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節日思鄉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2日

  每逢節日的時候,總有一種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鄉的感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今年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正午十二點,座標美國,印第安納州。走出了實驗室,抬起頭來,看到一輪圓月,忽的想起今天是中秋節。

  剛到家,室友也剛從工作室回來,也真真看到了那一輪月亮,想起了今天是中秋。只是並沒有頗大的感觸,抬頭多望了幾眼,覺得很美罷了。

  中秋只是一個能看到最圓月亮的不眠夜而已。

  然而身在異鄉,這樣的感受又豈止在中秋出現。

  去年在北美度過了第一個春節,人生中第一次睡過了春晚,卻連裡面的小品都沒有想補上的意思。

  元宵佳節,和同學們在一起聚餐吃元宵,忽的有人站起來,“我今天晚上還有一個due,我就先走了!”大家便都開玩笑,“別寫了,讓教授也放個元宵節!”

  然而玩笑總歸是玩笑,老外終究也是不會過我們的節日,送給外國朋友的元宵,被他開玩笑般地放油鍋裡煎炸。元宵也是好不快活,也開玩笑般在他們家的廚房牆壁和地板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烙印,這大概會讓他記住這個節日吧。

  既然外國人和我們的節日無緣,那在中秋佳節望月思鄉便只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了。

  “人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不適合用在這裡的,筆者身在北美中部的一所大學,中國人也不在少數,再沒有那種一人獨在異鄉的的孤獨感,甚至,還有一種在全新環境中脫胎換骨,一身輕鬆的感覺。年輕人,大約是適合全新環境的。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也是不適合的,科學來講說,美國的月亮真的比中國的圓和明亮,當然,這其中道理自有專業人士來講明,這裡便不做贅述。拋開理性,從感性出發,大約也沒有那種古人的普天之下“千里共嬋娟”的那種感情。

  現在的留學生並沒有過去的相思之感,一半是因為通訊方便,一半而是因為沒那麼閒。望月懷遠這種事情,是古人在交通和通訊方式極其不便又有足夠的時間來無聊的那個年代,對親人和故人的一種強烈的情感寄託。在這個線上視訊都已經不要錢的年代,家人的訊息能第一時間傳輸給我們,再不需要擔心家中又出了什麼狀況。至於朋友,如果我們還能保持聯絡,說明是深交,如果輕易便斷,說明關係不過爾爾,也不會刻意維繫。況且,精神是要依託於物質之上的,當你眼前的due只剩3個小時的時候,你大概也沒有時間去寄心於明月吧。

  這種體驗在校友鄧稼先先生的身上顯得尤為明顯,這位大前輩在我校就讀期間,寫下了無數知名的論文,卻沒留下什麼思鄉的故事,連書信也只傳回寥寥幾封,一心研究,兩年便取得了物理學博士的學位。大多數人只知道它是我國航空航天史上的“兩彈元勳”,而在我們學校他卻是中國人逢考必拜的考神。榜樣都不懈怠,我們哪有停下來歇著看月亮的道理?

  不過,同是留學,文人出生的季羨林對故鄉之月的記憶卻尤為明顯,在他的腦海裡,印象最深的要算是故鄉之月了。他在散文《月是故鄉明》中這樣寫道,“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它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樣,即使美國的大氣質量比國內好了很多倍,月亮比國內看的更清楚,我們看到了想起的,還是自家公寓窗外,那一抹昏黃的月光,這不是鄉愁,而是一種根性,作為被一方水土養大的人的執念。

  哪怕是學霸如鄧稼先那樣的人,也不可能忘記家鄉,正相反,我相信,倒映在他心中,指引他不斷向前的,一定還是故鄉的那一輪明月,不然他也不會在學成之後立刻投入祖國的建設之中。

  每個遠離故土的人,其實心中都有這麼一輪明月。在留學生身上,則尤為明顯。中秋節是一種寄託思鄉和相思之情的象徵,“今夜月明人盡望,不止秋思落誰家。”古人借月抒情,是一種積攢於心的情感的噴薄而出。現在的留學生不是不思鄉,只是寄託情感的載體變得多樣,每一次的抒發便變得平和。

  然而就是在已經有了這麼多不同花樣載體的前提下,我們依然想過中秋,即使是3點從工作室出來,也會仰望這輪圓月,即使是挑燈夜戰,也不忘從櫃子裡翻出月餅品嚐。

  我們是有很多理由不過這個離我們半個地球的節日的,然而我們卻在這裡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的感受它。

  終於發現,我們的內心還是很在意中秋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在意與故土的聯絡的,縱使你對國內種種有諸多的不滿,即使你再滿意國外的生活,每到吃飯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會想起以前大快朵顧的紅燒肉。

  失去的,才會懂得珍惜。

  恍然發現,窗外已經不再昏暗,看看天邊已經跳出來的太陽,沒有朝霞,又是個好天氣!

  今天晚上的月亮大概會格外明亮。

  篇2 :中秋節思鄉

  喜歡秋天,也最怕秋天,我常常盼著又躲著,走著又停頓著。秋天的美是用文字寫不出的,一地的落葉會揭起心痛的感覺,滿目的金黃又會掀起收穫的慾望。

  秋天就這樣來了,來得輕鬆而又簡單。秋天有很多的節日可以記憶,比如說中秋節,也是季節中最重的節日,中國人認為團圓的日子。

  先前我是很喜歡這個節日的,兒時的快樂在一個又一個吃月餅的時光裡翻過再翻過,那時月餅並不多,買月餅都得使糧票,到了中秋節的頭兩天,就盯著母親在舊 抽屜裡翻出層層用布纏裹著的糧票,跟在她的身後,一路蹦著向合作社走去,逢人便說,俺跟娘去買月餅去。人家便回道,噢,買月餅去啊,快去,快去,要賣光 了。我就生怕買不到,一路上埋怨母親,你看,你看,我說你要早買的,去晚了就買不到了。於是她便在我埋怨聲中一路加快了腳步,總能買上月餅的,母親心裡很 有數。

  兩隻眼睛盯著母親拿回的月餅直想將口水流出來,依在門膀上,唾沫一個勁兒地往喉嚨裡咽,直到母親一層層地開啟那草紙的包裹,一股 濃濃的香味直衝鼻子撲來,一下子被擊倒了,想馬上拿來塞在嘴裡,可是,母親總說,等一等,到月亮出來才能吃,那叫賞月,我們哪懂什麼賞月,心裡只想著那又 香又甜的月餅。於是只好忍著,待到月亮升起來,露出極圓極大而又鑲著絲絲金黃的臉來,母親才將備好的月餅端到桌上來,將散發著原木香味的舊木桌子搬到院子 中的棗樹下,邊抬手摘著紅滴滴的棗子,邊開始品嚐想念已久的月餅,那時的月餅真叫香。我最喜歡吃裡面帶青紅絲的那種,餡料豐富又有勁道,還有一直吃一直找 的那夾在餡裡的小塊晶瑩剔透的冰糖塊兒,如果找出一塊冰糖,是感覺最幸福的事兒,象是吃到了一種財富,也吃到了一種神祕,在內心長久地留下兒時最純真的感 動。母親總是將石榴,栗子,花生,等等所有象徵豐收果實的食品都擺上桌子,向嫦娥展示人間生活最美的境況。

  那時她總坐在小板登兒上與我 們一起圍在桌前,指著天上明得讓人心動的月亮說,看,看孩子,那上面住著嫦娥與玉兔,還有一棵桂花樹,好好聞一聞,有香味兒,桂樹的香味兒。我瞅著天,大 叫,哪有,哪有,我看不見。她說,好好看就會看得見。於是,在那時,就有了奔月的夢想與對天宮的嚮往,在透過秋日多彩的雲層裡,我總希望能找得到神仙,總感覺那上面住著更美的人群,生長著更美麗多姿的植被與動物,有更豐富的食品。

  事實上,那種嚮往到現在還時有存留。那痕跡是劃在心靈邊上 的一道幸福的風景,而那風景在鄉村的日子尤其顯得清秀持久,全是因為那輪月亮,只有在鄉村才毫無遮擋地看得到它的全貌,也只有鄉村它才有最亮的釋放空間, 爽朗地將它灑在任何一個地方,是帶著露珠兒的草上還是散發著泥土氣息的小路上,原始卻豐富,清淡卻雅緻。母親總說,看,小草屋邊的月亮是最無私心的,一直 到現在我想著這句話,我想那是真的,也是母親生活在鄉村幾十年的最深切的體會,她常講著吃不上月餅的日子,讓我們學會珍惜。

  如今,又一箇中秋的到來,母親的話成了永恆也成了一種不能回顧的記憶。是在秋天,她與父親結伴奔月去了,是在一個明月當空的中秋節,八月十五,他們還沒來得及再品嚐一口人間的月餅,也沒有再說上一句關於月亮的話兒。

  盯著秋天的衣衫,我第一次感覺到了它的裙邊上沾滿了溼乎乎的淚水。

  我始終沒有勇氣走進鄉村的田間痛快地看上一眼那輪明月,從月初到月半,在捅擠的城市的人群裡,在高高低低的樓層裡,我躲避著月光的來臨。沒有月亮的日子就忘記了憂傷。

  秋天,秋天,在我的生命裡秋天是一個停頓的符號,還有月亮,月亮還亮不亮?還圓不圓?月餅的花樣越多起來,人們在選擇著適合自己口味的那一種,只是吃起來總不是那麼香甜。但歲月與快樂匆匆溜走了,卻是真的,同時也將月餅的香味兒帶走了嗎?

  我輕輕地將一盒月餅開啟,放在父母現在的小土屋上,上面開滿了淡黃的菊花兒還有淡淡的香味兒,與月亮上的那桂樹的香味合在一起,清淡而悠遠。

  篇3:中秋節思鄉

  清宵月光冷若霜,遊子離腸亂如麻。

  思鄉之情是歷史長河中飄轉不絕的最悽美的旋律。遊子如同從家鄉這支竹 簫中傳出的音符一般,即使散播到天涯海角,也無法斬斷其中的聯絡。一夜夜的魂牽夢縈,一次次的望眼欲穿,一聲聲的喃喃細語,都是家鄉對遊子的呼喚,遊子對 家鄉的牽掛啊!遊子的鄉愁是水滴,日復一日積成了清潭對影獨酌;遊子的鄉愁是蠶絲,年復一年織成了鄉衣以慰孤心。不論暴雨狂風,鐵馬金戈,都無法斷絕遊子 與家鄉的聯絡。

  迎窗前孤燈冷月,揮劍斬麻,寒風落燈花,驚鴉一啼月掩華,道不清何處為家。

  遊子心中的鄉愁如同清水中的一滴墨汁,起初仍清晰可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四處都是它的身影,且越攪越渾。故鄉愁不可理,越理只會越亂。這輕煙似的鄉 愁,只需一縷清風,天地間便會充滿它的身影。鄉愁會在不經意時自然流露,細細尋覓時卻又了無它的身影,只聞其聲,卻不見其人。

  共河邊濁酒寂影,細看麻形,翻手杯酒傾,杏花濺影夢初醒,仰首望天向誰吟?

  因為背後有個家鄉,遊子們才能不懼人生的風浪;因為背後有個家鄉,遊子們才能昂首闊步奔向希望;因為背後有個家鄉,遊子們才能有地傾訴衷腸……鄉愁既如刀一般使得離人斷腸,又如綢一般成為纏綿心間的溫柔。這甜蜜而又痛苦的鄉愁,成了多少人駛向遠方的方舟!

  最是那一繞指的溫柔,像一支長劍不勝纏綿的嬌羞。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關於孩子成長變化的短文章
匆匆那年隨筆
相關知識
關於節日思鄉的文章
關於戰士思鄉的文章
關於中秋思鄉的文章
關於描寫思鄉的文章
關於描寫思鄉的文章
關於探討思考的文章欣賞
關於讚美家鄉的文章精選
關於讚美家鄉的文章
關於懷念家鄉的文章
關於愛情思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