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高考現代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3日

  語文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考生備考高考語文科目的重點內容,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遼寧高考現代文專項閱讀原文

  思鄉戀土是人類共有的一種情感,在各國的文學作品中都不乏動人的思鄉之作。自《詩經》《楚辭》開始,中國古典詩歌就形成了一個千古傳唱的文學主題:思鄉。不同身份、不同個性的文人騷客反覆詠歎著那簡單而又深沉的生命曲調,在文學史上形成一道特色的風景。

  歸納起來,造成中國古代文人思鄉情感強勁的外部原因,大致有六:一為征戍徭役,二為求仕求學,三為戰亂災荒流離,四為遷徙移民,五為經商遠行,最後是現實坎坷導致的失意無著。

  《詩經》作為思鄉主題的第一個高峰,吟詠的基本為征戍徭役之苦。東漢至南朝可為高峰之二。東漢到魏晉為求仕求學者眾,思鄉與出仕心理亦發生尖銳矛盾。要步入官場不免要離開鄉土;而官場與鄉土的對立,又成為促使人迴歸自然懷抱,尋找新的“鄉土”的原因之一。南朝後,經濟特別是運河水路交通的發展與長江中下游城市的繁榮,使得經商遠行引發的思鄉懷人作品驟增。初盛唐文人覺得躬逢盛世而應有所作為,於是強烈的功業心較故土鄉情更有力,往往並不覺得熱土難離。儘管邊塞戰爭連年不已,征戍徭役在籍不免,但思鄉文學情調卻由哀傷低沉轉為達觀高昂,從而使主題進入第三個高峰期。南宋懷悼故國河山,思鄉內容更為寬泛充實,湧現出主題的第四個高峰,實在是國危戰亂所致。

  在這些思鄉詩文中,對家的思念具體來說往往表現為對家鄉風物的懷念。一年四季,思念中的家鄉都有令人難以忘懷的景色。《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第一次離開故鄉時寫下的一首詩。詩由遠遊點題始,以思念作結,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遊的濃濃思鄉之情。《蘇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詞人周邦彥的一首詞。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圓,風荷凌舉的景象聯想到相似的故鄉吳門的五月的風物,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思鄉之情淋漓盡致。

  “思鄉”主題之所以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根源在於人內心深處的矛盾性。一方面人一旦離異鄉土,漂泊他鄉,濃濃的鄉愁便會勾起他思鄉之情。另一方面,人一旦回到家鄉,他便會感到失落和迷茫,並可能再度離鄉再去品嚐那思鄉的滋味。“歸”與“不歸”的二律背反,反映出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焦慮,使思鄉主題充滿了經久不衰的魅力。從審美的意 義上 講,人類根本就沒有家園,那種再造的精神家園只是一種虛幻化的幻景,它可望而難求,而詩人所念念不忘的所謂故土,也只是一種“非本真狀態”的家,是一種“異化之家”,它根本沒有也不可能為人提供本真生存的保障。因而,即使人偶爾回到了這個“異化之家”,也無法抹去他內心深處那種對“本真之家”的思念,仍然擺脫不掉故園繩索的糾纏。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的存在是是有限性的。作為一種對現實中被限制生活缺陷的彌補,詩人將自己的家園虛化,構築一座“再造的家園”,這是一種審美的自由。然而,我們試設想,若詩人真的返回故土,那詩化的家鄉圖景是否真的那樣真實可靠,詩人是否就會安於此而不產生新的失望呢?事實上並非如此。詩人在懷念家鄉時,懷念和渴望實質上比家園本身更具吸引力,因為由空間範圍的阻隔而產生的那種思念和渴求,最容易激發詩人的心理幻覺從而產生一種審美心理期待,幻化出文學藝術中的感人意象。一旦迴歸到心底渴求的目的地,空間的距離突然消失,由想像作用所產生的審美狀態和那份誘人的、感人肺腑的詩意也隨之不見了。從這個意義上講,詩人永遠不能讓自己的生活停滯、安頓,也永遠不能使自己在精神上受到羈絆和束縛,其超越常人的想像力和憧憬外界的自然秉性,註定詩人是孤獨和寂寞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詩人在不斷地追尋和構築著自己的精神家園,思鄉是他們的歷史本性,是中國文學恆久的主題。

  遼寧高考現代文專項閱讀題目

  1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思鄉戀土是人類共有的一種情感,思鄉是中外文學永恆的主題。

  B.求仕求學者眾與經濟的繁榮,是思鄉主題文學發展到第二次高峰的主要客觀原因。

  C.初盛唐思鄉文學情調達觀高昂,南宋則因國危戰亂而多懷悼之情。

  D. 在中國思鄉主題詩文中,對家鄉風物的懷念是最重要的選材。

  E. 思鄉詩文中的“家園”,完全是作者虛構的產物。

  13. 下列推斷,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如果沒有離鄉背井、漂泊在外的經歷,就很難產生思鄉文學。

  B.詩人所念念不忘的所謂故土,根本沒有也不可能為人提供本真生存的保障,因為人類根本就沒有家園。

  C.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渴求而激發的心理幻覺,實際上是一種審美心理期待。

  D.詩人註定是孤獨和寂寞的,永遠在尋找但總也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家園。

  14.思鄉主題為何能充滿經久不衰的魅力?請結合文意從兩方面概括。***4分***

  15.臺灣詩人余光中在《春天,遂想起》中寫道:“江南,唐詩裡的江南,九歲時/採桑葉於其中,捉蜻蜓於其中/……遂想起多蓮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請你運用本文的觀點,從“再造的家園”的角度分析這首詩抒發的情感。***4分***

  遼寧高考現代文專項閱讀答案

  12.***5分***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以及篩選整合資訊的能力;能力層級C。

  B、C***A. 原文“在各國的文學作品中都不乏動人的思鄉之作”,而“思鄉成為永恆的主題”在文中特指中國文學; D.原文“在這些思鄉詩文中,對家的思念具體來說往往表現為對家鄉風物的懷念”,非“最重要”; E.原文“詩人將自己的家園虛化,構築一座“再造的家園”,非“完全是虛構的產物”。***

  13. ***3分***本題考查考生對文中重要內容的理解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能力層級B。

  A***B. “人類根本就沒有家園”是“從審美的意義上來講” 的,因果推導不成立;C.原文“最容易激發詩人的心理幻覺從而產生一種審美心理期待”,不是同屬概念;D.原文“詩人在不斷地追尋和構築著自己的精神家園”, “總也找不到”沒有依據。***

  14. ***4分***本題考查考生對文中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能力層級C。

  思鄉主題充滿了經久不衰的魅力,源於“歸”與“不歸”的二律背反,源於詩人內心深處的的矛盾和焦慮。一方面詩人遠離故土,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需借文學的手段來排遣***2分***;但另一方面,詩人重回現實家鄉又會感到失落和迷茫,並可能再度離鄉再去品嚐那思鄉的滋味,這就更需要文學的手段來抒懷***2分***。***共4分***

  15.***4分***本題考查考生對文中作者觀點的理解概括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力層級C。

  這首詩,藉助虛化***詩化***的故鄉圖景“九歲時/採桑葉於其中,捉蜻蜓於其中”、“多蓮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1分***,表達對故鄉的深深眷念***1分***,但同時又暗含“可望而難求”的失落,更有構築精神家園的自由嚮往***2分,答出一層意思即可***。***共4分***

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一致性閱讀答案
二十年以後高考閱讀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遼寧高考現代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青海高考現代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安徽中考現代文專項閱讀題及答案
高考現代文經典閱讀題及答案
高考現代文精選閱讀題及答案
上海高考現代文精選閱讀題及答案
浙江高考現代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山東高考現代文精選閱讀題附答案
貴州中考現代文精選閱讀題及答案
山東高考科普文專練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