一句名號,就成功了。

  28 我們修行最關緊要的,就是要放下是非人我,因為這是最嚴重的障礙。是非人我放下,絕不談是非,絕不聽是非,絕對不說是非,我們的心就清淨了。

  29 佛法是為道,不是為學。老子說得很好,“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道修什麼?就是修的清淨心。

  30 佈施,這裡頭有財佈施,有法佈施,有無畏佈施。財裡面有內財,有外財。什麼是外財?身外之物是外財。用我自己的身體勞力、智慧,為大家服務,這屬於內財。外財要佈施,內財也要佈施。
 

媽媽對女兒和寶寶說的經典語錄
龍應臺語錄孩子你慢慢來
相關知識
關於淨空法師語錄精華
淨空法師語錄經典精選
淨空法師語錄經典
關於舒婷經典語錄精選
關於雪花優美語錄精選
關於動漫唯美語錄精選
關於笛安經典語錄精選
關於備胎經典語錄精選
關於經典人生語錄精選
關於心情經典語錄精選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