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作文帶修改評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議論文寫作教學可以借鑑探究性教學的研究成果,通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得知己,人生快哉。

  古人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有誰能夠忘記子期與伯牙合奏的那曲《高山流水》?又有誰忍心看到伯牙因子期之死而斷琴後寂寞的背影?是啊,那個世界上惟一懂得自己的知音不在了,留著把空琴又有何用呢?

  菊以淵明為知音,梅以狄翁為知己。須行即騎訪名山,李太白的知音不過就是一壺濁酒,青山之間,倒騎青牛而去。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赤壁的知己是那“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虞灰飛煙滅”的周郎,這種穿越了時空的偉大心靈的對話,我彷彿可以聽到這之中的那股巨大的失鳴聲,無獨有偶,憂國憂民的范仲淹,他的知己是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古代仁人志士,時空,從來都不是知音間可造成屏障的阻礙。

  但人生得一知己,何其難也!

  莊子筆下的鵬,即便是有著飛向蒼穹的雄心壯志,但在面臨蜩與學鳩的不解與嘲笑時,它仍是註定要遵行一場自己的圓舞曲,所謂高處不勝寒,得不到知音的鵬也許可以撐得住這種曲高和寡的孤獨之旅吧!

  投江而死的屈子,他的生命裡也未出現能與之慢慢相懂的知音,本以為楚王可以懂自己,不料這種堅信卻抵不住幾句挑撥之言。“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這等的美好又有誰來欣賞?柔弱的身軀最終化為汩羅江中的一朵水花。

  就是宴請眾人的醉翁,也會說出“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這道出一種“世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的感嘆,知音啊,確實難逢。

  記得那晚,蘇子無意入睡,尋好友張懷民,共賞那一庭如水月華,也許當蘇子發現好友一如自己難寢時,心裡也是有一種情感得到迴應的快樂吧。知音不需出生入死才可得到印證,世人的友情也許並不須要似馬克思恩格斯般偉大,但知音,一生中有一個,也就足夠了。

  或許在某一天,你可以在遇到某人抑或是某物時產生一拍即合的那種感覺,這時,我只想說,好好去珍惜他吧,因為,知音難逢。

  【教師評語】本文以行雲流水似的語言、獨到的用例方式、恰當的泛靈手法贏得讀者的心。文章訪古論今,感悟得知己,人生快哉的愜意,體味人生得一知己,何其難也的微妙,讓讀者在字裡行間品味“知己”的涵義。

  二

  ——論“老人倒地扶不扶”

  經過資料統計,如果有老人摔倒在地,55。6%的人選擇直接走開;23。4%的人會選擇找到證人之後再扶;12。6%的人則選擇撥打110;僅有5。4%的人選擇毫不猶豫的主動扶起老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原來是因為現在的“碰瓷”事件太多,弄得人們不得不防,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如果扶了,那麼對方訛詐自己怎麼辦?如果不扶,道德與心靈上又會受到譴責。那麼,對於這種事件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在我個人看來,對於“老人摔倒扶不扶”這個問題,其中心點在於人們對於這種“碰瓷”事件的處理方法,當然,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和道德有關。

  為了塑造一個和諧而道德的社會,對於摔倒的老人我們也不可以不管不顧,而且“碰瓷”事件也不是百分百會發生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個來解決此類事情的好方法:

  一、老人摔倒,我們不應該馬上去扶,應該迅速上前詢問傷勢,觀察老人的狀態。因為很多患有疾病的病人跌倒是不可以隨便攙扶的,會導致病人的二次受傷,如果老人當時發生了骨折等情況,你的好心攙扶就有可能導致病情的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絕不能輕易移動。

  二、我們應該迅速觀察老人的傷勢之後再決定下一步應該如何進行。如果老人傷勢並無大礙,他不需要攙扶也能夠站起來;如果老人傷勢較重,那麼,你就應該聯絡老人的家屬並及時聯絡警察和救護車,讓他得到更專業的救護。

  在這一過程中,你可以不攙扶老人,但是你完全可以選擇守護在老人身旁,替他遮陽擋雨,遞上水,保護老人的安全,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簡單的攙扶,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要知道,對於摔倒的老人,要“敢扶”也要“會扶,”對於此類事件我們要按情況處理,不應拘泥於老的處事方法,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這樣才可以造就美好社會。

  以上是我的論點,謝謝!

  【教師評語】本篇議論文的話題非常有時代氣息,圍繞最近困擾大眾的“老人倒地扶不扶”這一觀點進行了冷靜而全面的綜合分析,考慮的角度也很周詳,最終從自身以及社會道德兩方面提出了具體解決方法。筆調深刻,論證有力。是難得的佳作。

  三

  人生時而就像一盤顏料,在取捨之間選擇不同的色彩去點綴每一段歲月。像紅,紅得繽紛如火;像藍,藍得濃郁生調;像紫,紫得色彩凝重……然而,並不是每一種色彩都會是生活中的成份,其實有時我們還需要作出另一種選擇——放棄。

  放棄,有時也不失為一種美麗。當你在埋頭細答一份試卷,或許會被難題卡住,不如學會放棄,因為只有你充分利用時間,也不必須順著去攻破每一道題,可能後面的會更容易得手。當你固執地堅持自己主見、一意孤行,卻得不到同學們的關懷和擁護,不如學會放棄。或許就在你放棄自己的主見而去接納別人的意見時,會讓你的人際交往更加樂觀。從中是自己得到許多感慨。

  人生太多的堅持,太多挫折,許多人認為凡事都必須持之以恆而“抗戰”到底。可他們都忽略了許多成功的人背後有著無數次堅持與無數次放棄。堅持到底,是我們人生的執著,是我們人生征途的信念,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道路。有時,我們真正地遇到困難時,卻要理智地權衡。魯迅放棄了在醫學上去救治人的肉體,而選擇了用文字去拯救人民的精神,喚醒了人民的心靈;昭君放棄了皇宮裡的榮華富貴,而選擇到邊漠為祖國作貢獻;小河放棄了一條直線通向江海,而選擇了彎流雲彩滋潤更多的土地……放棄了,而去選擇另一種,卻同樣是轟轟烈烈,或許會更加美好。

  學會放棄,並不是放棄追求。相反,我們在放棄的同時醞釀著精華,讓我們更加有精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標。前面有座大山,為何非要“愚公移山”把它搬走呢?腳下一片汪洋,何必去把它填平?而這時你為何不去另闢蹊徑!遙不可及的目標和毫無意義的付出,並不是我們所奮鬥的。茫茫大海,一隻滿載而歸的大船,正要沉沒時,可他們有些人卻能放棄了財富,挽救了生命;無情的大火熱烈地燃燒時,那群可愛而勇敢地消防官兵放棄了自己的生存機會,卻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放棄並不是怯懦的標誌,更不是弱者的象徵。

  放棄了一朵雲,還會有一片天。放棄了以前,還有未來……放棄,真的很美。

  【教師評語】這篇議論文開篇點題,論證充分,運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論證方法,論述有理有據,邏輯嚴密,文章多次運用反問,引起讀者閱讀興趣,激發人們思考,結尾更是蘊含哲理:有舍才有得,捨棄也是一種美!
 

敘事作文加批改評語
小學作文和教師評語
相關知識
議論文作文帶修改評語
小學作文帶修改評語
小學語文作文帶修改評語
小學生作文帶修改評語
小學生的作文帶修改評語
初中生作文帶修改評語
初中作文帶修改評語
高中作文帶修改評語
高中生作文範文帶修改評語
議論文作文和修改評語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