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選擇題是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題答題正確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高考的成敗。選擇題題目雖小,但其覆蓋的範圍卻可能很大,如時間跨度、空間跨度、知識點跨度、思維跨度等,甚至超過了一些綜合題。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地對待每一道選擇題。
解答選擇題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用,切忌憑運氣去胡亂猜測。
1. 認真閱讀試題材料,明確考查的內容——認真審題
做任何試題都需要認真、細緻地審題,做選擇題也不例外。在解答選擇題之前,先要認真閱讀試題給出的相關資料,然後結合問題判斷試題中哪些內容是解題所需的、哪些內容是關鍵的、哪些內容是干擾資訊誘使你犯錯誤的。在試題與答題卷分開設定的情況下,讀題時就可把上述要點內容用筆圈注出來,以提醒自己注意。
一般而言,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 1 )注意題中的關鍵字詞
題中的關鍵字詞,是試題的“題眼”,需認真把握才能為正確解題打下基礎。如試題的設問是“為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該城市應”,四個備選項中有“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粗心的同學會認為該選項是正確的,因為擴大綠化面積確實可以改善城市環境,然而這些同學在解題時,並沒有很好地把握試題設問中“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中的“排放”二字,顯然擴大綠化面積並不能減少尾氣排放,只不過能降低尾氣排放造成的危害而已。
有時,粗心的同學會將“此時”“該季節”“近年來”等看起來不太重要的資訊忽視,從而在簡單的試題上栽跟頭。如試題的設問是“近年來,某地荒漠化面積顯著增加,其原因最可能是”,實際上“近年來”就是提示考生應選擇人為原因,因為一個地區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在短時間內一般是不會變化的。
( 2 )注意選擇正確項還是錯誤項
大多數情況下,試題要求考生選擇出其中的正確選項,但也有一些試題要求考生選擇出其中的錯誤選項。如:江蘇地理試卷中有雙項選擇題這一題型,有的題目要求考生選擇出錯誤的兩項,但一些粗心的考生根據慣性思維選擇了正確的選項,從而出現相反的結果。
( 3 )注意觀察和提取圖中的資訊
地理試題離不開圖,正確提取圖中的資訊是解題的基礎。在試題給出的座標圖中,有時命題者有意將不同座標圖中的數值發生變化,不認真審題的考生就很容易在這方面出問題。
( 4 )注意題組中各題之間的關係
地理選擇題多以題組的形式出現,這說明該題組中的各題並非獨立的,而是有著某種密切的聯絡,有時上題正好是解答下一題的重要條件。如果審題時不能注意這一點,不能從全域性的角度來審讀這一題組,而是將自己侷限於某一題中,則常常會導致無法解題。與此相反,有些題組中還經常出現條件不斷變換的情況,解題時千萬不要將上題中的條件作為下一題的已知條件,否則極易受到干擾,最終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解題時應將它們看作是一道道獨立的試題。
2. 選擇恰當的方法,高效快速解題——正確解題
( 1 )直選法
直選法主要是針對一些考查識記性知識的試題而言的,這類試題往往考查考生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記憶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題時根據自身對知識的記憶情況,選擇出正確選項即可。雖然,高考越來越重視對考生能力的考查,但知識是能力的基礎,不少試卷中還是會出現一些需用直選法來解答的選擇題。 オ
( 2 )精確計演算法
地理學習中會遇到不少的計算問題,如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比例尺和實際距離的計算、氣溫的計算等,計算類選擇題經常會在試題中出現。在解答這類題時,先要看清題目的要求,然後結合有關計算公式,進行計算,最後在備選項中找出與計算結果一致的選項即可。
( 3 )因果聯絡法
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往往存在著明顯的因果關係,因此不少命題者據此編制出一系列具有因果聯絡的選擇題。在解答這類選擇題時,考生先要認真審題,分析出題幹中的關鍵詞,找出題乾和選項之間的聯絡,然後就此探究現象的成因或追尋某種現象可能帶來的結果。這種型別的選擇題,命題者往往會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設定障礙:①選項本身就是錯誤的,不符合科學性;②選項雖然正確,但選項和題幹之間並不構成因果關係;③顛倒了因果關係,如要求選擇出題幹中這一結果產生的原因,而給出的則是題幹中內容會導致的結果。
( 4 )圖文轉換法
圖是地理學科的一大特色,教材中的不少知識點都是以圖的形式呈現的,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關注教材中的圖表,認真分析圖表中隱含的資訊,學會分析各種型別圖的一般方法。對於教材中一些以文字描述的結論、原理,可試著將它們轉繪成圖形,以便記憶和理解,如轉繪出某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佈圖、某日全球各地晝長的分佈圖等。在解題時,要注意適時地進行圖文轉換,使題中所給的圖(或文)資訊朝我們比較熟悉的文(或圖)去轉換,這將極大地提高解題效率。
( 5 )優選法
選擇題有時所給選項有一個以上甚至全部都符合題目要求,而試題又明確說明該題為單項選擇題,這時,考生切不可懷疑試題出了問題(尤其是高考試題),而應採用優選法,即從這幾個符合條件的選項中,找到最符合題意的或最佳的選項。
( 6 )排除法
大多數同學在解答選擇題時多采用排除法。所謂排除法,就是在認真閱讀、分析題幹所給條件的基礎上,對題目所給的四個選項逐一分析排除。解題時可先從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選項開始,然後把比較有把握的選項排除,直至最後剩下唯一的選項。找準解題的關鍵點,根據這個關鍵點進行排除,不僅可以正確解題,也可大大節約寶貴的考試時間。
( 7 )特例反證法
反證法是解答地理選擇題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謂反證法,就是在解題時,並不是直接判斷某選項描述的正誤,而是通過逆向思維,找出不符合選項描述的特例,進而來確定選項的錯誤,從而排除一個個障礙。用特例反證法來解答的選擇題,在語言描述上一般較有特色,大多選項中會出現“全”“都”“均”等語氣比較肯定的詞語。
( 8 )排序法
地理事物或現象按其分佈的位置、範圍等特徵,會有一定的序列分佈,對其某一特徵按某一規律排序是考題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況,對此同學們一定要分析清楚事物或現象的發展或分佈規律,逐一進行排序。
( 9 )同意相溶法
單項選擇題只要求選出一個正確選項,因此在備選的四個選項中,只要能夠確定其中某兩項或三項的含義是相同或相近的,就可把它們先溶解掉(即去掉),這樣就可大幅度地減小選擇的難度,甚至直接得出答案。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解題方法,但同學們解題時切不可陷入“方法”的困境中,不要時時刻刻想“我該用什麼方法來解題”。方法只是別人在實戰中逐步總結出來的,通過實踐和研究,堅信同學們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