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起居與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生活起居養生重在小細節,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處理生活細節,保持良好習慣,建立符合自身生物節律的活動規律,以保證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方法。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生活起居養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生活起居養生知識

  生活起居養生涉及起居有常、安臥有方、不妄勞作、居處適宜及衣著宜忌等內容。

  居處適宜

  人離不開自然環境,中醫很早就提出了人與自然相生相應的“天人相應”學說。《內經》在總結環境對人體健康與長壽的影響時指出,“高者其氣壽,低者其氣夭”。說明住處地勢高的人多長壽,而地勢低的人多早夭。為何地理環境不同,壽命長短不一呢?因為地區不同,水土不同,水土與水質對食物構成成分及其對人體營養的影響很大。同時,氣象條件的差異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不一樣。在寒冷的環境中,細胞代謝活動減慢,人類的生長期延長,衰老過程推遲。

  我國人口普查表明,居住在高寒山區的新疆、西藏、青海,無論是人群中百歲老人的比例還是老年人口的長壽水平,都要高於國內其他地區。此外,居室的採光、通風、噪音和居室內外的環境美化和淨化,與人的健康和長壽也密切相關。

  衣著宜忌

  衣著服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是與衣服的寬緊、厚薄、質地、顏色等密切相關。古今養生學家認為,服裝宜寬不宜緊,並提出:“春穿紗,夏著綢,秋天穿呢絨,冬裝是棉毛。”內衣應是質地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可根據不同年齡、性別和節氣變化認真選擇。同時,要特別強調“春不忙減衣,秋不忙增衣”的春捂秋凍的養生措施。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時間的規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陽氣消長的規律及人體的生理常規,其中最重要的是晝夜節律,否則,會引起早衰與損壽。古代養生家認為,春夏宜養陽,秋冬宜養陰。因此,春季應“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夏季應“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成秀”;秋季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冬季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

  謹防勞傷

  包括慎房帷及勞作傷。慎房帷,這是保腎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調的重要措施。一方面要順應天性,不宜禁慾,但另一方面也要節制房事,保精養生。防勞作傷,這是維護強壯機體、避免形傷的重要措施,在勞作中,要堅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注意適度的勞動,不能逞強鬥勝,切忌久視久坐。

  安臥有方

  睡眠是人的一種生理需要。人在睡眠狀態下,身體各組織器官大多處於休整狀態,氣血主要灌注於心、肝、脾、肺、腎五臟,使其得到補充和修復。安臥有方就可以保證人的高質量睡眠,從而消除疲勞,恢復精力,有利於人體健康長壽。若要安臥有方:

  一:枕頭一般離床面5~9cm為宜,過低,可使頭部血管過分充血,醒後出現頭面浮腫;過高,可使腦部血流不暢,易造成腦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風。

  二:必須保證足夠的睡眠。一般說來,中老年人每天睡眠時間以8~10小時為宜。

  三:要注意臥床宜軟硬適宜,過硬,全身肌肉不能鬆弛得以休息;過軟,脊柱周圍韌帶和椎間關節負荷過重,會引起腰痛。

  四:要有正確的睡眠姿勢,一般都主張向右側臥,微曲雙腿,全身自然放鬆,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這樣,心臟位置較高,有利於心臟排血,並減輕負擔,同時,由於肝臟位於右側較低,右側臥可使肝臟獲得較多供血,有利於促進新陳代謝。在長壽者調查中,許多長壽老人都自述以右側弓形臥位最多。古諺也說:“站如鬆、坐如鐘、臥如弓”,“屈股側臥益人氣力”。

  五: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晚飯不宜吃得過飽,也不宜吃刺激性和興奮性食物,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睡前宜梳頭,宜用熱水浴足。

  夏至生活起居養生知識

  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就進入盛夏了。這是一年中暑熱集中的關頭,氣溫在個別地方可高達40℃左右。俗話說“夏至一陰生”,這是說在夏至節氣中,儘管天氣炎熱,可是陰氣己經開始有所生長。因為此時正處於八卦中的天風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陽爻,最下面一個陰爻,表示陰氣的開始生長。就因為這一陰的生長,使人在此節氣中便顯得極其脆弱,容易患有各種疾病。因此,這一節氣中,合理的養生保健必須予以重視。

  嵇康《養生論》中說“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這是說在炎熱的夏天,應當調整呼吸,運用氣功,使心神安靜,意念中存想心中存有冰雪一樣,便不會感到天氣極其炎熱了;不應當被暑熱擾亂心神,使心情煩躁,這樣只能使身體感到天氣更炎熱。這裡強調在夏天要運用氣功和調攝心神的辦法來應對炎熱的夏天,確實是很有道理。我國的唐山大地震中,有一名嬰兒在廢墟中不吃不喝活了七天之久,而當營救人員將他挖出時,卻發現他身邊的大人沒有一個還存有生命。這是為什麼呢?醫學家分析說,這是由於嬰兒對所發生的一切,不存有太多的恐懼,人的心理負擔與人體的能量消耗是成正比的,所以嬰兒在心理負擔上幾乎沒有或有也是極小的。在這種情況下消耗體能少,所以能存活很長時間。而他身邊的大人,卻由於過度的緊張、恐懼、憂慮及煩躁等各種不良情緒,使體能過度消耗,而無法在無水無食的情況下存活很長時間。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古人強調的調養精神的養生方法是極其科學的。

  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的盛衰變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睡補充夜裡的睡眠不足。而老弱者則應早睡早起,儘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晨起後,應當到初升的陽光下進行戶外鍛鍊,以順應陽氣的生長。中午氣溫最高,適當午睡能彌補夜間的睡眠不足。據科學家研究調查,夏天的午睡能降低腦溢血和冠心病的發生率。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認為,老年人所以體弱多病,皆因春夏取涼過多,飲食太冷的緣故。所以老弱者在盛夏對冷飲要少吃。

  盛夏中,大多數人會有乏力和頭痛頭暈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首先是由於氣溫高,人體為了實現降溫,通過汗腺排汗達到散熱降溫的效果,使身體丟失大量水分。這時,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則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因此而供血不足,故此產生頭痛。其次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擴張,血液向體表的流量增多,血液的再分配會使血壓偏低的人更加降低,從而產生頭痛,此類頭痛人們稱之為低顱壓或低血壓性頭疼。其三是人們因睡眠不好、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而引起頭痛。該類頭痛的原因是由營養不良、血糖偏低,致使大腦缺乏所必需的能量而產生的頭痛,還有是夏天人們習慣喝冷飲。冷飲甘甜爽口,沁人心脾,但有些人開懷暢飲後即可產生頭痛。這是因為,熱的口腔和胃黏膜經不住驟然而來的低溫刺激,致使黏膜下血管發生痙攣,同時反射性地引起腦血管痙攣,這種痙攣雖為時短暫,但它卻使大腦忍受不了突如其來的血液斷流,而迅速作出應激反應,於是讓人產生頭痛,這類頭痛人們稱之為冷飲性頭痛。

  心血管病人在此節氣中也應當注意加強身體保健。試驗和資料表明,無論是低溫低溼還是高溫高溼,都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夏季,溫度高,促使血管擴張,外圍血管阻力低,血壓就會降低。但常因天氣悶熱,出汗多,使得血液少水而濃縮。為了緩和夏天對人體心血管疾病帶來的利弊之間的矛盾,減少發病率,心血管病人應做到適量飲水,不過分貪涼和多吃冷飲,勤洗澡清潔面板,保持脈絡舒通、心律正常和體溫平衡。

  在這個節氣裡,人體的泌尿系統也特別容易發生問題,其中,最客易發生的就是尿路感染與尿結石。人體的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就如同建築物的下水道一般,必須保持通暢。下水道阻塞,則汙水滿溢,滋生蚊蠅,久不疏通,則建築物慢慢腐朽、毀壞,到了這種程度,即使疏通,也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損壞。尿路系統也是一樣,腎臟製造尿液,經由輸尿管輸送到膀胱貯存,再經由尿道排出。其中任何一個器官出問題,都會造成尿路阻塞,滋生細菌,產生結石。結石細菌又互相依存,最後也會造成泌尿系統的腐朽、毀壞***如腎功能不全、尿毒症等***。而夏天出汗多,必須補充足夠的水分***每天至少2500~3000ml***,才能使泌尿系統暢通。

  這時也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時機。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一般在冬季發作頻繁,而到了夏天則發作較少或基本不發作。顯然,夏季的氣候條件充當了自然醫藥,也應驗了“天人相應”的道理,中醫講究辯證論治,“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相對那些因寒冷而發而到夏季轉輕的疾病,提出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是十分有意義的。這些患者,在夏天針對自己的疾病採用吃中藥、食療或氣功療法均會收到很好的療效。

  夏季保健運動也不可缺少。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鍊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洩太多.不僅傷陰氣,也損陽氣。在運動鍛鍊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溼痺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夏季最好的運動就是游泳,一般從6月就可以開始了。游泳時水的浮力使全身關節不受身體重力的影響,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因此對肩關節、膝關節大有裨益。游泳可以加快血液迴圈,對防止心血管病的發生也有好處,被譽為“血管體操”。但是游泳不宜在空腹或飽食後立刻進行,那樣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低血糖昏厥。此外,游泳前應充分活動肢體,以免發生抽搐的情況。初學者不宜在水中時間過長,一般在30分鐘左右為宜。

  在炎熱的盛夏,合理的穿著打扮是身體健康的必要保障。從服裝的顏色上來講,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可見光波長最長,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而保護面板,防止面板老化甚至癌變。

生活習慣與養生
生活起居養生
相關知識
生活起居與養生
生活習慣與養生
生活習慣與養生
生活起居護理與養生
夏至養生生活起居
夏至養生生活起居
生活起居養生
孕晚期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注意什麼
立冬後生活起居注意事項有哪些
立冬後生活起居注意事項有哪些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