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子非常貪玩,不小心撞傷鼻子,以後便開始經常性流鼻血,家人都是很擔心,為此專門諮詢了做醫生的朋友。在此也推薦給大家,希望有幫助。
工具/原料
棉花條、凡士林藥膏等
方法/步驟
小孩流鼻血多是因為鼻中膈前部受傷所致,這個區域有數條血管交會於此,且又是動脈,所以出血量很多。
容易流鼻血的小孩大概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感冒─感冒會使得鼻黏膜的抵抗力降低,加上感冒的症狀(鼻塞、流鼻水、鼻膿等)會令小孩做出一些直接傷害到鼻黏膜的動作(如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因而易流鼻血。 二、鼻過敏──因鼻子發癢、流鼻水、鼻塞,會經常挖鼻子,因而使得鼻黏膜經常受傷而流血。 三、有用手指摳挖鼻孔的習慣──由於經常摳挖鼻孔使得鼻子等入口處及鼻前庭反覆受傷,結痂,再沾上鼻屎,小朋友更會情不自禁地摳挖,如此惡性循環,久而久之,鼻子入口處及前庭部就會產生潰爛,而容易流血。 四、有血液疾病──這種小孩雖然鼻子沒有受傷,但卻時常流鼻血,通常流速緩慢,但是次數卻很頻繁,這種型態的流鼻血常是由於血液疾病所致,遇上此情況,須立刻到醫院做血液檢查,以防萬一。
家長不可看到大量出血就亂了方寸,應立刻用拇指及中指同時緊壓兩側鼻翼,使出血的部位受到壓迫而停止流血,約五mins後鬆手看看是否止血了,若繼續流,則再重複緊壓鼻翼五至十分鐘,大多數可止血。
此外也可用長條的棉花,沾上凡士林藥膏,塞入鼻腔,一小時後取出,鼻血也會止住。
若不行,則須立即找耳鼻喉科醫生。
大多家長會用衛生紙或棉花塞入小孩鼻腔止血,但常因壓力不夠或部位不對,不能止血;此時家長常會讓孩子平躺下來,以為可幫助止血,其實這麼做是不適當的,因為孩子一躺下來,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會往後流入口腔,流向喉嚨,會使小孩呼吸困難,或吞入大量血液,刺激胃壁引致嘔吐且帶血液,更令家長驚慌失措。
其實,小孩流鼻血不需太驚慌失措,只要妥善處置,大多可獲得解決。但最重要的還是預防重於治療。
若小孩感冒,就趕快就醫休息;
有鼻過敏的小孩就得長期控制過敏的發作;
對於習慣摳鼻子的小孩,就得時時去勸止;
對懷疑有血液疾病的小孩,須趕快送醫檢查。
注意事項
最重要的依舊是預防重於治療
要保持室內溼潤,在室內放一盆水,或利用加溼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