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歷史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黃山風景區自然景觀秀麗,奇鬆、怪石、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下面給大家介紹

  黃山歷史悠久,遠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紀,母系氏族社會的後期,人類就已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區勞動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時期,這裡就居住著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先屬吳,吳亡屬越,越亡屬楚。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實行郡縣制,這裡為會稽郡屬地。南朝時開始設定新安郡,郡府搬遷又始終未離開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稱新安,其源蓋出於此。

  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詔改為徽州。關於徽州名稱的起源,一說因其境內有徽嶺、徽水、大徽村等,州則因地得名;另一說趙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對這一地區的失而復得。此二說並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歷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時候,就是摘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作為省名的。

  徽派文化底蘊豐富,內涵深廣,是中國三大區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

  黃山市位於皖浙贛三省結合部,群山環抱之中,古代徽州歷來有“山深不偏遠,地少士商多”之說。每當中原戰亂之秋,這裡就成了藏龍臥虎之地,它既是亂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寶庫。古徽州文風昌盛,教育發達,“十家之村,不廢誦讀”,因此歷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燦若繁星。《辭海》的單列條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國各州府之首。

  據不完全統計,明清兩代中進士542人,舉人多達1513人,“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並不鮮見。明清時代徽商稱雄商界長達二、三百年,有“無徽不成鎮”之說。徽商賈而好儒,“官、賈、儒”三位一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徽州文化,歷史上各種人才應運而生,學術研究異彩紛呈。例如,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昇,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軍機大臣許國***歷仕明嘉靖、隆慶、萬曆***、曹振鏞***歷仕清乾隆、嘉慶、道光***,富可敵國的大鹽商鮑漱芳,著名戲劇家汪道昆,醫學家汪機、汪昂,徽墨、歙硯高手李廷、李少微,新安畫派的創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漸江、黃賓虹,哲學家戴震,理財家王茂蔭***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珠算大師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學者有陶行知、胡適,音樂家張曙,還有工程技術專家詹天佑、鄭復光,孫中山元帥府祕書長、近代法學家徐謙等,都是徽州人。同時,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硯、徽派建築、徽雕、徽刻、徽劇、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現已發現地面文物4900多處,其中列入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45處。直至今日,黃山大地上仍遍佈古橋、古塔、古亭閣、古宗祠、古牌坊,猶如一座天然的歷史大博物館。

  延伸閱讀:

  黃山秦代稱黟山,因傳說黃帝曾在山中修身煉丹,故唐天寶元年***公元747年***詔改黃山。方圓250公里,自古為道教名山,山中以道教命名的名勝有硃砂峰、煉丹峰、天都峰、軒轅峰、仙人峰、丹井、試劍石、蒲團鬆、仙人晒靴石、仙女繡花石、望仙台、煉丹臺、煉丹源、神仙洞等等,山南部硃砂峰下的慈光閣和山北部疊障峰下的鬆谷庵均為道教廟宇。

安徽黃山歷史文化
安徽旅遊導遊詞3篇
相關知識
安徽黃山歷史文化
安徽黃山歷史文化
安徽黃山歷史介紹
最新的安徽黃山導遊詞範文
歷史文化名街泉州中山路
安徽黃山導遊詞作文
安徽黃山翡翠谷散文
安徽黃山美景散文
安徽黃山散文
西安市絲綢之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