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練太極拳時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大眾健身體育的廣泛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公園太極拳的發展,公園太極拳作為太極拳傳播中的一種獨特模式,對太極拳運動的推廣具有獨特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晨練太極拳時要注意的細節。歡迎閱讀!

  晨練太極拳時要注意的細節

  打太極拳是許多中老年朋友都喜愛的運動,它動作圓活自然,虛實分明,剛柔相濟,長年堅持打太極拳的人,骨骼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以及身體的新陳代謝方面,都比同齡的一般人要好,即使患了一些老年病,經治療也比一般病人恢復得快,且預後較好。不過有些晨練的中老年人對打拳中的一些細節不夠注意。

  太極拳強呼叫意用氣,全神貫注,所以要求“心靜”。有的人練拳前大聲呼叫張三李四,嘻嘻哈哈,甚至音樂響起還在說個不停。這樣打拳不僅干擾別人也達不到太極拳的鍛鍊目的,只是比劃比劃而已。正確的方法是:靜下心來不想不說與打拳無關的事情,是謂“平心靜氣”。

  還有的人起得很早,空腹到運動場上打拳,一打就是四五套,有拳有劍還有扇,到家吃早飯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四個小時,這時再飽吃一頓有諸多不利:從頭天晚飯到第二天早飯相隔時間太長,離中午飯時間又太近,不利於脾胃的消化運作;長時間不及時進水,會造成血液黏稠,埋下血栓的隱患。最好是起床後先喝一杯水。出門打拳前應少量進食,可以喝一杯奶,吃幾片餅乾或饅頭片、麵包片。

  許多人打完拳以後就去買菜、逛商場、超市,快到中午才回家。他們忽視了一個打拳後要及時補水的問題。太極拳是氣功的動功,大家都知道“氣沉丹田”的要領,在整個打拳的過程中,由氣引領四肢動作,練太極養氣,但也會失水。所以,打拳之後半小時一定要喝水,最好是溫開水,不要一次喝太多,但一定要喝。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楊式太極拳》第一編《太極拳入門》中,專門有一節講了練拳時的衛生習慣,關於適時進食進水,不暴飲暴食,忌打拳後冷水沖涼,忌晚睡晚起等等。

  還有一個自主吐痰的問題。太極拳運動對肺部也起到鍛鍊的作用,人們往往不在意,甚至對吐痰存在偏見,覺得只有病人才會吐痰。其實,打拳之後的半小時回到家裡,您可以試著從喉嚨往外咯痰,有時可能就是一些白色黏液,但吐出來對健康非常有益。

  太極拳的主要特點

  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鐗、雙鐗、槍、大杆和青龍偃***yǎn***月刀等。

  太極拳這中華武術瑰寶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對太極拳這一古老文化體系的保護意識日益強化,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保護措施,以太極文化為主的各個地方先後舉辦了11屆國際性太極拳交流大會。傳承人、民間傳承組織也加大深入推廣的力度。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太極拳逐漸成為連線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紐 帶,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對外交流傳播重要載體之際,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太極拳文化,武當山鍾雲龍,陳師行等道長相繼開辦武當武術傳統訓練班,21世紀開始,吸引諸多海外人士,來武當山學習武當武術,太極文化。又著手新建太極館,對來武當山尋求太極文化的人士,提供一個完善的,核心的場所。

  太極拳的總體特點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

  太極拳的八種勁:掤***用於化解或合力發人***,捋***用於借力向後引力***,擠***對下盤的外掤勁***,按***對上盤的外掤勁,或作反關節拿法***,採***順力合住對方來力,或作拿法***,挒***以側掤之勁破壞對方平衡***,肘***以肘尖擊人***,靠***以肩膀前後寸勁擊人***.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全面性

  太極拳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有關的問題,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學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

  適應性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極拳鬆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肌肉﹑關節﹑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和呼吸不當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


夏季戶外運動注意事項
春季保健美容養生食譜
相關知識
晨練太極拳時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教育孩子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託福聽力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夏天吃海鮮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夏季養生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老人洗澡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開車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澳洲留學簽證體檢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練習瑜伽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春季釣魚需要注意小細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