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氫彈之父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06-01

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的是誰???

很難說有一個人可以被稱為中國的原子彈之父。當時有一批人。

錢偉長參與了科學規劃的制定,等於是制定了路線圖。可惜他後來被劃為右派,過早地退出了。但是貢獻不可小覷。

錢三強是中國原子能科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作為二機部副部長,他負責調配人員,從王淦昌,郭永懷,彭桓武,周光召,朱光亞,鄧稼先等人都是他選調並推薦的。應該說他是原子彈研製中最大的組織者。

鄧稼先負責理論設計攻關。

所以說原子彈這三個人的作用最大。

而氫彈則是鄧稼先和王淦昌及郭永懷三人作用最突出。

中國“氫彈之父”是誰?

鄧稼先

中國原子彈之父、兩彈元勳,分別是誰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中國紹興人,原名錢秉穹,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學校長。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何澤慧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人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滿門忠烈”。

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

鄧稼先(1924—1986),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勳,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此外有同名影視作品、散文、遊戲等。

誰是氫彈之父

愛德華·特勒是匈牙利裔美籍物理學家,歷史學家和科學家過去一直認為,特勒是當之無愧的“氫彈之父”。然而,日前曝光的一盤錄音帶證實,特勒早在1979年在一次私下談話中承認:“氫彈之父”的稱號應該授予當時年僅23歲的理查德·L·加爾文(Garwin)博士。

不想把祕密帶走

1979年,愛德華·特勒突然患了心臟病,他這才意識到人的生命是多麼短暫,如果不提前準備,說不定那些只有自己知道的祕密,將被自己帶到另一個世界。於是,特勒與一位朋友坐下來,談了世界上第一枚氫彈誕生的祕密。

這是他隱藏了二十多年的祕密。為了保險起見,特勒特地將兩人之間的談話用一臺錄音機錄了下來。在這次談話中,特勒驚人地披露:“第一個設計出氫彈的是迪克·加爾文!”然而,特勒似乎不想放棄“氫彈之父”的美名,時光又過了22年,他也一直沒有公開承認自己不是“氫彈之父”。前不久,《紐約時報》費盡周折,終於從當年同特勒一起回憶製造氫彈過程的特勒朋友處得到了那盤錄音帶。

特勒的這番自白,使許多為此已經爭執了幾十年的歷史學家和科學家們之間的爭執更熱鬧了,人們都在問:到底是誰設計了第一枚氫彈?

特勒的話得到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特勒曾是加里福尼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組建人之一。目前仍在這裡工作的氫彈先驅者之一雷·裡德爾認為,在過去幾十年來,關於誰提供了氫彈的理論框架,又對氫彈的發明做出過貢獻的爭論一直沒有斷過,現在這一切已經明瞭。

氫彈是這樣誕生的

從40年代起,也就是原子彈第一次用於消滅人類自己之前,特勒已經在設想發明一種威力更大的武器。他的基本設想是利用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高溫來引燃氫燃料,使原子發生聚變反應,從而導致更大的核能爆發。不過,當時洛斯拉莫斯實驗室沒有一個人知道該如何實現這一切。

理論已經有了,但具體如何去實施仍是個難題。1951年4月,加爾文來了。這是1951年4月,在此之前,年輕的加爾文已經是一名物理學家,原子彈發明人之一恩里科·費米主持的芝加哥大學實驗室的名人。

加爾文在一次採訪中回憶說,他到實驗室後,特勒告訴了他氫彈的製造原理,並要求他設計一項實驗以證明這一原理確實是正確的。

1951年7月,在徵求了武器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和工程人員的意見後,加爾文擬定了第一個設計方案。關於這個設計方案的特點,由於保密的原因,加爾文直到現在也沒有透露。可以說,他的到來給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帶來了一股活力,隨著越來越多的專家加入設計行列,世界上第一枚氫彈誕生的進程加快了。到了1952年初,世界上第一枚氫彈,也是威力最大的一種武器,終於誕生了。

地球不需要氫彈

現在解密的資料表明,世界上第一枚氫彈武器有兩層樓那麼高,根本不可能實現對敵攻擊。1952年11月,在太平洋一個方圓一英里的小島上,這件氫彈被引爆。爆炸發生後,整個小島頃刻之間化為烏有。據說,其威力比美軍投到日本廣島的那枚原子彈要大700倍。

與原子彈不同的是,氫彈理論上是沒有破壞力極限的,因為氫彈的燃料非常便宜,如果你願意的話,製造出多大破壞力的氫彈都是可以的。有科學家說,氫彈的誕生,意味著地球上真正出現了一種能夠使世界頃刻之間走到末日的武器,其衝擊波的威力之大,足可以將包圍地球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全部吹向太空,或者使大洋的海水湧向陸地,將整個地球變成汪洋。

特勒和加爾文都還健在。加爾文和特勒現在的理念可以說正好相反,加爾文已經開始為自己的研究感到後悔,他堅決反對一切與核武器有關的東西,支持《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等武器控制措施。而特勒則是里根政......

中國有什麼之父,都是誰?

中國原子之父:錢三強

中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錢學森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國激光照排之父:王選

中國環保之父:曲格丹

中國3G之父:李世鶴

中國博客之父:方興東

中國石油之父:孫健初

中國海帶之父:曾呈奎

閃盤之父:鄧國順

中國的氫彈之父/中子彈之父:于敏

中國鑽探之父:劉廣志

中國營銷之父:劉永炬

中國民法之父:佟柔

中國汽車業之父:饒斌

中國併購之父:王巍

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

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

中國交響樂之父:李德倫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中國Internet之父:錢天白

中國搖滾之父:崔健

中國兒科之父:諸福棠

中國人造石油之父:趙宗燠

中國紅軍之父:朱德

中國楊樹之父:陳章水

中國酒店業之父:盧鴻炳

中國蘋果之父:李善祥

中國炮兵之父:朱瑞

.....太多了

氫彈之父是誰呀 ?

中國“氫彈之父”是指于敏。

于敏,核物理學家。1926年8月16日生於天津市寧河縣。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曾任該院副院長。

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分別是誰

中國的原子彈之父:鄧稼先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世界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

世界氫彈之父:愛德華特勒

中國原子彈之父是誰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中國紹興人,原名錢秉穹,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學校長。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何澤慧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人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滿門忠烈”。 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 鄧稼先(1924—1986),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勳,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此外有同名影視作品、散文、遊戲等。

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錢學森,鄧稼先之類的,還有很多無名英雄

我國的原子彈之父是誰

“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由法國傳入中國,自始至今,有關此說的爭論不絕於耳。

“中國原子彈之父”這個說法是在1965年由法國傳入中國的。1965年7月,錢三強收到法國營養學校原祕書、督學巴杭德郵寄的法國《科學與生活》1965年6月號上的一頁剪報文章《在中國科學的後面是什麼》。文中寫道:“中國的科學研究工作是由中國科學院領導的。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的領導人是曾在巴黎大學Sorbonne部學習過的物理學家錢三強博士。他才真正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這是目前所見“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最早版本。根據《錢三強年譜長編》記載,是年,法國《科學與生活》又刊出一篇報道中國核科學研究的文章,認為中國“最重要的核專家,是錢三強博士”。在當時,即便是私人信件,只要是從外國寄來的,都要由組織上收拆。巴杭德的這封來信,由原子能所首先拆看,後報“科委八局”,再轉二機部七局,最後批轉給錢三強的祕書。這麼一圈批閱下來,我們可以確定,“中國原子彈之父”說從1965年開始就已被圈內人知曉並在國內傳播。

錢三強本人對“中國原子彈之父”一直持極力反對的態度。錢三強對此的態度是:“中國原子彈研製成功決不是哪幾個人的功勞,更不是我錢三強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外國人往往看重個人的價值,喜歡用‘之父’、‘之冠’這類稱謂。”

但“究竟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至少五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這種觀點影響最大,流傳最廣,在社會上的認可度也最高。

第二種觀點認為鄧稼先是“中國原子彈之父”。張愛萍生前就稱其為“兩彈”元勳。1986年,在鄧稼先生命的最後歲月,他的事蹟經過官方媒體的披露和宣傳開始為人所知;6月,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親自簽署命令,任命鄧稼先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國務院授予鄧稼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和獎章;月底,也就是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病逝。由於國內媒體大量的宣傳報道,特別是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鄧稼先的充分肯定,有關鄧稼先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於1980年代末開始傳播,至今不時見於書籍與報章之中。

第三種觀點認為聶榮臻是中國的“原子彈之父”。這種觀點最早見於1989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和他的分歧者》一書,該書作者是英國人克萊爾•霍林沃思,不過書中並未對此觀點進行深入說明和闡述。1999年王君編著的《我們的共和國叢書•九天攬月•建設卷》,從聶榮臻統攬全局,領導整個國防科技事業的角度,認為聶榮臻“不愧為我國的‘原子彈之父’”。

第四種觀點認為“中國原子彈之父”是一個群體。此說於1980年代中期產生,影響也比較大。1987年,軍旅作家董濱的報告文學《中國原子彈之父》一書出版,該書用7個故事概述了中國原子彈製造過程中,從戰士到將軍,從技術員到科學家,不同行業人們的貢獻,該書認為:“他們是那樣浩大的一個陣容,即使是七十個故事也難盡述!但是,如果把他們的英名鐫刻在共和國核工業發展的史冊上,那隻需要七個字便可概括——中國原子彈之父。”

“中國原子彈之父,不是某一位科學家,而是一個卓越科學家群體”,還有王淦昌、彭桓武、周光召、朱光亞。

第五種觀點認為不存在“中國原子彈之父”。2011年,陶純、陳懷國著《國家命運——中國“兩彈一星”的祕密歷程》一書出版,由此書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也於2012年下半年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影響甚大。該書著者認為,“當代科學的發展早已不是愛迪生時代,原子彈、氫彈的研製是一項十分宏大的系統工程,中國沒有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中國的核事業是集體的事業,它取得的每一次成......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氫彈之父是誰?
氫彈之父是誰?
我國導彈之父是誰?
中國地質之父是誰?
中國的幼兒園之父是誰?
中國科技發明之父是誰?
中國的衛星之父是誰?
英國的計算機之父是誰?
中國四大發明是誰?
現在中國第一歌手是誰?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