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節日來源你知多少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那麼,呢?

  關於重陽節的來歷,大致有三種說法。

  1、據《續齊諧記》記述

  漢代桓景隨《易》學大師費長房遊學多年。一天,費大師對徒弟講,九月九日那天應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聽從師言倖免於難,而未及撤離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災難,相沿成習。

  2、源於漢代的道學

  道家奉為經典的《易經》中,把奇數視為陽數,偶數視為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為“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剋,所以被視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為了“解厄”,重陽習俗由此而來。

  3、源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的齊景公

  九月初九的這天他帶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氣爽,心曠神怡,於是認定是個吉日。以後,每年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後人仿之,形成習俗。

  另外,關於重陽節的起源也有三種主流說法。

  1、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呂氏春秋·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的《西京雜記》中記載說:“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當時節俗已初步定型了。重陽節主題,是求長壽、戴茱萸、釀菊酒、賞菊及祭祀酒業神等。在之後的流傳演變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更具有意義,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動及各種遊戲等。

  2、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古代的祭儀情形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風俗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

  3、重陽節據說是漢高祖劉邦時代興起的

  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她身邊的侍女也受到牽連並被趕出皇宮,流落到民間,嫁給了一個貧民。由於她在宮中每年都過重陽節,節日期間插茱萸、飲菊花酒等,以求長壽,所以嫁人之後,她在這一天還是照著宮裡的規矩過重陽節,人們聽說後紛紛效仿,於是這種習俗在民間就廣為流傳了。

我們應該怎樣養兔子
螃蟹應該怎麼吃
相關知識
重陽節的節日來源你知多少
不同顏色的月季花語你知多少
重陽節的習俗你知多少
春節的歷史來源和發展
腸毒的來源你知道嗎
職場心中上司口中的言外之意你知多
矢車菊的花語你知多少
小寒的詩句你知多少
枸杞的知識你知多少
感恩節的節日來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