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領略《論語譯註》,迴歸傳統文化。
方法/步驟
抵抗心理
受到時代的影響我們都變得浮躁,覺得世界膚淺,等等。以至於在未讀《論語譯註》時認為孔子他們不過是表面上推崇中庸、仁義、禮教等虛有的東西,做作的讓人厭惡。
憤青
當微微懂孔子的時候,會覺得他和他的弟子連種稻插秧都不會還自居君子聖賢,所有的人民在他們眼裡都是低微貧賤的人。“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可見孔子有歧視婦女的嫌疑,另外我至今還記得宋濂《送東陽馬生序》,鼓勵他的同鄉努力刻苦學習,尊師:“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我承認,宋濂真的很尊師。可是正是這種方式讓中國由盛轉衰,不敢出一言以復就沒有新觀點新態度,就沒有創新。這是該讓人唾棄,放在腳底踩的東西!!!
懷疑
初次讀完《論語譯註》我們會發現了自己的目光短淺,相反,覺得孔子不該出現在那個時代,那個黑暗的時代!孔儒思想很超前,他說推崇的大同社會就是我們現在初級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我們至今也沒法做到,古代黑暗帝國怎麼可能實現呢?古代君王扭曲了儒家思想,他們黑著心紅著眼把儒學當成統治的工具,他們過河拆橋卻同樣自稱君子,因此,“打倒孔家店”不是推翻儒學,而是保護真正的儒學不為小人所用。
反思
熟讀幾遍《論語譯註》反觀現實發覺:
孔子推崇的學而思丟失了,人們只學不思,只為應付考試,這是中國教育的失敗,也是中國科學家得不到諾貝爾獎的原因。 孔子崇尚的中庸仁義也缺失了,人們自私自利,見人不扶,食物以次充好。真的愧對禮儀之邦! 孔子希望人忠義孝順,謙虛真誠。可是現在的我們多麼膚淺做作!……
改變
一番思考,茅塞頓開,我們該做些改變!
我們該謙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都驕傲自滿怎麼進步,應該不恥下問,謙虛謹慎!我們該真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該做偽君子,應該真心待客。我們該反省:“吾日三省”,孔子這樣的聖賢都反思,我們也該反省自己,知錯認錯改錯。總之不是每個人都認同孔子,但是不得不說他的想法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該做的還有很多,那怕雙手遞物,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等瑣事,都是在弘揚傳統文化,興我禮儀之邦!
宣傳
一起宣傳傳統文化,守護儒家文化,帶領更多人領略《論語譯註》,讓這世界變得沉靜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