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養生是什麼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夏至到來,天氣也會越來越炎熱,稍不小心容易上火中暑甚至引發疾病,那麼夏至養生食物有哪些?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夏至養生食物

  1、黃瓜

  《本草求真》裡提到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所以,酷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是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纖維素很柔嫩,這對增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洩及其降低膽固醇均有一定效果。

  2、苦瓜

  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嚴寒、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味道,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慾大增,清熱防暑。苦瓜不管是涼拌,炒還是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並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3、番茄

  番茄性平味甘、酸,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健胃消食、生津止渴、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慾的功效。大量的維生素C是人體結締組織所需要的成分,它對軟骨、血壁管、韌帶和骨的基層部分有增大其動力和伸縮自如能力的作用。

  4、南瓜

  南瓜具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等功效,含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素,也含豐富胡蘿蔔素,能保健視力、改善血糖強心固腎氣。

  5、鴨肉

  鴨肉性偏涼,富含蛋白質,而且由於屬水禽,不論煮粥還是煲湯,都可以養胃生津、軟化血管,是肉類中不可多得的清涼解暑食物。很多人為了追求清涼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造成蛋白質攝入不足,體質虛弱。實際上,鯽魚、雞肉、泥鰍,包括瘦豬肉等,都有清暑熱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注意不可過量食用。但羊肉、牛肉、狗肉等熱性食品,需適量選用。

  6、玉米

  玉米補中健胃,除溼利水。宜於脾虛洩瀉,溼熱洩瀉。

  7、花菜

  花菜有白、綠兩種,有增加食慾、生津止渴、解熱毒等功效,同時也含豐富的維生素C、B群、胡蘿蔔素。

  8、絲瓜

  絲瓜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歷代醫藥典籍及其《本草綱目》皆說絲瓜能“清熱利腸”。暑天吃些絲瓜湯,能消暑解熱。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最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絲瓜皮及其絲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熱之效。

  9、茄子

  《本草綱目》上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臟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著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進傷口癒合。所以,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症,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醫治效果。

  夏至飲食原則

  1、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於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豬肉、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儘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2、清熱利溼、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並且因這一時期暑溼並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溼、清暑化溼。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於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溼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溼氣易侵入人體。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食慾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溼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於行水利溼。

  3、健脾養胃,補氣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溼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並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溼、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症狀出現,那麼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夏季養生湯怎麼做_夏季如何養生的方法
夏季防暑原則
相關知識
夏至養生是什麼好
夏至養生吃什麼蔬果好
夏至養生吃什麼蔬菜好
夏至養生吃什麼面最好
夏至養生吃什麼水果好
夏至養生吃什麼
夏至養生吃什麼菜
夏天養生吃什麼好
冬至養生吃什麼好注意事項
夏季養生吃什麼好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