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感恩父愛的短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父愛其實很簡單。它像白酒,辛辣而熱烈,讓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澀而醇香,容易讓人為之振奮;它像茶,平淡而親切,讓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給人溫暖去卻令人生畏,容易讓人激奮自己。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感恩父愛

  作者:weina427

  有人說父愛浩瀚,母愛綿長,我堅信它的合理存在.

  十多年前,當一位父親獨自在深夜跪倒在荒郊野外,祈求上蒼奪去他的左膀右臂,只為病中的女兒快些康復時,他內心的煎熬只有身後默默注視著他的妻子知道……每每提及此事,母親晶瑩的淚珠便奪眶而落,而我更是滿心的感恩,感恩給我生命的父母,感恩這浩瀚的父愛.至此,你也許知道了當年那無助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那享受父愛的女兒就是我.

  閉上眼睛,父親那過於嚴厲的表情,帥氣的工作照,送我上大學忙前忙後的身影,在我上婚車那一剎那對眼角的一拭,第一眼見到外孫女時傻呵呵的笑臉,都像是現場直播,讓我深切的體會那無處不在的父愛,那如母愛般綿長的父愛.

  如今的父親,因了大半生的操勞,頭髮已不再黑油油,但仍倔強的豎立著,如同他那剛毅、堅強的個性。以前從不吃零嘴的他偶爾也會嘴饞一下,我有些奇怪父親的變化,是不是多了幾分童趣?這一質疑被母親不緊不慢的幾句話給點破,好東西誰不愛吃,還不是以前條件不行,你爸就都留給你們,推說自己不愛吃?是這樣!這是另外一個版本的善意謊言。我忍不住想起了那位“只愛吃”魚頭永遠將魚身留給兒子的母親,這種愛或許是一種天性,是一種本能,是一種來自大自然的規律。

  家鄉有句老話:要知父母恩,搭到個人身。結婚生子後的我,才逐漸體會到父愛不僅浩瀚,其更多的是瑣碎細節中的的綿長。時常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在心中,感恩在行動,感恩在父親日復一日的笑臉中

  關於2:父親的肩膀

  作者:淡若清風過

  昨天回家看孩子,正好丈母孃的生日,於是大家商量到外面吃頓飯。餐廳是一家新開的酒店,氣氛很好,菜品是老婆親自挑選的。五個人的家庭聚餐,一個孩子的天堂,席間充滿了歡樂和幸福。服務員也很熱情,我從她們的眼中看出了羨慕的表情。吃完飯後回家要走一段路,我抱著孩子走在前面,老婆和丈母孃、外公外婆走在後面。孩子在我的肩膀上睡著了,我的手很痠痛,但是怕驚擾她,強忍著同樣的姿勢不敢變動。老婆突然很感動,說你以《父親的肩膀》寫一篇文章吧。

  奶奶愛說一句話:養兒來報父母恩,養女方知娘辛苦。當然,這是在舊社會的說法,現在的時代,兒女都一樣,都有贍養和孝順父母的義務。但是,有一個道理是很明顯的:只有親身經歷過當父母的感覺,才能更加體會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和辛苦。

  有了女兒以後,感覺和父親的關係突然融洽了許多。下班後回到家,兩個人居然可以共飲一杯,很多工地上的事情兩個人談起來,我也不會覺得他很囉嗦,雖然他還是認為我很稚嫩和缺少經驗。父親漸漸老了,喝酒也不如以前多了,曾經40歲的生日喝了40杯的故事也只能當作神話或是談資不會再上演了。也許有一天,他會不再忙碌了,獨坐窗前孤獨地拿著酒杯,看著我忙碌的身影,就像我小的時候獨坐窗前,看著他忙碌的身影一樣。我的身影,也帶著他的身影、他的汗水、他的故事。

  童年時代對父親的記憶很差,只知道他很嚴厲、愛喝酒、愛打麻將,也許這些記憶都是導致我性格成長的因素。很多年後,當自己開始踏上工作的旅途,也面臨著家庭矛盾的時候,我才開始重新梳理那些奶奶或媽媽講出的故事,開始站在男人的立場上重新去評價那些指責父親的故事或笑話。對他,我其實沒有任何權利去抱怨或指責,唯有感恩。因為他的一切,其實都是付出給了我的。

  學會遺忘那些壞的部份,記住好的部份,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幸福生活的達成因素。

  十八歲那年,我高考失敗了,整個人處在一種混沌和迷茫的狀態中。父親很擔心。在醫院住院的日子讓我覺得人生都絕望了,在同學的眼中,我是一個神經兮兮、做事怪異的瘋子差不多了。父親拋下了所有的工作和事情,帶著母親一起到醫院陪我。至今我仍有深刻的記憶:在三醫院的那個籃球場,吃完飯後,父親拉著我的手走到外面散步,看著醫院裡的帶著藥水味的一草一木,講述著同病房的林敏的故事。我第一次覺得,父親其實也是柔弱的,特別是在看到兒子萎靡和迷茫的時候。為了讓我去補習,父親跑了很多路,也想了很多辦法。他知道同學在我和寢室裡的同學關係很好,當他到學校收拾行李的時候便對同學講了我的現狀,並邀請他們到我家來做客。那時候的我們家庭條件和城裡的同學是沒法比,但是父親真誠的邀請還是打動了很多同學。那天晚上在我的家裡,父親親自下廚做了一頓豐盛的菜。其實我知道,他只是希望同學們能夠給我更多一點鼓勵。

  十九歲那年,我考上了瀘州警校。雖然是一個很一般的專科學校,但他仍然很高興。上大學時我心中的夢,其實也是他心中的夢。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對父親提出想去綿陽找點事情做,打打暑假工,父親希望我早一點接觸社會,他問我需要多少錢,我說150元就夠了,他拿了200元給我。從小到大都是這樣,我問他要錢的時候,他都會加一點上去,多拿一點給我。他知道我不會亂花錢,也知道出門在外多準備一點錢是應該的。所以,通過這樣一件事情,其實我應該認識到,他現在給我的,也許早超出了他應該給我的範圍了。

  記憶的閘門突然開啟,想起了許多關於父親的事,但覺得彷彿超出了《父親的肩膀》的範圍了。童年的時候靠在父親的肩膀睡著了、騎在父親的頭上玩耍、拉著父親的衣角上街的感覺已經隨著歲月的增長漸漸模糊了,但是有父親在的時候就感覺特別踏實這種感覺是現在依然存在的,這也許是一種無形的肩膀吧。

  歲月輪迴,光陰飛逝,我的肩膀也需要扛起一個家庭的責任了。我相信,我的肩膀會和父親的肩膀一樣溫暖寬闊、堅強有力。那篇朱自清的《背影》的情景又浮現在我腦海裡,那個兒子天真的話語“前面的是媽媽和兒子,後面的也是媽媽和兒子”的話語讓我更加理解了父愛傳承的平凡道理。

  祝父親身體健康,父親的肩膀永遠堅強有力!

  關於3:父愛如山

  作者:xuxiao2014

  清明時節來到墓地,為的是看望父親。每年這個時候都要來,都要坐在墓前想象著與老人家聊聊家常。父親生前,我們聚少離多,那時總認為來日方長,親情留待日後渲瀉不遲,直到他走了我才體會到什麼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如今陰陽兩隔,想表達的只能是痛悔了。

  每年的清明,北京都是柳絮楊花飛舞,像似四月飛雪,也像懷念親人的淚。儘管老人家去世已經二十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一直不曾忘記,父親彷彿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總是感覺他在一個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地看著我們,我能感覺到他的存在。墓碑上的照片已略顯發黃,照片上的父親仍是笑吟吟的地看著我,像是對我打著招呼說,你回來啦。當年每次回家探親,父親都是這樣邊微笑地說著,邊將我迎進家門,不善言辭的他,用這簡單的四個字涵蓋了他的全部情感,字字飽含深情,我看到的是父愛如山。走進家門,他便是袖子一挽,一通煎炒烹炸,轉眼一桌子好菜便出現在我的面前,山珍海味不如父親的家常菜。20年了,那油鍋噼裡啪啦的聲音仍在耳邊迴響,老家兒那菜香仍然在齒間留香,父親的身影仍然若隱若現,一如昨天。好想能再陪他喝兩杯,好想能再誇讚他菜做得真好吃,好想再看看他那張因我們狼吞虎嚥而愜意的笑臉,好想告訴他我最愛吃他包的餃子,每每夢中都會想起那薄皮兒大餡兒。在我看來,父親人雖不在了,但他的靈魂始終沒有遠離我們及我們這個家,什麼時候走進這個家,都能感受到他的氣息,他的存在,老人家的一切彷彿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難以忘懷。

  父親不是一個善於表達情感的人,這一點與中國大多數父親一樣,他的情感、他對家人的愛,你只能通過他的眼神無聲無息地體會,通過他的一舉一動默默地接受,通過他情緒的變化慢慢地品嚐。有時他也會開懷大笑,此時那濃烈的暖意讓遊子的飄泊感落地生根。更多的時候他沉默不語,點點關愛如同那正當時節的好雨,潤物無聲。父親的情感彷彿是一壺老酒,只能在細品慢酌中,體味那濃郁深沉、清香悠遠的滋味。

  父親一生坎坷,但他從未失去對生活的熱愛,自懂事起,我就沒有見過他的垂頭喪氣,沒聽過他的抱怨不滿,沒有感受過他有一點點的冷漠無情。既便在那瘋狂的年代中遭受那麼殘酷的迫害,仍然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在左鄰右舍的眼裡,他就是一個慈祥的好老頭,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好人,一個總是散發著正能量的老黨員。如今知道了,父親的正直、善良、節操、無私才是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父親留給我們的印跡,已融入了我們生命的血脈之中,既抹不去,也找不回,成為難以割捨的情懷。

  父親活的平靜而淡泊,普通得讓人難以想象他也曾經經歷過抗日烽火,內戰硝煙,也曾為了新中國出生入死壯懷激烈。當激情燃燒的歲月過去之後,便是心如止水,便是無慾無求。當年的金戈鐵馬早已過去,轟轟烈烈已成絕響,這一切帶給他的是對命運無常的洞明,對人生際遇的頓悟,對九死一生的感恩。那既不是儒家的入世,也不是道家的遁世,而是一個真正的男人的大愛無疆。

  那一年,父親因病開刀,我記得父親腹部留有一個刀口沒有癒合,刀口上插有一根管子,父親說是為了排除腹部的膿液而故意留下的,於是父親便時常撩開衣服,用紗布捅進去再拉出來,這一定是個痛苦的過程,我幾乎是不敢也是不忍心觀看,更不要說幫著父親處理傷口了,儘管他故作輕鬆,但我能看得出他強抑疼痛而僵硬的表情。他本來是可以繼續留在醫院,由醫生、護士來做這些事的,但當知道幾個子女都要回家過年時,便再也不願意在醫院裡繼續住下去了,堅決要求提前出院。也許他已經對自己的身體的大不如前有了不好的預感,也許他不願意讓我們齊聚在醫院度過這難得的團聚,他認為家才是與子女共享天倫之樂的最佳場所。久別重逢的喜悅,讓父親暫時忘記了病痛,而我竟然沒有注意到父親那原本紅潤的臉上的點點老年斑,我真的是太粗心了。

  看到他的子女,父親的快樂是那種難以掩飾的,幸福感是印在臉上的,慈祥從他的眼中噴射而出,像一股熱流,暖暖地纏繞著我們;深情將他的皺紋一一舒展開來,讓臉上的每一條溝壑溢滿了笑意,彷彿張開臂膀擁抱著我們每一個人。父親的衰老也是顯而易見的,那白髮,那駝背,那步履蹣跚,那吊瓶掛水,都讓我們看到一個曾經是那樣不服輸的人,正在向自然規律妥協,承認自己老之將至。只是衰老不意味著一切的喪失,殘陽如血帶給人的震撼並不遜於朝日初升,落日餘暉彷彿在告訴我們,此刻他活的依然精彩,他躍動的心仍然一如既往不曾頹喪,對子女的愛不曾放下。

  記得父親每次清理傷口,都將我們趕走,他不願意讓我們看到那可怖的傷口。經歷過槍林彈雨的父親,自然對此早已淡然以對。他是不願意孩子們為他痛苦,為他不安,他總是隨時隨地的展示出自己的堅強,全然不願接受別人的憐憫。堅強是他的本色,面對人生的挑戰,他既不會喜形於色,也不會悲觀沉淪,這麼多年他一直是這樣,我曾試著想幫助他,他一口拒絕,說這麼個小傷口算什麼?戰爭年代,什麼樣的血腥沒有見過?是啊,經歷過戰爭年代那血雨腥風,才更懂得生活的美好來之不易,看多了妻離子散,才更對家庭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所有苦痛都自己扛,所有辛酸都自己品嚐,留給別人的只有甜。

  20年前,那個家是我們的牽掛,家裡溢滿了父母的溫馨,我們每次回家,無論是汽車,還是火車,當我們跳下車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父親那蒼老卻挺拔的身影,以及看到我們後那臉上漾出的笑容,那笑容會讓我們一瞬間忘記旅途的疲勞,彷彿一顆行走著的心終於安頓了下來。每一次他都會早早地等在那裡,儘管我們從未忘記回家的路,但在父親的眼裡,回家的路太過幽遠,他需親自掌燈照明,他要親自牽領著我們走向那個家。

  而當我們每次離開家時,父親總是最後一個消失在眼前的人,他總是堅持送到最後一米,儘管沒有過多地叮囑,沒有瑣碎的嘮叨,但我們能感受到他的不捨,他的惦念,以及他永遠不會放下的矜持。他會站在那裡目送著車漸行遠去,直到再也看不見。每次臨別時彼此的故作輕鬆狀,在我們,是不好意思像幼年時那樣地依戀;對父親而言,則是要保持一份作為父親的硬朗,其實內心深處都是一樣的難捨難分。如今想起來這一切是那麼地溫馨,又是那樣的心痛。我常常後悔,那時候為何不能像兒時那,毫無顧忌地擁抱我的父親,為何不能伏在他的耳邊,輕輕地對他說一句,老爸我愛你。如今好想再次牽著他的手,陪著他聊天兒,陪著他喝茶,陪著他一同老去。

  父親老了,他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老去的,而我們是那麼地粗心,那麼地大意,也許在內心深處,從不相信身體一直強健無比的父親有一天會老態龍鍾,父親就是我們心中的不老傳奇。既便在他屢次生病時,我們仍然相信那不過是偶發的小恙,休息一下,他便仍會活力如前,而沒有預感到,父親早已不復從前那般強健,疾病正在不知不覺地侵蝕他的軀體,而我們卻渾然不覺。

  我常常痛責我們的漫不經心,為何沒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多陪伴他一些時日,為何那麼在意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所謂的事業,而漠視老人的企盼。父親的企盼只會埋在內心深處,永遠不會說出來,說出來的一定是,我好著哪,你們不要操心,做好自己的工作等等。於是我們便心安理得地將父親的思念輕率地擱置一旁,而不知其實老人已是望眼欲穿。兒行千里母擔憂,父親又何嘗不是呢?母親的愛,溫柔細膩,父親的愛深沉粗獷,兩個人的愛匯聚在一起,形成我們心中揮之不去的溫情脈脈。

  我們常常視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理所當然,習以為常地享受著他們的關愛,直到有一天他們不在了,才突然發現,我們的世界已不完整,已變得支離破碎。我們就像一隻只風箏,只要有父母牽著我們,不管飛得多高,我們都不擔心,因為有父母牽著我們找到回家的路,我們能感覺到那兩雙關愛的眼神時刻不離左右,於是我們便肆意飛揚。直到有一天,牽繩的人不見了,他再也牽不動了,斷了線的風箏便再也回不到原點。

  我至今記得父親的最後時刻那令人心碎的一瞬,醫生已放棄搶救,無奈地說準備後事吧。驚慌失措的我們圍著父親悲痛萬分,妹妹說姐姐還沒來呢,姐姐也要看他最後一眼呢。也許就為了這句話,讓冥冥之中的父親竟然遲遲沒有嚥氣,連醫生都覺得奇怪,老人為何如此固執地堅持著,而我知道,他還有放不下的心事,那就是要見姐姐最後一面。第二天下午,在我們急切地企盼中,姐姐一家從外地趕來了,衝進病房的姐姐一把抱起父親,口中輕輕呼喚著,涕淚直流。此時所有人驚訝地發現,一顆淚珠從深度昏迷的父親的眼角滾落。隨即父親停止了呼吸,他用自己頑強的堅持,等到了姐姐。

  如今明白了,親人之間的每一次相見和送別都將是離最後的告別又近了一步,一場場目送後接踵而至的便是生離死別。如今後悔的是,曾經以為可以一直享受父親的關心和體貼,直到他離去才發覺,我們浪費了多少次與他牽手同行的機會。曾經相信遠方的那個家,因為父母的存在而一直都是我心靈的港灣,如今才知道父母在港灣才在,他們不在了,我們的心便失去了錨地。

  站在父親的遺像前,我似乎能聽到他的輕聲細語,那一口濃郁的山東話,讓人至今難以忘懷。彷彿聽到他爽朗的笑聲,可以感受到他的心跳,他不想離我們遠去。我彷彿看到他在空中俯視著我們,指點著我們邁過人生的溝坎,放棄無謂的爭端。有時父親又好像從雲端走了下來,來到我的身邊,像往常一樣泡杯濃茶,慢條斯理地為我梳理人生那團亂麻,解開纏繞心頭的死扣。陽光下,他的笑容淡然、恬靜,那份情深意長一如當年。

  我常想親情一定是無形加有形的,那份關愛既可以用心去感受,又可以通過一句話、一個動作體會。最後時刻姐姐擁抱著父親的那一幕,令我永難忘懷,那不就是親情的釋放、關愛的展示嗎?從這一點,父親是幸福的,他是在全家人愛的簇擁下,走完了生命的最後時刻的。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不死的是精神,凋零的只是壯志未酬的悲情。

寫母愛的美文
寫感恩父愛的短文章
相關知識
寫感恩父愛的短文章
寫感恩父愛的短文章
關於感恩父母的短文章
大學生感恩父母的短文章
大學生感恩父母的短文章
關於孝敬父母或感恩父母的短文章
寫感恩父母的作文
關於父愛的短文章感人
關於感恩父親的散文_描寫感恩父親的散文
描寫感恩父母的散文詩歌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