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鍘刀”。當股價在高位盤整後漸漸下滑,此時5日、10日和20日均線形成的均線系統呈現收斂狀態。K線出現一根陰線跌破三條均線形成一陰斷三線的“斷頭鍘刀”,則應警惕有一輪跌勢。特別是帶有較大成交量的陰線,則更有下跌的可能。 5日、10日和20日均線呈收斂狀態,說明股價已有較長時間維持橫向震盪,也說明5日、10日和20日內買進股票的平均成本越來越接近。 5日、10日和20日內買進股票的人突然發現已被套牢,先知先覺者在第二天行情中願意用比“斷頭鍘刀”這根陰線收盤價更低的價格沽出,於是發生空軋空行情。此時股票供應量急驟增加,而股票需求量急驟減少,終於誘發一輪跌勢斷頭鍘刀研判該形態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頭部形態的重要指標。該形態形成具有暴發突然、下跌迅速等特點,容易激發短線客介入炒底操作。但在尚未判斷該形態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頭部形態的基礎上,盲目炒底風險很大。研判該形態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頭部形態的重要指標是5日均線。如果股指反彈碰5日均線即下跌,或離5日均線尚較遠,則表明市場仍處弱勢之中,下跌趨勢不改。只有在突破5日均線的條件下,股指有望企穩。然而“斷頭鍘刀”的首日陰線之上的套牢盤又將是反彈的重要壓力位。
方法/步驟
該形態出現在前期放出巨大成交量(如是天量則形態判斷效果最為準確),縮量小幅回調之後,繼續創出新高(形成天量之後的天價)。成交量卻不再創出新高(rsi指標出現頂背離),短期均線系統出現粘合。
突然出現一根長陰(一般是光頭光腳陰線),並跌破許多短期均線支撐及重要點位支撐,將所有在該陰線收盤點位之上購買的籌碼,迅速鎖定套牢,從而形成明顯的頭部形態。 斷頭鍘刀
較為常見的走勢是第二日順下跌餘威繼續下跌,尾市拉起,有的形成當日陽線,給人以下跌過猛受到支撐之感。第三日繼續下跌,把所有人牢牢套住。每日成交量不放大,無明顯接盤資金介入。在交易過程中,急跌之後,成交量放大便反彈,但反彈幅度不大,反彈過程中,成交量放大便下跌。隨著下跌幅度深淺不同,下跌過程的長短不同,從而形成短、中、長期頭部特徵。
斷頭鍘刀的市場意義: 當5日、10日和20日內買進股票的平均成本越來越接近時,人們發現早買或遲買股票一樣都無可盈利,購買股票的迫切性降低。而市場另一方面賣出方已明顯感到購買力降低,願意用更低的價格出售股票。 於是有一天賣出方突然用低於三條均線的價格大量賣出,當日收盤價跌破三條均線,形成“斷頭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