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網常見型別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5年08月03日

  區域網的特點是:距離短、延遲小、資料速率高、傳輸可靠,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區域網常見型別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區域網常見型別1、乙太網Ethernet

  Ethernet是Xerox、Digital Equipment和Intel三家公司開發的區域網組網規範,並於80年代初首次出版,稱為DIX1.0。1982年修改後的版本為DIX2.0。這三家公司將此規範提交給IEEE***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802委員會,經過IEEE成員的修改並通過,變成了IEEE的正式標準,並編號為 IEEE802.3。Ethernet和IEEE802.3雖然有很多規定不同,但術語Ethernet通常認為與802.3是相容的。IEEE將 802.3標準提交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一聯合技術委員會***JTC1***,再次經過修訂變成了國際標準ISO8802.3。

  早期區域網技術的關鍵是如何解決連線在同一總線上的多個網路節點有秩序的共享一個通道的問題,而乙太網絡正是利用載波監聽多路訪問/碰撞檢測 ***CSMA/CD***技術成功的提高了區域網絡共享通道的傳輸利用率,從而得以發展和流行的。交換式快速乙太網及千兆乙太網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先進的網路技術,使乙太網絡成為當今區域網應用較為廣泛的主流技術之一。隨著***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網路資料庫管理系統和多媒體應用的不斷普及,迫切需要高速高頻寬的網路技術。交換式快速乙太網技術便應運而生。快速乙太網及千兆乙太網從根本上講還是乙太網,只是速度快。它基於現有的標準和技術***IEEE802.3標準,CSMA/CD介質存取協議,匯流排性或星型拓撲結構,支援細纜、UTP、光纖介質,支援全雙工傳輸***,可以使用現有的電纜和軟體,因此它是一種簡單、經濟、安全的選擇。然而,乙太網絡在發展早期所提出的共享頻寬、通道爭用機制極大的限制了網路後來的發展,即使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鏈路層交換技術***即交換式乙太網技術***和提高收發時鐘頻率***即快速乙太網技術***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具體表現在:1、乙太網提供是一種所謂“無連線”的網路服務,網路本身對所傳輸的資訊包無法進行諸如交付時間、包間延遲、佔用頻寬等等關於服務質量的控制。因此沒有服務質量保證***Quality of Service***。2、對通道的共享及爭用機制導致通道的實際利用頻寬遠低於物理提供的頻寬,因此頻寬利用率低。

  除以上兩點以外,乙太網傳輸機制所固有的對網路半徑、冗餘拓撲和負載平衡能力的限制以及網路的附加服務能力薄弱等,也都是乙太網絡的不足之處。但乙太網以成熟的技術、廣泛的使用者基礎和較高的效能價格比,仍是傳統資料傳輸網路應用中較為優秀的解決方案。

  乙太網幾個術語介紹:

  乙太網根據不同的媒體可分為:10BASE-2、10BASE-5、10BASE-T及10BASE-FL。10Base2乙太網是採用細同軸電纜組網,最大的網段長度是200m,每網段節點數是30,它是相對最便宜的系統; 10Base5乙太網是採用粗同軸電纜,最大網段長度為500m,每網段節點數是100,它適合用於主幹網;10Base-T乙太網是採用雙絞線,最大網段長度為100m,每網段節點數是1024,它的特點是易於維護;10Base-F乙太網採用光纖連線,最大網段長度是2000m,每網段節點數為1024,此類網路最適於在樓間使用。

  交換乙太網:其支援的協議仍然是IEEE802.3/乙太網,但提供多個單獨的 10Mbps埠。它與原來IEEE802.3/乙太網完全相容,並且克服了共享10Mbps帶來的網路效率下降。

  100BASE-T快速乙太網:與10BASE-T的區別在於將網路的速率提高了十倍,即100M。採用了FDDI的PMD協議,但價格比FDDI便宜。100BASE-T的標準由IEEE802.3制定。與10BASE-T採用相同的媒體訪問技術、類似的步線規則和相同的引出線,易於與10BASE -T整合。每個網段只允許兩個中繼器,最大網路跨度為210米。

  區域網常見型別2、FDDI網路

  光纖分佈資料介面***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術中傳輸速率最高的一種。這種傳輸速率高達100Mb/s的網路技術所依據的標準是ANSIX3T9.5。該網路具有定時令牌協議的特性,支援多種拓撲結構,傳輸媒體為光纖。使用光纖作為傳輸媒體具有多種優點:

  1、較長的傳輸距離,相鄰站間的最大長度可達2KM,最大站間距離為200KM。

  2、具有較大的頻寬,FDDI的設計頻寬為100Mb/s。

  3、具有對電磁和射頻干擾抑制能力,在傳輸過程中不受電磁和射頻噪聲的影響,也不影響其裝置。

  4、光纖可防止傳輸過程中被分接偷聽,也杜絕了輻射波的竊聽,因而是最安全的傳輸媒體。

  光纖分散式資料介面FDDI是一種使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高速的、通用的環形網路。它能以100Mbps的速率跨越長達100km的距離,連線多達 500個裝置,既可用於都會網路絡也可用於小範圍區域網。FDDI採用令牌傳遞的方式解決共享通道衝突問題,與共享式乙太網的CSMA/CD的效率相比在理論上要稍高一點***但仍遠比不上交換式乙太網***,採用雙環結構的FDDI還具有鏈路連線的冗餘能力,因而非常適於做多個區域網絡的主幹。然而FDDI與乙太網一樣,其本質仍是介質共享、無連線的網路,這就意味著它仍然不能提供服務質量保證和更高的頻寬利用率。在少量站點通訊的網路環境中,它可達到比共享乙太網稍高的通訊效率,但隨著站點的增多,效率會急劇下降,這時候無論從效能和價格都無法與交換式乙太網、ATM網相比。交換式FDDI會提高介質共享效率,但同交換式乙太網一樣,這一提高也是有限的,不能解決本質問題。另外,FDDI有兩個突出的問題極大的影響了這一技術的進一步推廣,一個是其居高不下的建設成本,特別是交換式FDDI的價格甚至會高出某些ATM交換機;另一個是其停滯不前的組網技術,由於網路半徑和令牌長度的制約,現有條件下FDDI將不可能出現高出100M的頻寬。面對不斷降低成本同時在技術上不斷髮展創新的ATM和快速交換乙太網技術的激烈競爭,FDDI的市場佔有率逐年縮減。據相關部門統計,現在各大型院校、教學院所、政府職能機關建立局域或都會網路絡的設計傾向較為集中的在ATM和快速乙太網這兩種技術上,原先建立較早的FDDI網路,也在向星型、交換式的其他網路技術過渡。

  區域網常見型別3、ATM網路

  隨著人們對集話音、影象和資料為一體的多媒體通訊需求的日益增加,特別是為了適應今後資訊高速公路建設的需要,人們又提出了的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這種全新的通訊網路,而B-ISDN的實現需要一種全新的傳輸模式,此即非同步傳輸模式***ATM***。在1990年,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正式建議將ATM作為實現B-ISDN的一項技術基礎,這樣,以ATM為機制的資訊傳輸和交換模式也就成為電信和計算機網路操作的基礎和2l世紀通訊的主體之一。儘管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開展ATM技術研究和B-ISDN的建設,但以ATM為基礎的B-ISDN的完善和普及卻還要等到下一世紀,所以稱ATM為一項跨世紀的新興通訊技術。不過, ATM技術仍然是當前國際網路界所注意的焦點,其相關產品的開發也是各廠商想要搶佔的網路市場的一個制高點。

  ATM是目前網路發展的最新技術,它採用基於信元的非同步傳輸模式和虛電路結構,根本上解決了多媒體的實時性及頻寬問題。實現面向虛鏈路的點到點傳輸,它通常提供 155Mbps的頻寬。它既汲取了話務通訊中電路交換的“有連線”服務和服務質量保證,又保持了以太、FDDI等傳統網路中頻寬可變、適於突發性傳輸的靈活性,從而成為迄今為止適用範圍最廣、技術最先進、傳輸效果最理想的網路互聯手段。ATM技術具有如下特點:1、實現網路傳輸有連線服務,實現服務質量保證***QoS***。2、交換吞吐量大、頻寬利用率高。3、具有靈活的組網拓撲結構和負載平衡能力,伸縮性、可靠性極高。4、ATM是現今唯一可同時應用於區域網、廣域網兩種網路應用領域的網路技術,它將區域網與廣域網技術統一。

  區域網常見型別4、其他區域網

  令牌環是IBM公司於80年代初開發成功的一種網路技術。之所以稱為環,是因為這種網路的物理結構具有環的形狀。環上有多個站逐個與環相連,相鄰站之間是一種點對點的鏈路,因此令牌環與廣播方式的 Ethernet不同,它是一種順序向下一站廣播的LAN。與Ethernet 不同的另一個誘人的特點是,即使負載很重,仍具有確定的響應時間。令牌環所遵循的標準是IEEE802.5,它規定了三種操作速率:1Mb/s、 4Mb/s和16Mb/s。開始時,UTP 電纜只能在 1Mb/s的速率下操作,STP電纜可操作在 4Mb/s和16Mb/s,現已有多家廠商的產品突破了這種限制。

  交換網是隨著多媒體通訊以及客戶/伺服器***Client/Server***體系結構的發展而產生的, 由於網路傳輸變得越來越擁擠,傳統的共享LAN難以滿足使用者需要,曾經採用的網路區段化, 由於區段越多,路由器等連線裝置投資越大,同時眾多區段的網路也難於管理。

  當網路使用者數目增加時,如何保持網路在拓展後的效能及其可管理性呢?網路交換技術就是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傳統的共享媒體區域網依賴橋接/路由選擇,交換技術卻為終端使用者提供專用點對點連線,它可以把一個提供“一次一使用者服務”的網路,轉變成一個平行系統,同時支援多對通訊裝置的連線,即每個與網路連線的裝置均可獨立與換機連線。

 

 

  看過文章“

  1.區域網安全策略

  2.怎麼建立區域網

  3.如何簡單設定一個區域網

  4.區域網共享設定 詳細圖文設定教程

  5.如何進行區域網共享

  6.如何實現區域網內兩臺電腦資源共享

  7.如何搭建30臺電腦的區域網

  8.區域網的定義

  9.區域網入侵如何做到的

  10.如何建立區域網

區域網網路怎麼設定路由器怎麼設定
類似蛤蟆吃的區域網的軟體簡單介紹
相關知識
區域網常見型別有哪些
閃電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常見型別有哪些
交換機故障常見型別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的常見型別有哪些
頸椎病的常見型別有哪些
礦泉水的常見型別有哪些
常見的區域網拓樸結構有哪些
白內障常見型別有那些
共享區域網資源方法有哪些
區域網協議基礎有哪些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