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成語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文化的內容豐富多彩,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成語又是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小學五年級成語故事

  :盲人摸象

  大街上有人牽過一頭大象。四個瞎子聽見了,都想知道這奇怪的野獸是個什麼樣兒。可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

  有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長牙齒。他說:“我知道了,原來大象就跟又粗又長的蘿蔔一個樣兒。”另一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大耳朵。他說:“不,大象就跟大簸箕一個樣兒。”第三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說:“不像簸箕,也不像蘿蔔,大象就跟舂[chōng]米的木棒一個樣兒,不過粗一點兒罷了。”第四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說:“你們都錯了,大象就像一根繩兒。”大象到底是什麼樣兒的呢?四個瞎子爭了半天,結果還沒弄清楚。

  :百川歸海

  西漢的思想家、文學家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襲父封為淮南王。他愛好讀書鼓琴,才思敏捷,曾召祟兵客和懂得天文、醫學、歷算、占卜等數千人,集體編寫了一部數十萬字的書《鴻烈》,也稱《淮南子》《淮南子》中有一篇《記論訓》,講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些情況,它的基本觀點是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文章中寫道:我們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裡和水旁邊,衣著非常簡陋,生活十分艱苦。

  後來出了聖人,他們帶領人們建造宮室;這樣人們才從山洞裡走出來,住進了可以躲避風雨寒暑的房子。聖人又教人們製造農具和兵器,用來耕作和捕殺猛獸,使人們的生活比過去有了保障。後來,聖人又制禮作樂,訂出各種各樣的規矩,使人們有了禮節和約束。由此可見,社會是不斷髮展的,人們不是老是用一個方式生活。所以對古時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適合使用,就應該廢除,而對於現在的,如果適合使用,就應該發揚。

  以上的一切都說明,像千百條來自不同源頭的江河,但最後都會歸流入大海一樣,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為了求得更好地治理社會,過更美好的生活。

  :斷織勸學

  孟子是戰國時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軻,由於賞識淵博,道德高尚,被後世譽為“亞聖”。孟子之所以能夠取得這麼高的地位,與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關。

  孟子年幼時,他的母親非常注重對他的教育。

  有一次,孟子由於貪玩而沒有上學,他母親知道後,非常生氣,當即拿起剪刀,割斷正在織布的織線。孟子孝敬母親,看到母親如此生氣,既害怕又難過。

  孟母看到兒子有悔改之意,就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你廢棄學業像我剪斷佈線,一個人要專心讀書,才會有知識,如果現在不用功讀書,將來就一事無成。”從此以後,孟子發奮苦讀,終於成為大學者。

 

隨心所欲成語故事
幼兒小故事成語故事
相關知識
小學五年級成語故事
小學二年級成語故事井底之蛙讀後感
小學五年級英語故事大全
小學五年級英語故事書裡的故事
小學五年級英語故事精選
小學五年級英語故事比賽
小學四年級成語故事
小學二年級成語故事
小學三年級成語故事_小學三年級必讀成語故事
小學五年級英語故事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