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創業類故事材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1日

  創業者,眼睛要看得清目標,腦海要想得到策略,看看那些農民創業的故事,學習他們的創業方法,感受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鬥志。從這些故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

  一:

  自家樓上養蛇致富,養一條蛇利潤賺錢100元

  “養蛇是前景很好的生財路,基本上不愁銷路。有時別人來個電話讓我送上門,有時販子上門收購。”黃茂文說話很快,言語之間流露出掩飾不住的興奮。

  這個曾經靠賣小雞苗養家的漢子,如今靠養蛇活得更加滋潤。

  賣雞苗15年錢難賺

  廣西拜師學養蛇

  今年49歲的黃茂文是江夏五里界街毛家畈村人,在養蛇之前有近15年賣小雞苗的經歷。

  隨著農村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在家養雞的人越來越少,小雞苗的銷路越來越窄,他開始尋思另謀生路。選擇養蛇,則緣於一次偶遇。

  2012年的一天,在鎮上賣雞苗時,他看見一個抓蛇人將一條兩斤左右的蛇賣給一個蛇販,蛇販最後給了他兩張紅票子。

  黃茂文當時就很驚訝:“一隻小雞單價也就幾元,除了成本才賺幾角錢,一條蛇卻能賣200元。”他和愛人商量,不賣雞了改養蛇!當時家裡人都反對,畢竟養蛇是個陌生行當,完全不懂的人從頭起步風險太大。

  黃茂文是個倔強的人,他不顧家人反對,揣了1萬元現金就去了廣西。他聽別人說廣西有個養蛇基地。

  2012年6月,黃茂文來到廣西一個村莊,這裡家家戶戶靠養蛇致富,他跟隨當地一位師傅學習了3個月的養蛇技術。在養蛇場裡,他既做學徒,又當管理員,常常做很多義務勞動。通過刻苦求學,掌握了養蛇、疾病防治、種蛇孵化等關鍵技術。“花了學費付出了勞力,雖然耽誤了家裡很多事情,但很值得。”黃茂文說。

  當年9月,黃茂文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對自家房屋的二樓進行改造。樓下住人,樓上改造成蛇舍。蛇舍的房間裡裝了空調、增溼器及通風裝置。為了安全,每間蛇舍都用水泥砌起一道半米高的門檻,並用鐵絲網圍著。

  在辦理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及相關手續後,他從廣西引進大王蛇種1000餘條,開始了自己的養蛇之路,前後投資20萬元。

  不愁銷路初嘗甜頭

  一條蛇淨賺100多元

  在二樓的蛇舍裡,記者看到,房間大約150平方米。整個房子都是密封的,連窗戶縫也用泡沫塑料封住了。“一來要保證安全,防止蛇逃出來,二來是為了保溫。”黃茂文解釋說。

  只見一層層木板放在房中,還有用棉被製成的睡床、孵化裝置等。當黃茂文揭開一條條厚厚的棉被時,大大小小的蛇盤繞在一起,有時還發出“嘶嘶”的聲音。

  就像任何養殖行業一樣,不僅要有技術還得有經驗。“養蛇首先要防病,蛇一旦生病,會迅速傳染。”黃茂文說,通過觀察蛇吃東西,就可判斷是否生病,吃少了或不吃一定有問題。蛇吃東西很有講究,只吃小雞和雞蛋。1000多條蛇每天要吃30多斤脫毛的小雞苗和雞蛋。

  成本不低,效益如何?黃茂文介紹,他養的大部分是大王蛇,又叫王錦蛇,無毒,生長速度快。一條蛇從孵化出來到成為商品蛇,養殖週期在一年半至兩年,可長到1.5公斤以上,飼料加人工、水電等,成本約每條130元,目前市場價100元/斤,一條蛇可獲純利100元以上。“養蛇前景很好,基本上不愁銷路,買家多會主動找上門。”去年,他養的第一批蛇上市,主要銷往武漢市區、上海等地,獲利10多萬元。目前,黃茂文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對周邊有能力養蛇的農民提供蛇種和技術,帶動更多的農戶養蛇致富。

  ■專業導師點評:

  談成***全國著名特種養殖專家、蛇業專業合作社創辦者***:養蛇賺不賺錢,關鍵在於兩點,一是技術,二是品種。

  蛇類養殖,達不到70%***從出殼到銷售***的成活率就沒有競爭力。另外,由於蛇現在大量用於餐飲,重量也是個衡量指標。很多地區的本地水律蛇一年只能養到2斤重,養得好的也就2.5斤左右,料肉比約為10:1。而越南水蛇、寮國水蛇10個月可以養到平均4斤重,料肉比僅為6.5:1。可見,品種選擇會造成養殖效益的懸殊。

  二:

  培育雜交構樹代替糧食喂牲畜節約糧食

  核心提示

  “我們知道,野生食草動物能吃樹葉,可如今飼養的牲畜卻吃糧食,如果牲畜也吃樹葉,就可以節省大量的糧食。”初次見面孫哲說,他的創業專案就是要讓構樹代替糧食,成為牲畜的主要飼料。一個月前,孫哲和他的創業團隊帶著“雜交構樹”專案落戶城陽招商.LAVIE公社。

  初創:

  環保種植袋贏得市場

  “我父親經商,主要從事對日貿易。”孫哲說,受父親的影響,大學選擇的是日語專業。畢業前,父親的生意遇到一些挫折,那時對日貿易不是很景氣。“當初學習日語,也是考慮以後子承父業,所以擇業時有些迷茫。”孫哲說,眼看要離開大學,父親給他指出三條出路,到企業上班,穩定;自己創業,有風險;出國深造,需要時間。最終,他選擇了自己創業。

  第一個創業專案是高分子材料,與所學的專業毫不相干。孫哲說,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案也是有些偶然。老家德州有一家大型高分子材料生產廠家,而負責人正好是父親的發小,一次聊天中對方提起,何不在青島開一家貿易公司,經營高分子材料?於是,他和幾個大學同學一起開始了首次創業。

  最初生產的產品主要有高速公路、鐵路、垃圾填埋等用的防滲膜。“你們能不能把材料做成種植袋,說白了就是一種盆栽植物用的花盆。”期間,一家荷蘭的客戶提醒說。當時,國內的植物多種植在大田裡,是一種粗放式管理,如澆水、施肥都會造成極大浪費,而且還耗費人工。而在國外,由於人工成本較高,容器種植已流行四五十年,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向容器內定向澆水、施肥,最主要是節省人力。

  “製作種植袋並不難,難的是要根據客戶需求定製。”孫哲舉例說,從種子到一棵小樹,需要經歷多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要根據植株的大小更換不同規格的容器。而國外講究環保,用完的容器不能造成二次汙染,這就要求使用期內容器必須自行降解掉。自行降解還有一個好處,不需要更換容器,這樣也可以保證植物不傷根。目前,公司生產的種植袋已遠銷眾多歐美國家。

  轉折:

  選擇構樹作為創業載體

  2013年,孫哲的公司承接了南水北調中線河南段防滲工程。“以往經營的都是對外貿易,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國內團隊。”孫哲說,可工程結束後,國內團隊一下子變得無事可做。這時他又開始思索,既然種植袋在國外很流行,為何不將這一業務引入國內?想起來簡單,可實際推廣卻困難重重。使用種植袋需要前期投入,受觀念的影響,在國內的實用率很低。經過調研發現,國內使用者只有一小部分使用黑色塑料袋,好處是價格便宜,但塑料袋不可降解,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我個人覺得,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環保種植袋的市場會越來越大。”孫哲說,但做生意不能坐等市場。隨著種植袋業務的不斷擴大,與苗木打交道的機會越來越多,一個想法在他的腦中閃現:有沒有一種更好的盆栽植物作為載體,在推廣的同時,又順帶將種植袋推廣出去,這樣也可以實現新老業務的有效銜接。

  這期間他接觸到中科院的“雜交構樹”專案,而且今年2月份,國務院將此專案列為十大精準扶貧專案之一,檔案一出,孫哲感覺機會來了。一個月前,他和團隊帶著專案正式落戶城陽招商.LAVIE公社孵化器,在這裡,團隊擁有150平米免費的辦公空間,而且有了更多與投資商和客戶接觸的機會。

  創新:

  以樹代糧可節約糧食

  “這就是雜交構樹樹苗。”在辦公室裡,孫哲拿出一盆用種植袋種植的小樹苗。他告訴記者,構樹野生樹種在全世界都有廣泛分佈,生命力非常強,葉子中蛋白質含量高。從古到今,構樹的葉子常用來餵養牲畜,摘下葉片,就會滲出奶白色的液體,所以在我國南方俗稱“奶樹”。問題是,野生的構樹葉片上通體有毛,這就極大影響了牲畜吃起來的口感,因此現實生活中,養殖戶還是習慣用糧食作為主要飼料。

  構樹有花有果,用種子種植,該專案用中國的構樹和日本的光葉楮雜交,雜交後的植物要麼無花無果,要麼有花無實,但葉片更加光滑,蛋白質含量也提高一倍,是玉米中蛋白質含量的三倍。目前的栽培技術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細胞組織培養,但成本較高;一種是通過技術讓枝條生根,這也是目前公司的主要業務。

  說起發展前景孫哲說,構樹抗病性強,生長過程不需要噴灑農藥,牲畜吃了後沒有農殘。此外,目前我國每年都有大批糧食進口,進口的糧食中絕大部分用來餵養牲畜,以樹代糧可節約大量糧食。而且,構樹適合在鹽鹼地、貧瘠的土地上生長,而這些地方都不適合種植糧食。隨著雜交構樹的大面積推廣,未來有望代替糧食成為牲畜的主要飼料。

  展望:

  打造“一條龍”服務模式

  “專案還處在種子期,主要是從事苗木的培育。”孫哲說,目前團隊已在萊西、泰安、東營、濰坊等4地建立苗木培育基地,總種植面積達千餘畝。根據規劃,到明年將生產構樹苗木一千萬株。

  說起未來孫哲說,團隊的目標是打造“一條龍”服務模式。現在,雜交構樹還沒有被客戶所熟悉,強行推廣難度較大。鑑於此,下一步除了培育、銷售樹苗外,還將推出後續服務,如派出技術人員,幫助種植戶進行田間管理。

  另外,以往的構樹餵養,多數只使用樹葉,而雜交構樹是全株收割,就像割韭菜一樣,將枝葉一起粉碎後,再經過發酵處理,最終做成牲畜飼料。這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今後團隊還將提供收割、發酵等全程服務。

大企業營銷策略案例分析
農民艱難創業勵志經歷
相關知識
農民創業類故事材料
青年創業的故事材料
關於返鄉創業的故事材料
關於返鄉創業的故事材料
農民創業成功事蹟材料
返鄉農民創業先進事蹟材料
返鄉農民創業先進事蹟材料
農民創業帶頭事蹟材料
農民創業成功事例
農民創業先進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