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連陰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摘要以陵縣為例,調查分析了秋季連陰雨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強調農民及時獲取準確的天氣預報預警資訊的重要性,以為做好秋收秋種奠定基礎。
  關鍵詞秋季;連陰雨;農業生產;影響   
  2007年9月26日至10月13日,陵縣出現明顯的連陰雨天氣。在18d內,降水總量57.3mm,是同期的2.8倍***上年同期無降水,日照充足***,降水日數14d,連續降水日數12d,比陵縣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長的降水日數還多5d。平均氣溫15.4℃,偏低明顯;相對溼度平均81%,偏高明顯;日照時數12.0h,其中10月2、3、8日有日照,8日最長為7.4h [1]。陰雨寡照高溼給陵縣農業造成極大影響,現以小麥、棉花、玉米等為例就進行分析。
  1陵縣連陰雨天氣概況
  連陰雨天氣是指連續3d或以上,每天日照時數少於2h,其中至少有2個降雨日,為一次連陰雨天氣。按照這一定義,9月26日到10月13日魯北地區的連陰雨天氣,應該是2次連陰雨天氣,即9月26日到10月7日為1次,10月9~13日為1次,因為10月8日天氣多雲間晴,日照7.4h。一次連陰雨長達12d,一次達5d,且2次相隔僅1d,為歷史特罕見。
  2秋季連陰雨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
  在陵縣地區,秋季一般天高雲淡,降水較少,小麥播種十有七八要灌溉。連陰雨天氣使得土壤墒情充足,有利於小麥播種,使播種日期更集中,10月14日以後,天氣晴好,在5~6d之內,人們基本耕地播種完,到10月20日全縣小麥播種結束,比正常年份偏晚7~10d,避免了冬前旺長。省去了群眾灌溉,省力省錢。據統計,小麥節省資金225~450元/hm2,減少了生產投入資本。
  3秋季連陰雨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3.1對棉花的影響
  陵縣是山東省的棉花主產區,整個縣區的棉花播種面積在整個秋季農作物的播種面積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而棉花的採摘期恰是每年的國慶節前後。2007年9月26日到10月13日,正是棉花吐絮裂鈴旺期,持續的陰雨天氣和降溫,不利於正在吐絮裂鈴期棉花吐絮裂鈴,加重了棉花的爛鈴,延緩了晚秋棉桃的正常成熟,使棉花采摘被迫停止。
  綜合分析,這個時期的綿綿秋雨對棉花造成的危害主要有3個方面[2]:一是大大降低了棉花的品質,對已經吐絮和已經開裂的棉鈴影響尤其大,即將成熟的棉桃不能開放,1d不摘即發黑,2~3d就變質,導致棉桃出現黃鈴、黑鈴、爛鈴,時間再長則桃內纖維開始黴爛,對棉花的品質造成嚴重影響。9月26日以後裂鈴或即將裂鈴的比例相當高,一般佔30%左右,這部分棉花的品質下降明顯,一般下降2個等級。筆者在棉田發現每株棉花均有爛桃,少則一兩個,多則三四個,甚至更多。由於棉花采摘初期,植株茂盛,即使雨天過後,棉株底部通風透光極差,在潮溼低溫環境下仍會出現爛桃。二是降低了棉花產量。通過對棉農的走訪,一般籽棉減產150~300kg/hm2,最多減產450kg/hm2以上,平均減產5%。三是影響棉花種田。棉農留種棉一般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一般情況下此時天氣好,棉花朵大,棉籽飽滿充實,持續的陰雨天氣,對未摘的棉花造成棉花種子黴爛,從而使留種成為大問題,必定影響第2年種子的發芽率,為第2年棉種質量留下隱患。此次陰雨天氣影響人們種植棉花的積極性,部分棉農甚至拔掉棉柴,種上小麥。
  3.2對玉米的影響
  9月26日之前,陵縣玉米都已成熟,由於耕作習慣,一般麥收期爭分奪秒,秋收秋種。雖然玉米已經成熟,但將近一半的玉米仍在田間,沒有收穫到家。連陰雨使玉米收穫延遲,據統計,到10月4日,全縣倒茬面積3.33萬hm2,佔全縣玉米的62%,而2008年同期已經結束。同時玉米品質較差,由於溼度大,有的發生黴爛,有的已經出芽,大部分玉米色澤不新鮮,嚴重影響產量。收穫後的玉米來不及晾晒也開始發黴。如果僅僅是長出綠芽,玉米還有利用的價值,如果發生黴變,會產生黃酵黴素等毒素,玉米就幾乎沒有使用價值。同時玉米稈由於雨淋較久,有的已經腐爛,對於全縣飼養牛的農戶也是一個損失。
  3.3 對小麥的影響
  對小麥的影響主要是推遲了播種期[3]。由於2008年秋季陰雨寡照時間長,秋作物成熟期偏晚,加上玉米收穫期連續降雨,致使秸稈還田進度遲緩,騰茬整地困難,田溼土粘,小麥晚播面積增大。根據小麥的播種指標,陵縣小麥的適宜播種期為9月26日到10月6日,2008年年的10月6日,陵縣播種面積佔32%,而當年到10月6日,並無播種,10月10日僅播種不足15%。小麥播種過遲,氣溫降低,出苗時間延長,消耗胚乳養料較多,使出苗率降低,幼苗弱小,影響分櫱和成穗,最後使穗數不足,農民因此增大下種量,增加主莖成穗數,保證單位面積成穗數,以彌補單株分櫱減少的缺陷。遲播小麥的生育期較短,各個生育時期都依次推延,使籽粒形成和灌漿處於較高溫度之下,灌漿期縮短,光合勢和光合生產率降低,加之病蟲害和無效呼吸增強,千粒重比適時播種大幅度下降,若不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也容易造成減產。
  3.4對蔬菜及其他的影響
  連陰雨天氣,光照嚴重不足,致使有的蔬菜降到光補償點以下,造成營養不良,抗病能力下降。由於高溼低溫,土壤透氣性降低,蔬菜根系生長受阻,影響蔬菜品質,如茄子不接新果,頂端出現病斑,黃瓜頂心生長十分緩慢。同時,連陰雨天氣,使農村集市荒廢,在18d中有11d集市無法集中,影響菜農銷菜。連陰雨天氣對食葉蔬菜影響較小,如韭菜、菠菜等。連陰雨天氣對瓜果畜禽影響十分明顯,棗出現病症、衰落,蘋果出現病變;農民飼養的家禽也出現症狀。
  4結語
  9月26日至10月13日的連陰雨天氣,總體是弊大於利,對玉米、棉花則只有害而無利,對小麥是利大於弊。雖然在9月27、29日通過資訊平臺將連陰雨預報通知了各農戶,但是在這種災害面前,農戶採取的措施不多,甚至束手無策。雖然無法改變氣象災害,但是可以正確預報,最重要的是能夠及時預防。比如受災嚴重的棉花,廣大棉農如果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可在連陰雨前,抓緊搶收黃桃及開口桃,帶回攤晾在通風處,使其後熟。遇晴天可進行曝晒,然後用軟木條敲打至蓬鬆,而後出售可提升價錢減少損失;對於過於茂盛的棉田還可以提前去枝葉,及時摘除主莖上部的葉片,剪去空果枝,併除去全部腋芽及無效花蕾,使整個棉田通風透光,抑制營養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促使棉花中後期儘快成熟;後期噴藥催熟,具體用藥時間根據天氣變化或天氣預報靈活掌握[4]。
  5參考文獻
  [1] 王繼志,郭進修.我國南方低溫連陰雨天氣的研究[J].氣象科技,1981***1***:1-9.
  [2] 趙輝,王慧,朱文潔等.夏季連陰雨對信陽農業生產的影響及防禦[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01-102,105.
  [3] 張星.福建農業氣象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及其綜合評價[D].南京:南京資訊工程大學,2007.
  [4] 於永輝,宋亞傑,廉洪偉,等.大豆豐歉與氣候條件的關係及其高產穩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08***17***:7172-7173,7175. 

大田農業生產與可持續發展
農業建設學術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秋季連陰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寒潮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基層臺站氣象儀器的維護管理對農業發展的影響論文
有關農業生產的常見諺語
表示農業生產的俗語
關於農業生產的經典民間諺語
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大全_關於農業生產諺語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論文
探究新公共管理政策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論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