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女頭髮有什麼樣的髮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1日

  古代美女呢?難道真的像電視劇上面演的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宿夕不梳頭,絲髮垂兩肩。婉轉郎身上,何處不可憐。

  ----子夜吳歌

  這首六朝樂府生動地勾畫了一個晚妝初卸的江南女子的嬌憨和她對情郎甜蜜的愛意。無意間也讓人聯想到“披肩”髮型在體現青春婦女的容貌美上的效果。

  我以前不太注意古代婦女的髮型,心裡面想到的古代女子的髮型不外兩種:一種是看川戲,越劇,黃梅戲時雲髻高翹的小姐型,或是輕挽小寰的丫環型。另一種是看京劇時的滿頭花鈿,髮髻並不高梳的髮型。後來我知識多起來以後,才知道前者是明朝女子的髮型,後者是清朝女子的打扮。再後來,知道多了一種“唐妝”。又有博洽君子告訴我,五十年代最著名的一套連環畫《水滸傳》裡所繪人物的服飾很考究,是比照北宋張擇端的寫實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的人物而來。我把小人書找來一看,裡面的林沖夫人,潘金蓮,潘巧雲的髮型果然同戲劇裡的不一樣。

  但我對歷代女子髮型的變遷,也就只有這些支離破碎的映象。去年夏天,和女兒一起參觀了一個古代藝術的展覽館,才有幸遛覽一遍古代青春女子髮型的不同光譜。

  那個展覽館有一間畫廊,叫住“歷代女子服飾”。用一幅幅彩畫把歷朝女子自漢到清的服飾全部呈現在觀眾面前。我猜想畫家作畫時的依據是來自沈從文對古代服飾的研究,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沈從文最全面地研究過中國古代的服飾。一直想借到沈從文先生的書來看,總是沒有機會,現在算是間接地欣賞到他的研究成果了。

  我和女兒各方面都很默契,這次又在對各朝女子髮式的審美上達到了高度的一致。為了不至於相互的觀點有所影響,我們父女倆在看畫前先來個約定。我們約定欣賞時不發聲,不做表情給對方暗示。看完後把好看的和不好看的依次寫在小紙上,然後拿來對比一下差異。對比結果完全一致。

  我們把漢放在第一位,在於漢的髮型自然大方,又不失古樸典雅。漢的髮型有兩種,一種完全和現代姑娘一樣打扮的“披肩”,或戲稱的“清湯掛麵”;另一種是少婦的“馬髻”式,即把青絲攏在一起,墜於肩下大約半尺長,頭頂則插一兩隻金釵。

  想象一下,這馬髻配在一個豐滿的少婦身上,一定儀態萬千。《後漢書.樑冀傳》描述樑冀的妻子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墜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看來,孫壽的媚功真是了得。今天的攻關女子好好學學這段“媚經”,也考慮一下古為今用,墜墜馬髻,在交際場中試試看幾個男子能有擋住現代孫壽的定力?

  如果不考慮服裝,漢代少女的打扮簡直就和現在時髦姑娘一樣。身上穿的衣服緊身,長袖,裙襬很大。優美,輕盈,配合起來顯得飄飄欲仙,有隨風而去的感覺。

  兩晉和南朝之間,髮型變化不大。晉代女子的髮型從漢的古樸簡潔一變而出現了頭上梳上了兩隻發環,估計發環的直徑有中等碗那麼大。環的下邊飾以簪花,環周圍是蓬鬆的頭髮,餘下的青絲仍然如漢一樣,自然垂著,倒也風寰霧鬢,倬約可愛。我想象中《世說新語》裡一尼姑描述的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新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中的張玄之妹,就是那個顧家婦,雲英待嫁之時,大約應該有此種髮型,而王夫人--謝道韞可能把頭髮攏成一馬髻了。總之,六朝女子以發豐為美,《陳書》裡的陳後主貴妃----張麗華“髮長七尺,鬢黑如漆,其光可鑑,...,容色端麗,...。宮中遙望,飄若神仙”,大約就是這種髮型。

  隋和六朝的差別不大,只是發環增多,髮飾也增多了,反而顯得畫蛇添足。

  唐朝女子的畫像自然是標準的“絲路花雨”打扮,豐腴飽滿,濃裝豔抹。頭上的中等大小的髮髻上還聳立著兩個發環,似乎雲寰峨峨的樣子。也許因為大部分頭髮拿去做發環和髮髻去了,留到背後垂著的不多,巨大的頭頂髮飾,顯得不平衡。服裝外露的成分比歷朝都多。本來想用一個“雍榮華貴”去形容她,可惜頭頂部成分誇張得太多,未免有些俗豔。

  五代的髮式大約是從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裡取材來的。韓熙載大人是南唐政府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生活腐朽靡爛。夜夜笙歌,妓女如雲,這種髮式應該是當時妓女的樣式。發環差不多快要消失了,馬髻又冒了出來,唐朝的靡風還依

  喜歡墜馬髻,也喜歡垂髫雙鬟.

  尤其是配上古裝,一個明***人,柔媚依依的形象就出來了.

  恰似我們周易裡的陰魚,婉約,惹人憐愛.

  我國古代女子的髮型和同時代其他國家相比,確實是一個很偉大創新.

  歐洲一律的捲髮披肩,偶爾盤發在頭.

  中亞,則是一襲長袍就把整個遮住了,透過她們的眼睛,你看不到她們髮式,在新加坡雜文家尤金的眼裡,有過中亞女子,把頭髮編成發辯.

  再來看,日本,頭髮弄成唐髻,找搬過去,卻少了唐朝的雍容華貴.

  韓國也不用說了,看過大長今,明成皇后的都知道,普通女子頭髮一律往後梳,中央髮際靠額頭上,插個夾子樣的東西,太突兀了.

  美州,澳洲就更不用說了,披髮,辮子.

  至於非洲呢,非洲也愛遍辮子,有的還編很多,頭上遍很多不說,臉上還喜歡劃得華里糊西.不象我們的京劇臉譜,雖然抽象,卻毫無章法,有礙觀瞻,據說,畫成那樣是嚇野獸,可見,真不是人看的.

  反觀,我們中國古代女子,先秦兩漢無論魏晉,一律顯得輕柔嬌媚,平添吳帶當風的仙子感覺.

  唐代呢,髮式紛呈,雙環髻、高髻、盤桓髻、小髻、螺髻、中髻、三合髻等等。

  宋代崇尚高髻,有的高髻有30多釐米高。宋代還有一個特徵,就是用金和銀的裝飾品做成蟬蝶的形狀來裝飾。宋徽宗在一首詩中寫道:“頭上宮花妝翡翠,寶蟬蝶珍視如飛 ”。據資料記載,宋代髮型有:高髻、芭蕉髻、雙環髻、朝天髻、雙垂髻、正髻等。

  明代婦女的髮式大多為高卷虛廊的樣式,引發大多也飾以飄帶,和諧美麗的髮式與當時的寬衣大袖及富麗堂皇的建築都有著密切的聯絡。

  清朝受到滿族的影響比較大,並且沿襲了一些明朝髮式的樣式。清朝的貴族和滿族的婦女大多梳一字頭,也就是後來的大拉翅,參加典禮的時候兩邊還掛著大紅髻,顯得威風八面。清代普通婦女的髮式,基本上沿習和發展了明代的髮式。

  在光緒年間,婦女都喜歡在額旁挽一個螺髻,如蚌圓珠稱之為珠蚌頭。為了區分年齡,還把劉海分為前劉海、後劉海等等,而且當時的婦女都很喜歡戴花,南方人甚至把鮮花插滿了髮髻的四周。

  總之,把一頭秀髮,弄得這樣千變萬化,姿態美妙,真是不能不佩服古代的中國女子的智慧.

  古代頭髮有多少種叫法

  從年齡的不同,不同髮式有不同的稱呼:

  “鬌”,指一個人出生後第一次剪髮,也是嬰兒期髮型。一般在孩子三個月大時,挑個好日子為孩子剪髮:男孩子留囪角,女孩留頂發;或者男孩留左邊,女孩留右邊。

  此即《禮記·內則》所謂:“三月之末,日剪髮為鬌,男角女羈,否則男左女右。”

  古代孩子常留下垂至眉的短頭髮,這叫“髦”,因此兒童有了“童髦”的代稱。

  “髫”也是古代兒童髮式,頭髮下垂,故有“髫”字的詞彙均指兒童,如“垂髫”、“髫發”、“髫齡”、“髫年”等等。

  《三國志·魏收·毛玠傳》便有“臣垂髫執簡,累勤取官”的說法,這是毛玠陳情自述,說自己年少時已負責文冊簡牘工作,多年的勤勉才取得官位。

  孩子稍長,家長最喜歡給孩子留的髮式叫“丱”***guàn***,頭髮束成兩角,這是先秦已流行的兒童髮式。

  《詩經·齊風》中《甫田》裡所描寫的兒童,頭髮就剪成這樣:“婉兮孌兮,總角丱兮。”自然凡含“丱”的詞彙,基本都指小孩,如“丱童”、“丱歲”、“丱角”、“童丱。

  在“丱”基礎上,又演變出了將頭髮束為兩結的兒童髮式,形狀如角,通稱“總角”,“總角”遂成未成年男女代稱。代稱男女小孩的,還有“羈貫”一詞,這也是一種髮式,女稱“羈”,男稱“貫”。

  “總角”有兩個髮結,如果將頭髮梳成一個髮髻,則稱為“束髮”,這是男好孩子15歲時始梳的髮型大,到了束髮之年,就可以上大學就讀了。

  唐詩人李賀《春歸昌谷》詩稱:“束髮方讀書,謀生苦不早。”而對應的女孩子長到15歲,則稱為“開***及***笄之年”。

古代美女頭髮有什麼樣的髮型
古代美女是怎麼刺青的
相關知識
古代美女頭髮有什麼樣的髮型
古代美女頭髮有什麼樣的髮型
方形臉的女生適合什麼樣的髮型
圓臉的女生適合什麼樣的髮型
古代美女稱呼有哪些
法國古代貴族姓氏有什麼
古代人加夜班有什麼獎勵
中國古代監察制度有什麼特徵
古代跪拜禮儀有什麼
橙光古代衣服素材有什麼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