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師考試的關鍵詞記憶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戰略與風險管理》。至2014年底累計有19.3萬人取得了全科證書。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歡迎大家參考和學習。

  高階審計師考試非新增內容關鍵詞速記***經濟理論與巨集觀經濟政策***非新增內容但認為是重點內容部分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試述我國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與特徵?P6

  市場經濟——

  是商品生產和交換髮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高階階段,其標誌是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的調節作用。核心是價格機制與競爭機制。

  市場經濟的特徵——

  一是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主導資源配置;二是經濟行為主體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三是產權結構明晰、分散化。

  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

  一是78至92

  年感性發展階段,改革目標不明確;二是92

  年至現在理性推進階段,有明確的方向,就是進行市場轉型。

  市場經濟轉型的特徵——

  一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堅持黨的路線方針

  二是採取逐步推進和雙軌過渡的方式***行政協調與市場協調***。

  三是體制內改革和體制外推進相結合,

  四是改革、發展、平穩相協調,

  五是市場化與政治多元化適當相分離。

  2、試述我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義?P11

  公有制經濟的矛盾——

  財產所有者與財產所有者代表之間矛盾;

  財產所有者與直接經營者之間矛盾;

  政企合一存在矛盾。

  混合所有制經濟——

  是由不同所有制經濟單位相互聯合參股形成,所有權歸各自所有。

  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型別—— 公有與私有混合、公有與個人混合、公有內國企業與集體企業混合。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意義——

  一是打破單一所有制的封閉,更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二是有助於產權的流動和重組,優化配置和保值增值。

  三是有利於建立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

  3、試論我國縮減為有經濟規模的意義和政策建議?P12

  國有經濟規模的變化——

  國有經濟低效率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目前,我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總規模不足三分之一***1/3

  ***,這種變化符合世界經濟規模演變的規律。

  縮減國有經濟規模的依據——

  一是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了重要的作用,國有經濟制度供大於求,

  二是國有經濟總量規模仍偏大。如電信、金融、保險。

  三是國有經濟總規模超過了經濟發展對國有經濟的需求。

  縮減國有經濟規模的政策建議——

  一是認識其戰略意義。***只將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上***

  二是合理確國有經濟的規模空間。

  三是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比較優勢。

  4、試述我國構建公平與效率相互協調的收入分配製度?P17

  ***2009年重點***

  公平與效率關係——

  公平是意只形態的問題,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具體標準;效率指在既定的資源和技術下儘可能滿足人類需要的執行狀態。

  兩者的關係是辨證統一的關係,兩者相互依存,互為前提。此外還相互促進。

  我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中對公平與效率關係的認識過程——

  一是78年至92年,為第一階段,按勞分配為主,強調公平與效率並重

  二是93年至2003年,為第二階段,要求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

  三是2004年十六屆四中全會後,為第三階段,將“分配原則”變成為“分配製度”,加大對社會公平的認識,增加居民的財產收入。

  構建公平與效率協調收入分配製度的政策建議——

  一是政府要保證市場正常執行,實現收入分配機會均等。

  二是完善社保制度,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和扶持。

  三是改善教育機會的分配,讓人們得到教育,增強個人勞動能力。

  四是完善法律制度建設。

  五是增加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六是打破城鄉壁壘。

  七是強化社會職能,建立普通勞動力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

  5、試述為何股份制改造成為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最終目標?P24

  國有企業的特徵——

  一是存在二個階層,即管理者和工人;二是所有權與管理權合一;三是目標基本是財產的保值增值。

  國企改革的歷程——

  第一階段,78年至84年,放利讓權。

  第二階段84至92年,強化經營權試驗

  第三階段,92年至今,引入現代企業制度

  股份制改革是我國國企改革的必然選取擇——

  一是能容納現代社會生產力,並提供有效的組織基礎。

  二是能相容多元產權。

  三是能優化和鞏固公有制。

  6、試述我國實行區域協調發展的意義?

  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

  一是認識發展不均衡的客觀必然性。

  二是認識協調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是認識不會抑制發展較快的地區。

  實行區域協調發展的制度保證—

  一是市場機制是根本途徑。

  二是合作機制是重要方式。

  三是互助機制是重要補充。

  四是扶持機制是重要手段

師範學校畢業自我鑑定總結
初中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習慣
相關知識
審計師考試的關鍵詞記憶方法
審計師考試考點的記憶方法
審計師考試考點的記憶方法
德國留學考試的關鍵要點有哪些
審計師考試答案
讓你輕鬆通過職稱英語考試的十七個學習方法
經濟師考試複習必備記憶法
關於最好的英語單詞記憶方法
關於系統的英語單詞記憶方法
關於英語單詞記憶方法的介紹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