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護理方面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耳鼻咽喉科技術使耳鼻咽喉科躋身業界前列,備受業界人士和患者的垂青,患者源源而來,標杆戰略收穫累累碩果。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耳鼻喉科兒童的心理護理

  【摘要】 掌握耳鼻喉科門診兒童的心理特點,採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兒童的治療效果有直接影響。我科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為兒童營造了良好的就診環境,並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確保護理工作落到實處,幫助兒童早日恢復健康。

  【關鍵詞】 兒童;心理護理

  兒童心理護理工作需要護士具備高素質和高超的護理技術,並且瞭解兒童心理知識的護士任職[1]。護士應著重關注兒童年齡小、活潑好動、易哭鬧等特點,適時採取相應措施,將護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1 各年齡段兒童的特點和心理變化

  1.1 兒童普遍存有恐懼心理 兒童對醫院環境存在恐懼心理。尤其是耳鼻喉科兒童病情急,家屬缺乏思想準備,造成護患氣氛緊張,護理操作執行困難;其次是病情重,如急性喉炎、急性會厭炎或是氣道異物所造成的氣道阻塞的兒童,窒息感明顯,致使患兒出現瀕死的恐怖感,家屬急噪易怒;第三是兒童心理恐懼,如鼻衄突然發作,特別是幼兒看見出血表現高度驚慌、大哭大鬧,恐懼感極為強烈。

  1.2 新生兒~2歲兒童 兒童患病後,承受能力差,情感脆弱,非常好哭,對母親有著強烈的依賴性。此時護士要有耐心,認識到患兒的感情需要;幫助兒童得到父母的關愛,讓兒童產生安全感,逐步穩定情緒,促進護理工作的實施;護士應向兒童父母講解陪護的方法,並多與患兒溝通、玩耍,以減輕他們的孤獨感。

  1.3 2歲~學齡前兒童 患兒病後易激動急躁,主要表現為大喊大叫、大哭大鬧或拒絕飲食、吃藥打針,不配合治療[2]。護士面對這種行為不可惱怒,也不能遷就,應因勢利導,耐心施教。護士要以正確的行為啟發兒童,如參與模仿其他大人、孩子打針不哭不鬧如講英雄故事、看動畫片,激勵患兒的勇敢精神等。當兒童出現配合治療的積極行為時,立即給予肯定、讚揚,還可適當獎勵。

  1.4 學齡期兒童 此時兒童好動,能夠理解護士對治療護理方法的簡單解釋。當兒童感覺不適時,護士要耐心向兒童講解疾病產生的原因,鼓勵其說出當時的感受,消除患兒的恐懼心理,增加患兒信任感,指導患兒保持良好的心態儘快配合治療,早日戰勝疾病。

  1.5 理解兒童家長 護士首次接觸患兒時,應先從父母處瞭解情況,包括患兒的病情、性格、愛好等,並向家長介紹患兒的治療和護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項,進一步解除家長的顧慮,取得家長的理解與配合[3]。

  兒童患病期間,家長表現為敏感、憂鬱、焦慮、易怒。護理工作中應加強與患兒家長的溝通,尊重家長的意見,促進達到良好的護理效果。

  2 兒童心理護理的方法

  2.1 改善耳鼻喉科環境 科室環境要安靜、舒適、整潔、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溫溼適宜,避免噪音。營造親切感,重新佈置科室設施、粉刷牆壁顏色、張貼卡通畫片,增添動畫片等,令兒童有如在家的感覺[4]。 護士要提高表達能力,力求語言清晰精練;服務態度要熱情勤懇,對待每位兒童要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的親切。特別是針對外地人或文化程度不高的患兒和家屬更要做到耐心、熱情,儘量滿足患者提出的任何問題,不能表示反感或隨意說“不知道”、“你怎麼還不明白呀!”等一類刺激性語言。

  2.2 處理好輕、重、緩、急的就診問題 科室就診的基本原則是優先安排急、危、重症患者就醫治療[5]。患兒就診期間,患兒家屬的心理極度緊張、心情焦慮不安、易激動、不冷靜,容易將焦燥情緒發洩在醫護人員身上,併產生不信任感。護士應充分理解家屬的感受,耐心勸解,避免影響兒童的思想情緒。在臨床中保持沉著、冷靜,憑藉嫻熟的操作技術,忙而不亂,使患兒穩定情緒,消除恐懼,積極配合治療。

  2.3 患兒及家屬的心理護理 護士要有同情心,不計較患兒的情緒好壞和家屬的說話方式,以情動人,以誠相待;護士要有責任感,尊重患兒及家屬,通過溝通了解患兒的各方面情況,制定有針對性地的治療護理措施,幫助患兒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使患兒建立與疾病做鬥爭的信心;護士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質,體諒患兒及家屬的心理感受,不窺視患兒的缺陷,以真誠的態度接待每一位患兒;護士的言談舉止要得體,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言語也會引起患兒的猜忌,使患兒感到被恥笑從而加重心理負擔,所以護士要用親切、關心的語言對患兒做耐心細緻的說明,用淺顯易懂的道理來消除恐懼和緊張心理,增強患兒接受檢查治療的信心,促使其主動配合,提高護理效率,減少發生併發症。

  2.4 加強道德修養,提高心理護理質量 心理護理是通過人際交往影響或改變患兒的心理狀態,促進患兒早日康復的護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護士是心理護理的主體,要做好兒童的心理護理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護理素質、豐富的心理護理知識和精細的心理護理技能三個要素。護士要加強品德修養,不斷學習兒童心理知識,提高心理護理實施的效果。

  由於耳鼻喉科兒童疾病的特殊性和兒童生長階段的特點,臨床會出現諸多不良反應,根據患兒年齡及病症特點制定的心理護理方案能夠促進患兒與醫護的良好合作。兒童的心理護理與相關護理相結合,貫穿於整個護理治療工作中,併產生重大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高明鳳.以人為本護理服務中的“小事”不容忽視.臨床護理雜誌,2003,2:328.

  [2] 陳俐,張恩華.護理糾紛的常見起因及防範處理.南方護理學報,2001,8***3***:56.

  [3] 李愛華,荊素卿.耳鼻喉科門診病人護理與管理.護理管理,2005,11***7***:564565.

  [4] 江帆.把滿腔熱情獻給患者.中國中醫藥報,2002.

  [5] 程金蓮.實施整體護理後健康教育中的問題和對策.中華醫院管理雜誌,2001,6.

  >>>下頁帶來更多的

內科臨床護理論文範文
耳鼻喉科護理方面的論文
相關知識
耳鼻喉科護理方面的論文
耳鼻喉科護理方面的論文
淺談心理護理方面的論文
肝病護理方面的論文
放療護理方面的論文
關於護理方面的論文
耳鼻喉科護理論文範文
耳鼻喉科護理論文參考
耳鼻喉科護理論文
房地產管理方面的論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