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早搏是怎麼回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正常心臟的搏動規則,心搏間隔時間基本相等,如果出現突然提前的心臟搏動,在醫學上稱為過早搏動***早搏***,或稱期外收縮。

  心臟早博是怎麼回事?

  心臟過早搏動***premature beat***亦稱期前收縮,期外收縮,簡稱早搏。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為竇性、房性、房室交接處性和室性四種,其中以室性最多見,其次為房性,竇性過早搏動罕見,過早搏動是常見的異位心律。可發生在竇性或異位性***如心房顫動***心律的基礎上。可偶發或頻發,可以不規則或規則地在每一個或每數個正常搏動後發生,形成二聯律或聯律性過早搏動。

  早搏是因為心臟內某一部分的興奮性過高而引起,它分為室性、房性和結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為常見。若心房內有一處興奮性過高而產生的早搏,便稱為房性早搏;如在房室結或心室內有較高的興奮點引起的早搏,則稱為房室結性或室性早搏。搭脈搏時可出現早跳或“漏跳”。作心電圖檢查可以將其分辨出來。按早搏發生的頻度,每分鐘在6次以上的,被稱為頻發性早搏,不足6次的為偶發性早搏。若早搏兩兩成雙地出現,則稱為二聯律;若三個三個一組出現,則稱為三聯律。

  早搏在正常人中也十分常見. 如果用心電圖對正常人作24小時的連續觀察,可能記錄到早搏的人會達到70~80%,早搏雖是心臟的不規則的跳動,但早搏並非皆由疾病造成。情緒緊張、激動、焦慮,過多地吸菸,大量地飲酒、喝濃茶,甚至便祕皆可引起早搏。但多數人並無不適的症狀,或僅僅感到心蕩一下,或1次跳得很重,或心臟扭動一下等感覺。頻繁的早搏,大多使人感到心悸、胸悶、疲乏等不適。 許多疾病可引起早搏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貧血、低血鉀、發熱等非心臟疾病的病人,會發生早搏。各種心臟病當然都可引起早搏,但早搏多見於風溼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心臟疾病。在有較為嚴重的心臟病的基礎上發生頻繁的早搏,甚至有可能引起心絞痛,或心力衰竭。有心臟病的人,心臟經常有“停跳感”,並有心慌、憋悶、乏力等症狀,有時症狀和反應更為嚴重:有的焦慮不安,出虛汗,有的好像心臟向下附或翻出來一樣。

  建議:

  1. 出現早搏時不必過於緊張,請醫生進一步檢查早搏原因,評價早搏的嚴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將誘發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誘發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無法找到早搏原因,請醫生決定是否需要對早搏進行治療。絕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預後都是良好的。

  2. 偶發性早搏,對血液迴圈的影響不大,尤其是並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嚴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療,所以病員應消除思想顧慮,保持樂觀情緒。

  3. 頻發性早搏,尤其在心臟病基礎上可能演變為嚴重心律紊亂,或可能導致心絞痛與心力衰竭的,應注意治療。可以緩解早搏的藥物很多,如心得安、異搏停、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魯卡因醯胺等,這些藥的藥性多較劇烈,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治療應有耐心,不要頻繁地換藥,待早搏控制後,仍需用少量藥物維持,以免病情反覆。藥物治療無效的頻發早搏,病人無法耐受,或有一定惡性程度,可做射頻消融治療,部分病人可獲根治。對於找不到病因的頻發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發生,許多病人已經習慣,經醫生評價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療。

  4. 要戒菸及避免大量飲酒,因為吸菸及飲酒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誘發因素,飲食不過飽,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勞逸結合,睡眠充足。活動後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應適當參加文體活動。

  5.要保持情緒穩定,要擺正工作,生活和學習的關係,情緒高度緊張及大起大落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誘因。

四肢無力是怎麼回事
吐血是怎麼回事
相關知識
心臟早搏是怎麼回事
心臟刺痛是怎麼回事
竇性心臟早搏是什麼
刺激運動後心髒不適是怎麼回事
胃噁心吐酸水是怎麼回事
懷孕了不噁心也不吐是怎麼回事
嬰兒性早熟是怎麼回事
手心熱出汗是怎麼回事
心律不齊是怎麼回事
手心老出汗是怎麼回事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