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點是技擊的上乘功夫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1日

  什麼是太極點?簡單解釋是接觸部位上的功夫。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一下關於:。

  

  二人較技,雙方接觸後方可實施對對方的打擊。經常以力勝人者,或雙肩靈活者,雙手齊進制服對方,看了有撕皮擄肉強硬以力勝人的感覺,不是先輩說的那種傳統太極拳所指的“用意不是用勁”***李亦畲五之訣之“心靜”,《太極拳譜》64頁***,“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武禹襄《十三勢行功心解》***。寧波有一位年輕的太極拳愛好者與我有書信往來,要求學習自然太極拳。後來,他來了一封信,信中說他到杭州看了全國推手比賽,比賽中看不到書中說的“輕靈”“用意不用勁”和陰陽變化等內功反映,只是雙方用力推搡。信中說,這種推手他們一幫小青年都會,不學了。從此,再沒有他的資訊。

  在教學中,我不教推手。本著楊禹廷老爺子的話:“太極功夫在拳裡,把拳練出來,推手功夫就有了。”咱這拳就是一陰一陽兩個動作。楊式太極拳家楊振基先生的名言:“推手推不出功夫,太極功夫在拳理。”我的《自然太極拳》一書中有“技擊篇”,僅僅講了拳理,不教推手、技擊。一月月,一年年,一批批學員來了去了,只是精心說拳,指導內功修煉,不說推手、技擊。幾年下來,年輕學員要求學習推手,所以教學課程中增添了推手教學。

  在傳統太極拳修煉中,放鬆身心是最難的課程。練拳,按規矩練拳,可以求得放鬆身心,以實現內功開發。自然太極拳的理念是和諧太極、以文會友、忠實繼承、科學發展。練拳三要素是自然、減法、被動。要逐步達到鬆、空、虛、無的狀態,進行內功的修道和開發。教授推手也不能離開這些最根本的原則。我們教授推手,取“揉手”稱謂。



 

  為什麼將推手改稱揉手呢?已故楊式太極拳家汪永泉在他的著作《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中,關於推手一節裡寫道:“揉手又名推手,為避免因‘推手’而產生猛推硬搡之誤解,故在此用前人揉手之稱謂。”在揉手教學中產生良好的效果,不是用力推,而輕輕地、用意不用勁地揉。陳式太極拳理論家陳鑫先生有36病手之作,第十八病手是“推”***《太極拳譜》第331頁***。揉手教學一定注重腳是根,手腳結合四梢空,陰陽變動的虛實腳,虛實手的不斷提示。通過揉手教學,學員在實踐活動中,漸漸地注意太極點在揉挽活動中的應用。學員以雙手撲到我胸前,我以食指往對方一隻前臂上一點,人歪了,站不住了,跌出去了,嘖嘖稱奇。於是,我向學員們介紹“點”在揉手實踐中的應用。

  關於太極點的功夫,本人在北京於2001年出版的《太極解祕十三篇》中,對此說理清楚明白。2008年1月,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太極解祕十三篇》,此書第七篇有“太極拳學修煉篇”。篇內有“在什麼狀態中有‘點’”“科學的太極拳學”“如何修煉太極點”等篇章。我詳細介紹了太極點的產生、發展和實戰應用,同時也在不同課堂上講述了太極技擊最小單位的點。首次講太極拳的點,是2004年11月,首次赴香港講學,在理工學院大禮堂,面對一千三百多位聽眾,第一次詳盡講述了太極點的存在和運用。以後.我在內地不斷舉辦自然太極拳研修班,不斷地介紹太極點。2013年5月,博武網在京舉辦高階研修班,班上主要課程是講述太極點應用。學員向我撲去,我不慌不忙等對方似挨非挨之時,對方站在我面前晃動身軀,後腳起來了進不去。一位學員雙掌推在我胸前,只見我右手以一個食指點在前臂上,對方即向左歪去,摔出幾米開外。大家對太極點技藝十分震驚,十分喜愛,強烈要求掌握這門技藝。

  經介紹,太極點的應用和威力被大家所認識和了解。那麼,怎樣才能練出太極點功夫呢?首先是練拳。怎麼練?按規矩練。練拳時,先要在思想上解決,認識到太極是什麼,什麼是太極拳。循規蹈矩練拳,通過練拳開悟。練拳是修煉,修身、修心、修道,進而探索太極大道。從練拳中體驗到的技擊,比練拳難的多,因為是兩個人在練一個式、一個動作。這個雙人動作,是悟道的體驗。兩個人在做一個動作時,一位失去重心跌落出去。對方的跌出,是己方的下意識反應。在雙方的接觸部位,是最小單位***不是勁力***在接觸中使對方雙腳失去重心,歪到了,跌落出去了。原來,在接觸中,瞬間自己失控了,沒有重心了,不能自主只能聽從對方的擺佈。這個擺佈不是一個身形,一隻臂的力量;也不是隻在接觸部位一個小小的動作,對方跌出去了。這是太極點的威力。

  如何把握使用太極點呢?練拳!從拳裡開發自身的內功,也就是身體裡的能量。怎麼開發?鬆著練,周身放鬆不掛力,正能量出來了。

  自然太極拳修煉,內求肌肉鬆,肌群間鬆,肌肉上骨骼接觸部位鬆,筋骨鬆,大小關節鬆,關鍵是心神意氣鬆。心神意氣鬆不下來,談放鬆其他部位是沒意義的。

  太極點的應用,周身上下不能接力。太極點功夫,是周身內外,上下放鬆的結晶。

  聽聽先輩對鬆、空、虛、無、內功是怎麼說的。

  陳長興:“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而勁歸於一。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內有臟腑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而為一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

  王宗嶽:“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本是捨己從人。”

  武禹襄:“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陳鑫:“妙手空空。……妙手一著一太極。”

  體驗:

  上下一條線,腳下陰陽變,

  頭上虛靈頂,妙手空鬆轉。

  四梢空接手,接手點中走。

  接虛不接實,打虛不打實。

  接點不接面,打點不打面。

  對方雙手進攻急,半邊身子虛。

  接手分清你和我,你和對方之間不混合。

  以上修煉之道,有可能進入“太極門”。進入太極門之後,開悟了,靈性告訴你藝無止境,還要進一步悟道,徹悟。李道子***唐代***一句修道的話:“無形無象,全體透空。”太極內涵高深,所以修煉太極內功勿急,不是三年兩載便成為大師。學多久呢?聽聽先賢如何說的:“小成則三年,大成則九年……抑至九年之後,自然欲罷不能,蒸蒸曰上,終身無往足之地矣!”

  先輩太極拳學者的太極拳大視野,我們後輩不可及也。他們的心胸寬大,無比深厚,他們的情懷大公無私。又說:“太極十年不出門。”我們為什麼還要急急忙忙,用力去推手呢?

  在結束些文前,再看清代李亦畲,他學習了多少時間?李亦畲說:“自咸豐癸丑時年二十餘,始從母舅學習此技。口授指示,不遺餘力。奈予質最魯,二十餘年來,僅得皮毛。竊意其中更有精巧。……光緒辛已中秋念六日。”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學了二十多年。

 

鬆肩墜肘與沉肩墜肘
太極拳能否自衛搏擊
相關知識
太極點是技擊的上乘功夫
太極拳在技擊中的應用
太極格鬥技術的特點
太極拳是慢練的
論太極拳之技擊
太極拳是心意的鍛鍊
太極拳之技擊作用
太極推手技擊概述
陳氏太極拳纏絲勁的減肥功效
太極拳技擊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