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四要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太極拳被稱之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後對世界的第五大發明,被稱之為中國的國拳,也被世界人民尊稱為哲拳。太極拳作為現代社會人們健身、休閒、娛樂的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藝術。 那你知道太極拳右哪四要素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輕

  拳論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初練者雖說不容易做到輕靈,但必須從輕字入手,日久功深,自然水到渠成。應當從越輕越好的輕字上下工夫,才能達到拳論上所講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高度敏感。

  太極拳運動非常的完美,因此,在練習中一定要學會輕靈,練好輕是為以後練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2、慢

  初學時,一定要先慢,不要急於練成,在慢練中掌握太極拳的精神要領,招葫蘆畫瓢,把外形擺好。

  太極拳的動作比一般武術動作都要慢,尤其是在初練階段,更須求慢。慢練適宜於體弱之人,慢練可以促使你把架子中的各處勁道摸清弄準,越練越靈敏,並可保持動作上的勻速。

  3、勻

  練太極拳,無論快與慢,都應保持相對恆定的速度來完成整個動作過程,這就是所說的“勻”。練“勻”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每次出手都應把動作的過程看成是無數個點的銜接,而不要把他看成是隻有起止兩個點的樣子。

  這樣就能使我們的動作在無形中產生按點運氣的意識。久練成習,出手的動作也就自然能在任何速度下,都不會失去應有的勻速了,這樣就能避免動作上的浮華之弊。

  4、圓

  圓是中國的象徵美,太極拳作為我國傳統的武術,必將圓融合進來,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是在大大小小不同的圓裡完成的。

  在太極拳裡,任何一個動作都應走圓弧線,而不是走直線。這是區分真假太極拳的分水嶺。即使一個很細小的動作,都應保持應有的圓弧線。在動靜轉變的迴圈往復過程中,都是以圓弧動作為階梯,俗稱劃圓、滾圓、腳下走圓。

  習練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姿勢中正保持平衡

  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澄甫要求習拳者“身軀宜中正而不倚,脊樑與尾閭宜垂直而不偏。”古書有傳,拳術精湛者頭頂碗水、書本而不震盪濺出和翻落。說明姿勢中正的習拳者能始終保身軀平衡,久而久之,任憑風吹雨打,也不前俯後仰、東搖西擺。

  動作緩慢謹慎小心

  楊澄甫又說:“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故架子愈慢愈好。”說的是太極拳緩慢的特點,也道出了防跌的功能。

  太極拳動作如同抽絲,行不如同貓行,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久而久之,習拳者自然而然會養生謹慎小心的良好習慣。

  如遇危急也不慌張、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習慣,行路處事也就輕盈自如,不易跌倒。

  虛實相間和諧平衡

  楊澄甫特別強調“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正如人的走路,左腳實則右腳虛,右腳實則左腳虛。一前一後、一虛一實,邁步前進。習拳者久經鍛鍊,更能應付緊急。

  如前腳踩於香蕉皮,必然打滑虛空,後腳坐實,就如樹根緊扎大地不為所倒。再有,久練太極拳者拳架特低,根據物理重心低則穩,就更不易摔跌了。

  太極拳是中老年人養生的最佳運動,老年人練太極拳不僅能預防老年疾病,太極拳還能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樂趣。

 

太極拳如何練出功力
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以丹田為核心
相關知識
太極拳四要素
練習楊式太極拳的要素
陳氏太極拳精要十八式動作圖解
太極拳四大勁源淺析
打太極拳不要主動
太極拳三要訣
太極拳四兩撥千斤有什麼含義
太極拳的要論和總體特點有哪些
練習太極拳需要掌握哪些理論
練習太極拳需要掌握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