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飾收藏價值淺析?

自古以來,黃金白銀在便做為貨幣流通,上層社會達官貴人更是以佩戴黃金白銀飾品為象徵權力富貴的物品,而且銀極有潤澤質感和工藝延展性因此,白銀自然就成為了百姓製作首飾的主要材料。中國運用銀作為飾品的歷史源遠流長,目前最早發現的金銀飾品是在商代古墓,這些以商文化為中心的金銀首飾距今已經大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1.銀飾主要分類

(1)按品種

基本分為耳飾、頸飾、手飾、足飾和服飾5個大類。

—— 耳飾:耳釘,耳環,耳線,耳吊。

——項飾:項鍊,吊墜,項圈。

——手飾:戒指,手鐲,手鍊。

——足飾:腳鏈。

——服飾:專指服裝上的飾物,如領花、領帶夾、胸飾、袖釦。

(2)按工藝處理

基本上分為亮銀、原色銀(手工銀)、泰銀等三大類。

(3)按鑲嵌寶石

主要根據鑲嵌的寶石不同而分類,一般鑲嵌的寶石主要有:鋯石、石榴石、瑪瑙石、水晶石、馬克賽石、綠松石、琥珀、貝殼、隕石等。

(4)按銀的含量分類

由於銀本身的特性,使得100%的銀質地很軟,很容易劃傷,而且不適宜越來越精細的工藝要求,以及現代流行飾品越來越豐富和誇張的造型要求。所以一般生活中的一般見到的銀飾一般加了其他金屬以增加銀飾的耐用性。

——925銀:是指含銀92.5%的銀,在國際標準上被公認為純銀標準。

——素銀:925銀外鍍外鍍白銠(行業上稱白金),能夠最大可能的延緩銀在氧化或硫化情況下變黃變黑的特性。行業上把沒有外鍍白金的925銀稱為“素銀”,素銀在空氣中比較容易氧化。

——泰銀:泰國特產,標準也是925的銀含量。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種“古”“舊”的“古銀”效果。

——藏銀:一般不含銀的成分,是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傳統上的藏銀為30%銀加上70%的銅,但即便是這樣傳統工藝的“藏銀”,現在市場上也已見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銅替代。

2.銀飾 - 特點

(1)白銀的熔點低,容易冶煉,可以保質,因為白銀的延展性好,所以比較容易造形,工藝性良好。

(2)白銀對大多數酸類沒反應,容易製作各種首飾,處理後的白銀表面光潔、清雅,,潔白內斂符合國人普遍低調的審美觀。

(3)白銀時間久會呈現黑色,主要是由於遇到空氣中的硫化物而氧化變黑,所以銀飾保養尤為重要。

3.銀飾收藏價值

銀字屬於艮字族,艮字族漢字都與“邊界”、“極限”之義有關,銀的本義是“(價值)接近於黃金的金屬”。業內人士稱:“金銀器的價值高低關鍵在四點:其一,工藝的複雜性及精美程度。其二,宮廷御用器價值高於普通實用器。其三,器物本身所承載的歷史及文化信息及內涵。其四,重量及成色也決定著一件器物的價值高低(尤其是金器)。”

因此,收藏銀飾不僅在美觀和實用上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對於本身蘊含的文化底蘊更是如今精神文明匱乏的時代不可多得推崇和發揚。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