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文言文複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發揮著白話文難以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大家快來看看吧。

  《黃鶴樓》詳解

  原文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雲:“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之***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簷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一、讀準字音:

  西南隅***yu2*** 費禕***yi1*** 返憩***qi4*** 巃嵸***long2zong1***

  上倚***yi3*** 四闥***ta4*** 坐窺***kui1***

  二、解釋加點字

  1.州城西南隅:角落

  2.有黃鶴樓者:表肯定語氣

  3.嘗駕黃鶴返憩於此:曾經;騎;休息;在

  4.遂以***之***名樓:於是;用;命名

  5.事列《神仙》之傳:記載

  6.跡存《述異》之志:事蹟;儲存

  7.觀其聳構巍峨:它;矗立的樓宇;高大雄偉

  8.高標巃嵸:矗立的樓宇;高聳的樣子

  9.上倚河漢:靠著;銀河

  10.下臨江流:臨近

  11.重簷翼館:兩層;古代建築的飛簷

  12.四闥霞敞:門;高大寬敞

  13.坐窺井邑:遠看;城鄉

  14.俯拍雲煙:低頭

  15.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也;山川勝蹟;的;最好的事物

  三、翻譯句字。

  1.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黃鶴樓。

  2.《圖經》雲:“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之***名樓。”

  《圖經》上說:“三國時代蜀漢大將費禕成了仙人,曾經騎著黃鶴返回到這裡休息,於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

  3.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

  有關這件事記載在《神仙傳》上,有關事蹟還儲存在《述異記》上。

  4.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

  觀看這矗立著的樓宇,高高聳立,十分雄偉。***它***頂端靠著銀河,底部臨近大江;

  5.重簷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它兩層屋簷,飛簷像鳥翼高翹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人***坐在樓上,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下頭可以拍擊雲氣和煙霧:***這裡***也是楚地吳地山川勝蹟中的最美的地方。

  四、重要問題。

  1.人們將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黃鶴樓,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和湖南嶽陽的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這篇短文,介紹了黃鶴樓雄偉高大的外觀和建築結構的特點,描述了登臨黃鶴樓的所見所感,突現了黃鶴樓這座名樓的地位和價值,表達了作者熱愛山川勝蹟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2.寫黃鶴樓的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給課文分為三層,寫出層意。

  第一層:“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交待黃鶴樓的地理位置。

  第二屋:“《圖經》雲”到“跡存《述異》之志。”黃鶴樓命名的由來。

  第三層:“觀其聳構巍峨,”到“亦荊吳形勝之最也”寫黃鶴樓巍峨高大和登樓所見所感。

  4.文中概括黃鶴樓外觀特徵的句子是聳構巍峨,高標巃蓯;

  為什麼說“仙”字貫穿全文?

  ***1***“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之***名樓。”命名扣住“仙”;

  ***2***“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引資料證明命名扣住“仙”;

  ***3***“上倚河漢”“俯拍雲煙”創造“仙”境,扣住“仙”。

  5.“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文中對黃鶴樓的命名,作者旁徵博引的目的是什麼?

  證明費禕登仙並以之命名事實不虛,增強命名由來的說服力;增強黃鶴樓的神話色彩;突出樓的不同尋常;扣住“仙”字,為主旨服務,為下文打伏筆。

  6.文中有五個對偶句,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它們是:

  ***1***事列《神仙》之傳 跡存《述異》之志:***分析見上題***

  ***2***聳構巍峨,高標巃蓯:刻畫樓的巍峨的整體形象。

  ***3***上倚河漢,下臨江流:誇張寫樓頂端極高,寫樓底,交代樓的地理位置在江邊。

  ***4***重簷翼館,四闥霞敞:對樓的建築結構的具體描寫。

  ***5***坐窺井邑,俯拍雲煙:生動形象描寫登樓觀賞景物的感觸。

  7.“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一句寫什麼?“”“坐”“俯拍”有什麼表達作用?

  運用對偶,生動形象描寫登樓觀賞景物的感觸:因為黃鶴黃樓高入雲天,又下臨大江,所以登樓可以遠眺周圍城市鄉村,彎下腰可以拍擊縈繞大樓的雲氣和煙霧。“坐”說明無意觀景而周園景物盡收眼底;“俯拍”構思別緻,有形象感覺,“雲煙”能“俯拍”,其身在高處可知。

  8.本文對黃鶴樓景物的描寫,有上有下,有遠有近,有內有外,也有實在虛,行文變化多端,情趣盎然。

  《於園》詳解

  原文

  於園在瓜州步五里鋪,富人於五所園也。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攜餘往,主人處處款之。

  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鬆數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後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奇。||再後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於園可無憾矣。

  一、讀準字音

  門鑰***yao4*** 絕壑***he4*** 啾唧***jiu1ji1*** 檻外***jian4*** 深邃***sui4***

  碧窈***yao3*** 無憾***han4*** 芍藥***shao2*** 螺螄***luo2si1***

  二、解釋詞語。

  ★1在瓜州步五里鋪:通“埠”,水邊停船之處

  ★2富人於五所園也:建築園子

  ★3非顯者刺:有地位的人;投名帖

  4則門鑰不得出:就

  ★5葆生叔同知瓜洲:任同知

  6攜餘往:帶

  ★7主人處處款之:殷勤招待

  8園中無他奇:其他;奇特的

  ★9奇在磊石:堆砌

  ★10前堂石坡高二丈:用石塊

  11上植果子鬆數棵:栽種;幾

  12後廳臨大池;臨近

  13緣坡植牡丹:沿著

  14以實奇:因為;沒有空隙滿滿當當

  15池中奇峰絕壑:陡峭的山溝

  16以空奇:空曠

  17臥房檻外:欄杆

  18一壑旋下如螺螄纏:山溝;盤旋

  19幽陰深邃奇:幽暗;深遠

  20跨小河:橫跨

  21四圍灌木蒙叢:草森茂盛的樣子

  22坐其中:代詞,代閣子。

  23頹然碧窈:舒坦;碧綠;幽遠

  24瓜洲諸園亭:各,眾

  25俱以假山顯:都;憑藉

  26至於園可無憾矣:到;心感不滿

  三、翻譯:

  1.於園在瓜洲步五里鋪,富人於五所園也。

  於園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鋪,***是名叫***於五的富人所建築的園林。

  2.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這座園子***門上的鑰匙是不會拿出來***開啟門鎖開門迎客的。***

  3.葆生叔同知瓜洲,攜餘往,主人處處款之。

  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帶我前往於園,於園主人處處殷勤地招待我們。

  4.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

  這座園子裡沒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塊堆砌的假山。

  5.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鬆數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

  堂屋前面有用石塊壘成的斜坡,***斜坡***高兩丈,上面栽種了幾棵果子鬆,沿坡栽種了牡丹、芍藥,人不能夠到上面去,***這裡***因為沒有空隙滿滿當當而奇特。

  6.後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後面的廳堂臨近大池塘,池塘裡有奇特的山峰和極陡峭的溝壑,直上直下,人們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頭仰望池塘中的蓮花反而***好像***在天上,***這裡***因為空曠而奇特。

  7.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奇。

  臥房的欄杆外面,有一條山溝盤旋而下,好像螺螄迴旋形貝殼,***這裡***因為陰暗深遠而奇特。

  8.再後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

  再向後,有一座水閣,長長的,***形狀***像小船,***這座閣子***橫跨在小河上,閣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蓋叢生。

  9.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

  鳥兒在這裡嘰嘰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們***坐在閣子裡,***這裡的境界給人***舒坦、碧綠、幽深之感。

  10.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於園可無憾矣。

  瓜洲的許多園林亭榭,都是憑藉假山而有名聲。***這樣的假山石***安置到於園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

  四、課文內容疏理。

  1.《於園》節選自 《陶庵夢憶》 ,作者 張岱 ,字 宗子 、 石公 ,號 陶庵 , 明末清初 ***朝代***文學家,著有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

  2.清王士禛《瓜洲於園二首》詩:“ 於家園子俯江濱 , 巧石迴廊結構新 。

  課文按照從前到後的空間順序來寫,文中體現這一順序的詞語有:前堂——後廳——臥房檻外——再後;著重介紹於園磊石之奇及其建築的幽遠意境,抒寫作者遊園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讚頌了園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藝術構思。

  3.給選文第二節劃分層次,並概括層意。

  ***1***第一層:“園中無他奇,奇在磊石。”到“以幽陰深邃奇”寫於園奇在磊石。

  ***2***第二層:從“再後一水閣”到“頹然碧窈”寫水閣和四周的景色及感受。

  ***3***第三層:“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於園可無憾矣。”說明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聞名的原因。

  4.文章開頭交待園子主人的身份為“富人”,並強調只有有名聲、有地位的人才能進這座園了,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答:從側面告訴我們建園耗資巨大,強調園子不尋常,說明這次遊園機會難得。

  5.作者依次介紹了於園的哪些景觀?

  磊石、大池、壑、水閣、假山

  6.“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鬆數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以實奇。”為什麼說前堂的石坡“以實奇”?

  答:石坡“果子鬆數棵”沿坡“植牡丹、芍藥”,不留空隙,因此“以實奇”。

  7.“後廳臨大池,池中奇峰絕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視蓮花反在天上,以空奇。”為什麼說後廳“以空奇”?

  答:後廳旁,一泓池水,池中建假山,池面浮蓮花,由下往上看,藍天、碧水、紅荷、奇峰,組合一種空靈的意境。

  8.“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奇。再後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身在於園為什麼能讓人在置身山林的感覺?

  答:於園裡有狀如小船的水閣、小河、灌木叢、啼鳴的禽鳥等景物,顯得動靜結合,有限的空間,卻有著十分幽遠的意境,給人一種在置身山林的感覺。

  9.體會“四圍灌木蒙叢”一句“蒙叢”一詞:寫出灌木叢生覆蓋地面的狀態。

  10.體會“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一句的生動性:運用通俗的比喻,形象生動地寫磊石而成的溝壑盤旋而下的形狀。

  11.於園的“磊石”特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這個特點的?

  “奇”,從“實”“空”“幽陰深邃”三個方面說明。

  12.課文運用了兩處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其一:“再後一水閣,長如艇子”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水閣的形狀。

  13.本文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有 說明描寫 和 和抒情議論。

  描寫如: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說明如: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鬆數棵,緣坡植牡丹、芍藥,人不得上;議論抒情如: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於園可無憾矣。

  14.表現對於園構思精巧,景色優美的讚歎的句子是: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於園可無憾矣。

  15.“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一句的用意是什麼?襯托於園,突出其建造得自然、真實、奇特。

  16.揚州還有哪些有名的園林?舉一個例子,說一說它的特點。

  如個園以竹子和太湖石取勝。

  

七年級下語文文言文複習資料
短文兩篇反思總結
相關知識
蘇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蘇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
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知識點複習提綱
人教版初中一年級下冊思品總複習資料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複習題以及資料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總複習資料梳理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