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7日

  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有利於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小學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反思

  認識平面圖形的內容編排在《認識立體圖形》之後,它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係引入教學。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物體的面。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其直觀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所以在第一次教學中我首先問學生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哪幾個新朋友?”這一問題情境,既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習的立體圖形,也自然地過渡到平面圖形的認識;更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調動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覺得數學有用,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本節課是通過通過猜一猜、認一認、辨一辨、畫一畫、拼一拼、數一數、等環節的設計,使學生親身參與其中,通過一步一步的實際操作,讓學生在體驗中感知、深化、鞏固知識。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利用“摸”面、“找”面、“畫”面、“說”面幾個環節的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模型***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的感性認識,體會“面”由“體”的得和“面”與“體”之間的聯絡與區別。同時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在畫一畫這一環節上,學生通過合作操作,把任務完成得比較理想,也得到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效果。並且在以上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於合作與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組成員應該互幫互讓。因為在老師讓他們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立體圖形的時候,學生們並沒有因為沒拿到最心儀的物體而有微詞,也是高高興興地拿起其他物體與同組小朋友進行交流,有個別學生與別的同學商量著互換手中的物體。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

  第一次試教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1、學生在“摸一摸”的活動中對面的感知不夠,我的引導也不夠到位,如學生說出有的面是有點粗粗的,次次的,而有的面是滑滑的,我沒有及時指出這是材料的質地問題,而是直接把話題引到“面是不是平平的”上來。這樣對平面圖形的“平”字的理解就有點不夠。

  2、在設計“面”由“體”得時我沒有為學生準備這麼多的材料,如剪刀、印泥等。也沒有引導學生說出得到平面圖形的多種方法,比如用印泥印、用剪刀剪下立體圖形的一個面、用鉛筆沿著立體圖形的邊描等,大部分學生直接用鉛筆沿著物體的面的輪廓畫。這樣的結果體現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來說是打了折扣

二年級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減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小學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四年級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蘇教版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四邊形的認識教學反思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反思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分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