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酒店從業者越來越覺得,酒店在機遇與潮流中所面臨的挑戰,把握機遇,逆潮流而動,創造出自己的一套營銷作業系統,才能讓酒店保持先進位置,將流動性和利潤、增長作為酒店的核心。近年來,星級酒店隨著旅遊業的大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面對著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酒店管理者怎樣保持從容姿態,通過強化市場洞察力,把握時代脈搏,來制定酒店的營銷策略,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任何的一種營銷策略,不管是分銷還是直銷都不能做到涵蓋整個市場。因此要管理者要確立好酒店的經營核心:
方法/步驟
1.做好客源來而不失,員工動而不走,資金散而不失;2.利潤的獲得從開源節流和控制成本開始;3.客房的出租率,平均房價,營業額增長等,終歸是要利潤增長。
作為酒店的管理者,在決策上做的重大決定影響著酒店的生死存亡,就像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取決於最高統帥的決策一樣。酒店的主要產品是客房,銷售客房就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今天賣不掉客房,明天可能就要捱餓。所以管理者做決策要果斷,執行決策要堅決,更要著眼現實,從現在著手,才能夠將機遇牢牢握住。一旦執行某決策,就要堅決執行到底。同時要謹慎不做一成不變的決策。酒店管理也像一門語言一樣,每天要說,要運用,要吸收新詞,才會不生疏和過時的。
生存本能
不記得誰說過“偏執狂才能求生存。”現代酒店的經營管理在以往的不成文的規則中慢慢地發生著變化。而這些變化,往往不會有明顯的跡象為你敲響警鐘。所以,在能夠識別出風向轉變的時候,要及時採取行動,主動出擊,避免沉船。因此,酒店的經營者在充滿信心和具備能力的前提下固執已見,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就是取勝的關鍵。若酒店經營者只是一位隨波逐流,固步自封,只求防禦,就會導致酒店經營走向沒落。
總結與展望
在總結經驗的同時,學會展望未來。規劃出酒店的新路子,不再重複老路子。善於從走過的軌跡中摸索出別出心裁的思路,從而預測下一個決策,要怎樣執行。雖說我們不能如孔子一般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至少也要前知十年後知十年,否則就不是合格的酒店管理者。
無論是工作或者生活,離不開的革新與創造才能給酒店帶來新的生機,環境和時代的不斷變化,使得去年賺錢的法子在今年已經行不通了,崇尚時速,追求變化,才能夠使酒店的經營永葆青春。從服務到管理,從流程到模式,都有著革新和變化,改變酒店的基礎框架,學習經營方法,讓員工適應新環境,鼓勵他們敢於冒險和創新。
重視大策略的市場效應和小策略的對手反應
作為酒店的經營者,必須重視策略。大策略要靠領導人的洞察,從多年的讀書、觀察、談話、思考和實踐中來。上級擬定策略,下級則思考和執行策略,對抗強大的對手,靠判斷力和洞察力形成策略,建立起能夠克敵制勝的團隊。因此,酒店中每一件事的當務之急是讓員工明白,升遷不是一個人的里程碑,一個最大的快樂是做成一件事情,不是名利。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酒店經營者要能夠堅持策略,將誘惑拒之門外,唯一必須做的就是將決策貫徹到制度裡面,形成規範與標準。
企業文化
說了很久的企業文化,優秀的領導者能夠意識到沒有文化的企業就是沒有靈魂的軀殼。企業文化如同民族文化,要有堅強的靈魂才能夠立足世界。戰後的德國與日本能夠快速從困難中迅速復興起來,靠的就是堅強的民族文化。經營起有文化的企業,酒店管理者就能夠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和管理成本。企業文化紮根,依賴的就是日常的執行。同時在未來的經濟競爭中,管理改善組織重整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與同行策略相異、產品服務相迥的企業文化,才能夠保持競爭的優勢。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可以複製,但企業文化卻是抄襲不了的。
將賺錢圈定在可控範圍內
酒店作為一個成本高耗的行業,特別在餐飲和娛樂方面,營業額如果不斷提升而成本卻失去控制的話,雖賺猶賠。往往,酒店的經營管理者不能夠抓住控制成本,因此失去了控制賺錢的力度。在酒店的管理中,部門經理的主動權是不能控制的,而善於讓部門經理和員工一起發揮聰明才智才能夠賺錢。相反的,企業的效益若是提高了,總經理不如放手放權,做一個“失去控制”的太上皇。老子的《道德經》是值得酒店的經營者學習的,懂得無為而治的學問,明白實現失去控制而賺錢的道理。
競爭與規則
有人說過,商業競爭就像是一場流血的體育比賽。競爭很嚴酷,不管是酒店還是公司,都要確立好具有挑戰性的目標。闖入市場,打亂原來的規則,採取有效的經營方式。在市場競爭中的最佳方案是雙贏,但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警醒酒店經營者必須要戰勝對手。甚至在某個特殊的時期,採取不擇手段的競爭方式,想方設法擊敗競爭對手,即使冷酷無情也是必須的。只有打破現有的規則,才能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市場新規則,這就是競爭。
客人至上,效益為先
酒店業遵從的“賓客至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酒店要獲得效益,脫離了賓客是不行的。只有賓客對酒店的服務滿意了,才會更加樂意接受你的服務,你的效益越高,利潤才會越高。相反,若是得罪了賓客,就會面臨著失去市場競爭力的局面。不要簡單將酒店和賓客的關係定位為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也不要定位在主人和客人的關係,應該確定為相互信任理解關愛的親人關係或者朋友關係。“賓至如歸”講的就是要把賓客當成自家人,如果做到這一點,酒店客戶才不會流失。其中酒店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創造服務,形成自己新的服務標準。在對待員工上,將工作流程儘量簡潔化,工作指令簡單明瞭,意見反饋也要做到簡明扼要。在對待賓客的需求上,從客人進酒店到離開酒店都能夠感受到酒店所提供的便利。
員工是酒店創造利潤的基礎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最貴。”經典的電影臺詞已經能夠闡明一個酒店的經營離不開人才,在面對現實、注重質量、追求傑出和發揮人才優勢的時代,市場的競爭終歸是人才的競爭。酒店經營者在引進現代科學的用人制度的同時,在吸引人才,招聘人才,使用人才,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等執行上,認真貫徹“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原則,建立好賞罰分明以及獎優罰懶的考核制度。瞭解和善於使用才人,永遠是酒店經營者的任務,不僅在對待員工上,也體現在招待賓客上,開拓市場和酒店管理,在應用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上,引領員工一致向酒店的目標行進。同時在動態中制定和實現目標,讓目標有著可塑的動態,迎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關注員工在工作中的成長,鼓勵員工為酒店的利益忘我的工作,讓員工做得更好。打造一個員工至上的工作團隊,每一個酒店管理層幹部都要明白:員工永遠是第一的。員工服務是創造利潤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