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學銜接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19日

  如果讓即將升學的初三學生順利度過初高中的銜接階段,是教師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

  在剛剛過去的半個學期本人發現“化學難學”是許多高一學生的感嘆。大部分學不好的學生都表現為“老師講的時候聽得明白,上課認真做好了筆記,一旦自己做題還是沒感覺,不會正確分析,成績上不去”。高中一年級,是處於初、高中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階段,由於初高中教師缺少交流,初、高中化學教學脫節的現象較為嚴重。所以學生由初中到高中,從教材到教師的變化都會使他們適應不了,出現了“化學不容易學”的困境。要想使學生走出這一困境,就要求我們必須注意處理高中與初中化學課程教學中幾個問題的銜接。

  一、加強學習研究,切實做好從教學大綱向課程標準的銜接工作

  在我們縣,2011屆高一使用新課標新教材,而在初中則使用老大綱老教材,所以學生很不適應。

  與原化學教學大綱相比,化學新課程無論在教育目標、教學內容還是教學要求、教學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作為義務教育延伸與拓展階段的高中化學教育,積極開展新舊化學課程的對比學習與研究活動,切實做好化學教學大綱到化學課程標準的銜接工作,是深刻領會化學課程改革的意圖,確保高中化學教育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從傳統化學教學大綱到現行化學課程標準在理念上有如下六個方面的轉變:

  專案 化學課程理念的轉變

  課程觀 從“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觀向“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課程觀轉變

  課程目標 從過分強調掌握“雙基”的化學課程向促進學生科學素養主動、全面發展的化學課程轉變

  目標取向 從面向少數人的化學課程向面向全體學生的化學課程轉變

  課程內容 從過分注重學科系統知識的化學課程向貼近社會、貼近生活、體現STS教育思想的化學課程轉變

  課程實施 從以接受式學習為主的化學課程向以探究式學習為主的化學課程轉變

  課程評價 從注重學習結果和知識獲得的化學課程向既注重結果又關注過程,既注重知識的獲得又關注科學過程與方法的掌握,關注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形成的化學課程轉變

  從以上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理念各方面的比較中,我們不難發現,化學新課程堅持以學生為本,把以掌握“雙基”、培養能力為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逐步轉向了以培養科學素養,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化學教學目的和任務。因此,深入開展化學課程的研究活動,切實把握化學新課程在教育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變化,認真做好應對工作,是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做好教學方法的銜接

  1、把初中簡單的直觀教學法繼續應用到高中較深、較難的化學原理教學中

  化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高中化學知識邏輯性和抽象性相對較強。這樣看來,如何把化學課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結合好,就是化學教師應首先考慮的問題,有些知識較抽象,看不見摸不著,這就增加了教學上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多運用日常生活中化學知識和比較形象生動的語言來解釋高中化學教學上的一些化學原理。例如,在講解物質的量的單位1mol 的標準時,列舉生活中啤酒、火柴等可以用不同的單位來表示物質的同一屬性;在感知1mol 粒子數即阿伏加德羅常數有多大時,可以列舉若將阿伏加德羅常數個水分子分給全世界的人口,每個人應分得多少。通過這些例子,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注意力,而且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

  2、充分發揮化學實驗在培養科學探究能力中的引領作用

  化學新課程從學科教育目標出發,對化學實驗內容及實驗方式進行了重大調整,取消了過去單獨學生實驗的編排方式,淡化了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的區別。化學實驗不再是簡單地通過演示實驗來訓練某一項實驗技能、驗證某個化學知識,而是將實驗融入整個化學課程的始終,體現了更強的探究性、開放性、趣味性和綜合性。

  三、著重培養興趣,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

  根據高中化學知識的深度、抽象性等特點,教師應特別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以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化學知識素有“雜、亂、多、細、碎”之稱,如果不對它進行有序排列和系統分類,無疑會給學生的學習和掌握帶來困難。教學過程中,可用聯想、類比、歸納等方法幫助學生把表面龐雜的知識按照一定的規律,由點連線、由線串成面、織成網,以便進行有序貯存,同時也能讓學生真正理解物質性質的內在規律性。科學的學習方法會使學生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而受益終生。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大腦便能迅速地將知識塊分解、選擇、遷移、轉換、重組,促進問題得以解決。

  獨立解決問題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自我表現,這種“自我表現”的機會越多,學生學習的信心就越強,興趣就越濃。因此,教師在出習題時切忌出難題來壓學生,要讓學生能從解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培養學生正確的個性心理特徵

  由於初、高中學習任務、要求的不同,勢必引起學生的不同心理活動。蘇聯心理學家日列維托夫說:“人的心理活動可分為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個性心理特徵三種形態,心理過程是不斷變化著的、暫時性的。個性心理特徵是穩固的,而心理狀態,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因此,學生的消極心理狀態是可以捕捉和把握的,同時,又是可以矯正的。高一學生中常見的消極心理狀態有以下幾種:

  ①自我陶醉型。中考成績較優,自認為可鬆一口氣,不瞭解高中學習目標上的高要求而盲目樂觀。碰壁後常常怨天尤人;

  ②自我放鬆型。認為自己的志向與化學無緣即所謂的將來選擇文科,因此放鬆學習;

  ③自暴自棄型。考試不理想,產生畏、難、厭學心理,因此破罐破摔;

  凡此等等心理狀態,不加疏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初、高中銜接便成問題。因此,教師應在化學教學中堅持長期不懈地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和心理矯正,開闢適合於學生心理髮展的教學環境。

  總之,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既是知識的銜接,又是教法、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師生情感的銜接,只有綜合考慮學生實情、課標、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較完善的措施。

  二

  一、初、高中教材中知識的繼承和銜接

  1.九年級教材中出現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但做要求的內容: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同素異形體;3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結構;4兩性化合物及典型兩性氧化物。

  此部分內容集中在高一年級教材的第五章,在講授該章內容時,應注意加以補充,以免讓學生出現知識的空白點。

  2.高一年級時需對初中某些知識加深、完善。1氧化――還原反應 初中化學只從得、失氧觀點簡單地介紹有關氧化――還原反應,高一化學則從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觀點即從本質上來介紹氧化――還原及應及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2結構理論的初步知識:①九年級化學只舉例介紹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情況,高一化學介紹了核外電子排布的三條規律,給出了l―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②九年級化學只列舉有關“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簡單例子,高一化學則在此基礎上介紹了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原子晶體的概念結構特徵和物理性質等。

  由上可知,高一化學教材中對於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較初中化學更為完善、更為嚴密,也更兼顧科學性和學生的可接受性。

  3.有關化學計算內容及方法的繼承。l有關溶解度的計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解度三者之間的換算。但溫度改變,溶解結晶問題的計算是中學化學計算中的一個較為重要的型別,也是高考中常見的考點。在高一年級時要適當補充。2“量差”法的應用。此法在中學基礎計算中應用較廣,初中階段不要求學生掌握該法,在高一化學要結合有關新課內容補充講解並使學生逐步掌握。

  4.實驗室製取常見氣體。初中已學過O2、H2、CO2氣體的實驗室製法,並分別介紹其反應方程式,使用儀器裝置等內容。高一化學要結合CL2、HCl、SO2、NH3等氣體的實驗室製法從反應原理、反應裝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項等四個方面對此加以歸納,並將之擴大為學習氣體制法的一般方法。

  初、高中教材銜接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尺度,通過相關知識的銜接要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準確理解初中化學知識,要力求做到對今後學習化學有所幫助。

  二、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由於受到初中生知識水平及初中化學作為入門學科的限制,較多地採用灌輸式的講解方法。進入高中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是從“經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採取啟發式,啟發、激發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為了能順利地開展高一年級的教學工作,教師應:

  1.通覽教材、新課標。教師要熟悉初、高中教材,要研究新課標中對各部分知識的要求情況。確定新學年開始的教學內容及訂出教學計劃,使得所教學的內容有利於高中化學的學習,有利於初、高中的銜接。

  2.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教師對高一新生的中考情況要進行認真分析,對中考中與高中學習密切相關的內容的掌握情況要心中有數,以便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另外,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志向。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學生受家長、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多數學生有了一定的理想和抱負,作為一名教師,正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有責任、有義務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次,仔細觀察學生行為,瞭解學生性格特徵。第三,瞭解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對腦子靈、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適當增加其難度,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開發學生智力。

  3.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科素養。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表、演示實驗、教學模型等直觀材料,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經濟有著重要的聯絡,以此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講授《鹵素》時,可介紹氯氟烴對臭氧層的破壞原理等,讓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學好化學就必須有腳踏實地、勤奮苦讀的態度。

  4.良好習慣的養成,能力的培養應自高一始。良好習慣的養成可使學生受益終生,高一時要注意學生閱讀習慣、作業規範、實驗規範等的教育和養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養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的不同教學內容擔負著培養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

  三、學習方法的銜接

  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新的要求。高一年級的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

  課堂上教學生學會某些知識,是為了課外學生會學更多的知識。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應結合課本各種內容給學生各種知識的具體指導。

  古人說:授人以魚,只備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生受用。教學生如何學習,使學生能有效、正確地進行各種知識及技能的學習是授人以漁之舉。

  以上有關高一化學與初中教學各方面的銜接問題,應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其內在聯絡,特別是要寓學習方法指導於課堂教學中,能力培養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

  三

  高一新生從初中升入高中,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知識容量、內容體系各方面都存在一個從量到質的飛躍,產生了化學學習上的不適應,由此帶來了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

  一、初高中教材的對比分析

  初中化學課程是糅合在自然科學內容中,教學對初中化學知識主要是常識性介紹,並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社會相聯絡,圖文並茂,可看性強,並設立了很多探究性內容,在某個知識點的理解上更易被學生接受。但由於初中化學內容的侷限性,使化學知識無法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每一部分知識只介紹其中一個點或很少一部分,知識間聯絡少。而這部分內容在高中化學教材中一開始就直接提到要直接應用的知識。高中教材站在了高起點,而初中教材沒有為這個高起點搭起必要的基礎。我校使用的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一冊內容就集中了大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對這一部分知識的理解,課本設計大量的探究性實驗去認識掌握物質的性質,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學生碰到問題主動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這都是科學的方法。在新生還不具備化學思維去看清問題的時候,高密度、大容量的知識會使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顯得力不從心。甚至在高一階段為趕教學進度,學生根本沒有實驗的時間,也就沒有機會體會到化學實驗探究帶來的成功感。相反由於所學知識內容太多、容量太大,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不能有效提高學習成績而失去了學習化學興趣,這真是適得其反了。

  二、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中出現的問題

  1、高一新生化學認知問題按照教學安排,開學後我們先對新生進行化學摸底測驗,通過對學生答卷情況分析,主要暴露出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化學用語不規範。具體有不清楚一些離子所帶正負電荷數,一些元素所呈現化合價不甚明瞭,進而體現在不能用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原則正確書寫分子式。比如氯化銀的化學式寫成AgCI2;“氨”和“銨”區分不清等。第二,寫化學方程式感到困難。有的沒有配平方程式,不註明沉澱、氣體符號,反應條件不清等是較為普遍現象,而且不能根據一些物質間的變化規律,從已知的反應物出發,寫出生成物,也不會運用已學過的反應規律去判斷一些物質間是否能反應。

  這方面典型的錯誤有:Fe與HC1溶液反應結果生成F~C13;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澱生成等。第三,化學計算是最大難題。大部分學生面對化學計算題覺得無從下手,不會運用化學知識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不能把題幹中已知條件和資料建立起正確的定量關係或比例關係,計算題的解題過程沒有計算格式和步驟。

  2、高一新生的學習方法問題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因為所學內容簡單,所教內容又少,課堂上對所教內容的反覆次數多,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理解,去練習,再通過教師對知識的歸納,學生很容易掌握化學知識,學生在學習主動性上的欠缺和思維上的惰性、依賴性,不會對學習造成多大障礙。而進入高中課堂,所學知識內容一下子增多又密集,知識容量增大,教學安排又很緊湊,上課時學生稍有走神就會遺漏相關重要內容,且新生大多不習慣記課堂筆記,即使對教材中一些內容所作的拓展和補充,他們也只是聽聽過,不做必要的摘記或註腳,這樣在課後對本堂課所教內容就有大量遺忘了。而現行的新教材文字又極其精練,學生極不可能通過課餘自己看書達到彌補課堂聽課和筆記的損失,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很多學生覺得沒學到什麼知識,產生消極情緒。

  三、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的對策

  1、“循序漸進”,安排銜接教學教學中要有計劃的補足初中教學中沒有安排,而在高中化學中常需要應用的知識點和一些基本化學理論。主要包括這樣幾方面內容:一是化學用語部分,要強調規範化,特別對一些常見元素化合價要交代清楚,以達到能正確書寫分子式。二是整理歸納各類物質的基本性質,梳理各類物質問的轉化關係,能根據一些反應規律,書寫各類物質相互間基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進行適量的練習訓練。三是在新生中特別薄弱的化學計算問題上,如溶解度與溶液百分比濃度的計算,運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過量問題計算,以及在具體計算時差量法、平均式量法等這部分初中化學沒有涉及到的基本計算方法的運用。當然計算能力的提高並非短時間能達到,需要在平時教學中時時滲透,重點抓三方面問題:第一,解決計算問題的基本思路:第二,解題的規範化;第三,計算方法的準確應用。主要落實在物質的量計算,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多步反應中找關係的計算,有關過量問題的計算等。通過時時滲透,長期練習,以提高基本計算能力。

  2、培養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在入學第一課講解初高中化學內容的區別闡明學習方法的差異,如知識總量增加,學科邏輯性增強,對學生的推理能力、表達能力、計算能力、記憶力及資訊遷移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因此要指導學生建立學習常規,如:課前預習,上課專注聽講,做課堂筆記,課後及時做學習小結,獨立完成作業,篩選習題中出錯率比較高的題目或試卷中經典試題抄寫在練習本上以建立錯題本等。

  3、注意保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儘管教材編排內容多、容量大,但教學進度寧可慢些,要讓學生適應高中化學內容和教學過程。

  另外在習題的選擇上應自選、自排、自編習題,控制作業難度,使其能充分顧及大部分學生的解題感受,與高一新生能力相適應,並注意探究能力培養和學習方法的調整,創造條件讓學生學得生動、主動。

初高中化學銜接講座
初高中化學實驗儀器及藥品
相關知識
初高中化學銜接畢業論文
初高中化學銜接論文
初高中化學銜接講座
初高中數學銜接方法
初高中數學銜接知識歸納有哪些
淺談化學教育畢業論文
化學教育畢業論文
化學本科畢業論文
化學碩士畢業論文
化學實驗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