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世博會,讓很多企業受益匪淺,五金企業也在其列。
世博營銷屬於事件營銷的範疇,其基礎是“事件”,途徑是通過媒體影響消費者,目的是實現產品或服務的銷售。加入到世博營銷的五金企業總結出,在進行事件營銷時,需要遵循四個原則。
步驟/方法 相關性原則 “事件”必須
相關性原則
“事件”必須與企業具有相關性,以便於消費者產生聯想,並將對事件的熱情轉移到企業產品上。有時候,企業需要為“事件”重新設計企業形象和產品,這樣才能在營銷過程中做到了無痕跡,不致有牽強附會的嫌疑。
像世博這樣全民關注的國際盛會,紀念品是人們寄託和留念的載體、必不可少,我國的五金企業無疑抓住了這次絕好的機會:紀念章、金屬海寶手機掛件、世博紀念杯等等,這些日常小五金產品不但在世博園裡大為暢銷,在世博園外同樣受到人們的捧場。平時不起眼的小小五金產品,因為搭上了世博的順風車,不但銷量不凡,還帶著美好的希望將世博的熱情帶到每一個普通人的身邊。
規律性原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事件營銷就是通過把握新聞傳播的規律,製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並通過具體的操作,讓這一新聞事件得以傳播,從而達到廣而告之的效果。只有那些重大的,或有趣味的,或與老百姓生活相關的事件才會通過媒體得到廣泛傳播。
08年奧運會在中國掀起了一場全民健身的熱潮,在營銷界,繼“品牌營銷”和“明星代言”之後,“體育營銷”又成了搶手的香餑餑。鋸豪照明出資舉辦的“鉅豪”杯籃球四國邀請賽,為企業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和銷售業績。
系統性原則
事件營銷不是一錘子買賣,企業需要將其系統化、連續化,才能將效果放至最大。
汶川地震時,西門子是第一批參與救援的外資企業之一。後又發動員工捐款,並捐贈大批醫藥用品及遠程診斷設備。災後重建期又向災區孩子贈送教學工具。這一系列事件通過媒體的傳播,無疑為西門子帶來了不少美譽。
風險性原則
事件營銷的利益與風險並存,企業需要學會取其利,還要知道避其害。生造事件,沒事找事的營銷,最終只會淪為炒作,受到消費者唾棄。
有一家企業為了製造轟動效應,特意在戶外擺放了很多傘,並且安排人將傘拿走,想借此以社會治安為由達到宣傳企業的效果。在被媒體揭露以後,其活動慘淡收場,當然也沒有取得設想中的營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