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預防措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A組的2、4、5、7、9、10、16型等,B組的1、2、3、4、5型等;腸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16型較為常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1、吃熟食:注意口腔衛生,進食前後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不要讓孩子吃生冷食物。

  2、喝開水:不要讓孩子吃生水。

  3、勤洗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

  4、常通風: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家裡要經常通風。

  5、晒太陽:腸道病毒71型病毒最怕紫外線,多晒太陽能有效消滅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曝晒。

  手足口病傳播方式

  1、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覆感染髮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佈極廣泛,沒有嚴格的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託兒所容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醫院門診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造成傳播。此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發病原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A組的2、4、5、7、9、10、16型等,B組的1、2、3、4、5型等;腸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16型較為常見。

  腸道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不敏感,75%酒精和5%來蘇亦不能將它滅活,但對紫外線和乾燥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滅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滅活,但1mol濃度二價陽離子環境可以提高病毒對熱滅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以存活1年,在-20℃可以長期儲存,在外環境中病毒可以長期存活。

託班剛入園幼兒評語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相關知識
手足口病預防措施
嬰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_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_預防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_預防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糖尿病預防措施有哪些
肝性腦病如何預防肝性腦病預防措施
秋季易發什麼疾病秋季易發疾病預防措施
糖尿病預防措施方法
結核病如何預防結核病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