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怎麼學才提高得快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化學在理科學習中佔據重要地位,所以理科生學好化學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三化學學習方法指導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快速提高高三化學的方法

  01課本,狠抓“雙基”,重視實驗

  課本是專家、學者們創造的研究成果,經過長期、反覆的實踐和修訂,已經相當成熟。我們在複習中應該勤翻課本、勤積累。切實做好課本基礎知識的查缺補漏工作,形成堅實的知識體系。透析近幾年的高考化學實驗題,可以發現幾乎所有試題均來自課本上的學生演示實驗及課後學生實驗。因此,在老師指導下,將十幾個典型實驗弄清原理,反覆拆開重組,相信你定會大有所獲。

  02講究課內學習 提高課堂效率

  課內學習的方法:認真聽課;記好筆記。筆記要詳略得當,抓住要領來記。不記筆記、記多少算多少、只顧記,不思考;這些習慣都不好。複習課上,主要記下老師引導提煉的知識主線以及老師深入淺出、富有啟發性的分析。習題講評課上,主要記下老師指出的屬於自己的錯誤,或對自己有啟迪的內容。此外,對於課堂所學知識有疑問、或有獨到的見解要做上標記,便於課後繼續研究學習。

  課內學習是搞好學習的關鍵,因為同學們在學校學習最主要的時間是課內。如果利用不好,會制約學習水平的發揮。

  03落實課後複習 鞏固課堂所學

  後複習是鞏固知識的需要。常有同學這樣說:課內基本上聽懂了,可是做起作業時總不能得心應手。原因在於對知識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或全部理解。這便是課後複習的意義所在。

  課後複習的方法如下:

  ⑴再閱讀:上完課再次閱讀教材和課堂筆記,能夠“學新悟舊”,自我提高。

  ⑵“後”作業:閱讀教材之後再做作業事半功倍。在做題時,要訓練自己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每次做完題都要回顧解題過程、審視解題方案,方法是否恰當,過程是否正確、合理,是否可以優化,檢查語言表達是否規範,是否合乎邏輯。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要多下功夫,不僅要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這樣不但能使知識得到不斷的彌補、完善,而且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策略,以此培養同學們良好的思維習慣。

  ⑶常回憶:常用回憶方式,讓頭腦再現教材的知識主線,發現遺忘的知識點,及時翻閱教材相關內容,針對性強,效果好。

  ⑷多質疑:對重點和難點知識多問些為什麼?能夠引起再學習、再思考,不斷拓展對知識的理解水平。

  ⑸有計劃:把每天的課外時間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學習的內容加以複習強化,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04用好糾錯筆記,使其發揮最大效益

  錯題代表自己沒有掌握好的知識。因此,錯題需要我們警醒,最好的方法是記下來。收集錯題渠道很多:①上課回答問題錯誤;②作業錯誤;③測驗中錯誤等。糾錯筆記構建方式也多種多樣:①批註法。②貼上法。③錯因歸類法。④卡片法等。平時做起來好象費時費力,但整理的過程其實是你再認識、再疏理知識的過程。每隔一段時間要進行一次成果總結,看看哪些“毛病”已“痊癒”,哪些“頑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從而消除化學複習中的疑點和盲點。努力在複習的過程中達到會做的保證對、錯過的不再錯。

  高三化學學習建議

  1、自行繪製物質轉化框圖——一定要自己書寫。

  比如說,我通過一週的學習,老師把鹼金屬這一塊差不多講完了,我在複習的時候就要自己在紙上畫一邊鹼金屬這一塊所有相關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圖,把鋁單質、氫氧化鋁、氯化鋁等等我自己能夠想到的物質都寫進框圖裡,並且思考每一步轉化發生的化學反應條件。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既複習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從整體上對這一元素有了全域性性的瞭解。

  需要強調的是“自行”,很多同學喜歡直接看一些教輔資料上已經歸納好的類似框圖而不願自己動手畫,我的建議是先自己畫一遍之後與參考資料對比,一來自己畫過的印象遠比看書深刻,二來很可能你的確掌握了90%的內容,但是如果自己沒有畫過一遍,就可能發現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2、上課:自己記錄常考點——克服僥倖心理。

  元素化學雖然知識點碎內容多,但是在考試中高頻率出現的往往就是那麼幾個翻來覆去的常考點。尤其是有經驗的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一定會強調重要的知識點。所以這樣一來,學習元素化學的時候上課效率就很重要了,因為老師上課特別強調的,往往就是考試常出的。

  其實很多同學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上課時候仍舊是不願意或者不習慣做筆記,認為自己能夠記住或者潛在心理暗示自己“記了也不一定會考”——這就是一種僥倖心理。但是事實上,這種心理的長期存在就會導致忽略的問題越來越多,最後到了考試又發現自己腦子裡記住的東西半知半解,到頭來還是失分。所以,我的建議是:除非你有驚人的記憶能力,不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尤其是老師強調過的內容,你不認真做點筆記而放之任之,於心何忍?

  3、做題:總結高頻考點與易錯考點——做過就忘等於沒做。

  很多同學問過小簡:對於高一剛開始接觸的化學來說,元素化學這一塊需不需要做很多題?我的答案是:有時間多做題絕對是好事,但是重要的不是題目做的多少,而是做過後你從這些題中收穫了多少。

  高中化學學習方法的特點

  1、初、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及目的的差別

  通過對比初、高中教學大綱對教學目標及目的的闡述可知: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從教科書及教學實際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學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及國防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要會對所學知識能應用於解決具體問題。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新。

  2、初、高中教材中知識的承繼和銜接

  1.初三教材中出現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但做要求的內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異形體

  ***3***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結構

  ***4***兩性化合物及典型兩性氧化物

  此部分內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該章內容時,應注意加以補充,以免讓學生出現知識的空白點。

  2.高—年時需對初中某些知識加深、完善

  ***1***氧化一一還原反應

  初中只從得、失氧觀點簡單的介紹有關氧化——還原反應,高一年則從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觀點即從本質上來介紹氧化——還原及應及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2***結構理論的初步知識

  ①初三隻舉例介紹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情況,高一年介紹了核外電子排布的三條規律,給出了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⑦初三隻列舉有關“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簡單例子,高一年則在此基礎上介紹了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原於晶體的概念結構特徵和物理性質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對於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較初中更為完善、更嚴密,也更兼顧科學性知學生的可接受性。

  3、有關化學計算內容及方法的承繼

  ***1***有關溶解度的計算

  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溫度下飽和和溶液中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解度三者之間的換算。但溫度改變,溶解、結晶問題的計算是中學化學計算中的一個較為重要的型別。也是高考中常見的考點。在高一年時要適當補充。

  ***2***“量差”法的應用

  此法在中學基礎計算中應用較廣,初中階段不要求學生掌握該法,在高—年要結合有關新課內容補充講解並使學生逐步掌握。

  ***3***實驗室製取常見氣體

  初中已學過O2、H2、CO2氣體的實驗室製法,並分別介紹其反應方程式,使用儀器裝置等內容。高一年要結合CL2、HCL、SO2、NH3等氣體的實驗室製法從①反應原理;⑦反應裝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項等四個方面對此加以歸納,並將之擴大為學習氣體制法的一般方法。

1.高三階段該如何進行化學一輪複習

2.快速提高學習效率的小技巧

3.高三化學學習方法與技巧

4.高三化學的複習方法:要懂得創新

5.高三後期化學學習方法

高一英語應該怎麼學才有效
高一英語寒假應該怎麼學好
相關知識
高三歷史怎麼學才能學好
高三應該怎麼學好化學方程式
高三應該怎麼學習數學才好
高三應該怎麼學習數學才能提高成績
高三應該怎麼學數學最有效
你知道高三應該怎麼學數學嗎
高三歷史怎麼學
高三生物怎麼學
高三地理怎麼學
高三應該怎麼學好高中地理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