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那麼霜降養生注意什麼?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霜降養生注意事項

  一、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脣乾、鼻幹、咽乾、舌幹少津、大便乾結、面板幹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祕等一系列秋燥症。

  防秋燥需要從飲食上加強調節。一是減少辛辣刺激物的攝入,秋天已經非常乾燥,身體本身就容易上火,所以對辛辣物的攝入要減少。二是儘量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等,自制的銀耳蓮子粥,薏米粥等也可以經常喝。

  秋燥之時,保持面板溼潤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晚睡潔面後,別急於擦乾水跡,輕拍面部使餘水滲入面板,再進行保溼護理。面板特別乾燥的人,不妨用一用保溼的面膜。此外,每天不停地說話還會傷氣,其中最易傷害肺氣和心氣,所以要注意“少言”。

  每晚睡前,可將一盆清水放置在臥室的暖氣片下面,讓空氣變得溫潤,避免晨起後口鼻乾燥,還能減少靜電產生。據瞭解,如果空氣比較乾的話,最好屋內放置一些綠色的植物,可以調節溫度與溼度,另外也建議選擇一些晚上能夠釋放氧氣的植物,比如吊蘭。臥室裡不宜擺放太多綠植,一兩盆就好,可以經常給植物葉片上噴水,或養一些水培植物。

  對於工作壓力較大,特別是經常在辦公室久坐的人,可以在喉嚨癢要咳嗽之前,經常雙手反背按摩自己肩及頸,雙手搓熱再按效果會更好,這樣可以提高咽部的抵抗力,少生病。

  二、防秋乏

  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賴床的習慣。其實長時間睡眠容易導致體內細胞缺氧,往往不但越睡越困,有時還容易頭暈噁心,因此這個時節需要適當控制睡眠時間,再賴也不要超過10個小時喲。

  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個小時左右,以助人體陰陽平衡和收斂神氣,利於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

  “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多吃鹼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有助於消除疲勞。營養專家特別提醒說,在飲食調整上應多吃些含維生素的鹼性食物,如西紅柿、茄子、馬鈴薯、葡萄和梨等,這些食物都能幫助人體克服疲倦。在飲食上,最好吃清淡些,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酸性物質,加深睏倦。

  平時工作或學習時,還可以適當喝些綠茶、咖啡,綠茶在防“秋乏”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防“秋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胃腸道疾病的人群不適合飲用咖啡。

  三、防秋鬱

  晚秋時節,悽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

  情志調養總的原則就是使神氣收斂,思維平靜,以適應秋天的肅殺、陽氣收斂的特性。可以多聽一些較為歡快的音樂,換一些暖色調的服飾來調節心情。

  秋天人的情緒容易抑鬱,因此要多到戶外運動。跑步跳繩是運動,養生操也是運動,中醫講究順應自然,在導引吐納中,注重動靜平衡,內外平衡。養生先養心,秋天適合早睡早起,而到了冬天,就要早睡晚起。

  秋季最重要的養生祕籍,就在於舒緩壓力,擁有正面積極的心態。一個小竅門是,可以每天臨睡前記錄下一天裡發生的開心的事情,例如“我今天澆了花”“去一場話劇”。這在當時看來可能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卻能幫你發現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有時候,會心一笑之時壓力也就自然釋放了。如果遇到心理危機而難於自行解脫,不妨求助於心理諮詢機構。通過專業人士幫助你增強信心,進而保持身心健康。

  四、防感冒

  換季天氣變化,感冒、咳嗽等疾病高發,日常應注意防寒保暖,早晚出門避免著涼。一些疾病患者,比如腸胃疾病、高血壓和腦血管硬化的患者需保持心情舒暢,適當減少外出。

  “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民間就有“寒露腳不露”的說法。所以,要注意適時添衣,尤其是注意腳部保暖。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禦寒作用,避免感冒的發生。每晚泡腳時水要沒過腳面,水涼了可再加入熱水,使人對溫度能慢慢適應,不應一次倒入太燙的水,以免造成低溫燙傷。

  秋令氣溫多變,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應多備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絨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減。

  認真洗手是預防感冒最直接的方法。在家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已患感冒的人應靜養家中,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在公眾場合,如接觸過門把手、公共汽車扶手、電腦鍵盤等後,應及時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抹鼻子。

  冷水洗臉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可早晨用冷水洗臉,15天后逐漸增加至每日早、中、晚各1次。洗臉後屏住呼吸,將面部浸入冷水中5~10秒。隨後拭去水分,用手摩擦頭和麵部至熱,每次1~2分鐘。用冷水洗臉,即使在平時外界氣溫突然變化的情況下,身體亦能適應,不易著涼而發生各種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扁桃體炎、肺炎等。

  五、防賊風

  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稱為賊風。受到賊風侵襲,往往會全身痠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炎、氣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經麻痺等。

  霜降養生防賊風的方法有:一方面,注意穿衣、蓋被,不要隨意減衣;另一方面,不要過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凍,才會對賊風有抵抗力。

  霜降養生食譜

  一、雪梨排骨湯

  梨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鈣、磷、鐵等礦物質,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梨在潤燥水果中可是排前位的,生吃熟吃都可以,潤燥清熱,含有豐富的營養,梨熟吃的時候,做湯也是很營養很美味的,和排骨一起燉,即解了油膩又讓湯帶水果的味道,老少皆宜!

  材料:排骨500克,蘋果兩隻,雪梨兩隻,姜3片,鹽少許。

  做法:

  1、排骨洗淨斬大塊,放入沸水中汆燙去血水,撈起瀝乾水。蘋果和雪梨去皮和核,洗淨切成大塊。

  2、砂鍋內注入適量清水,放入排骨、蘋果、雪梨和薑片,大火煮沸改小火煲1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二、菊花枸杞粥

  菊花杞子兩者均有明目、養肝、益血、降血糖血壓、抗衰老、防皺紋、固精氣等保健功效。適合工作繁重、長期要對著計算機工作的人。菊花枸杞粥有益腎養肝的功效。

  材料:鮮枸杞子100克***幹品20克***,菊花10克,粳米200克,豬肉末50克,豆豉汁、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枸杞子揀洗乾淨備用。把粳米淘洗,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開花。

  2、加入豬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鹽、味精、麻油,稍煮後便可食用。食時可調入紅糖。

  三、橄欖燉豬肺

  霜降時節吃香澀的橄欖是很多愛美人士的選擇,橄欖性平,味酸甘。具有清肺,利咽,生渴,解毒等功效。古時對橄欖的描述中有《本草求真》:“橄欖,肺胃家果也,效能生津止渴,酒後嚼之最宜。”

  材料:橄欖10~12個,豬肺半個***約500克***,豬瘦肉100克,生薑4片。

  做法:

  1、橄欖洗淨切對半,豬肺灌水,反覆多次擠壓內部的汙穢物,切塊瀝乾水後,在幹鍋中稍炒片刻,徹底清除廢水。

  2、各物一起放入燉盅中,加入冷開水1500毫升***約6碗量***,加蓋隔水燉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適量食鹽。

霜降養生喝什麼湯
紅小豆有哪些養生價值
相關知識
霜降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秋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白露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利用荒山飼養放養雞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秋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老年人冬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清明節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霜降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秋分養生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