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抗挫折能力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高校大學生是現代教育的主體,但是他們的抗挫折能力令人堪憂。家庭、社會、感情、生活、學業是他們產生挫折感的主要成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校大學生抗挫折能力分析》

  摘要:高校大學生是現代教育的主體,但是他們的抗挫折能力令人堪憂。家庭、社會、感情、生活、學業是他們產生挫折感的主要成因,針對這些成因,可以從家庭教育、社會需求、學校管理以及學生個人方面著手建立四位一體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大學生;抗挫折能力;四位一體

  作者簡介:王佳浚***1986-***,女,山東威海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助教;郎涵光***1982-***,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材料學院,助教。***山東 威海 264209***

  “90後”是現代大學生的主體,近年來,由於社會大環境的變化,他們面臨著來自自身、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產生挫折感,而承受挫折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偏向採取極端手段釋放這種壓力,進而引發各種悲劇。基於此,通過調查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2012級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可以瞭解高校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現狀以及成因,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現狀分析

  本研究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瞭解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2012級大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本次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2000份,回收問卷1563份,回收比例為78.15%,調查物件涉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的多個院系,包括汽車學院、資訊學院、海洋學院、計算機學院、船舶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等。其中女生422人,所佔比例為27%,男生1141人,所佔比例為73%,男生比例明顯高於女生,主要原因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以理工科為主。[1]本研究的調查物件是2012級高校大學生,作為“90後”,他們的成長環境被各種“誘惑”包圍,他們追求的是獨立與開放,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學習成績令人擔憂。

  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被調查群體面對挫折仍保持相對樂觀的心態,接近58%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大一階段遭受的挫折不多,25%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大一階段遭受的挫折非常多。

  1.被調查群體遭受的挫折來源呈現多元化

  問卷調查顯示,情感、生活、學習、家庭、社會五大因素不同程度的影響他們的成長***見圖1***。尤其是學業方面成為他們現階段遭遇挫折的主要來源,面對學習不及格,61%的學生認為自己可以應付,31%的學生表示很擔心,這說明絕大多數同學面對挫折可以保持樂觀的心態***見圖2***。

  2.多數被調查群體面對挫折採取自我疏導的方式[1]

  被調查群體中近60%的學生認為面對挫折,可以自我排解、自我疏導,僅有4.93%的學生會逃避挫折,2.3%的學生會不知所措,32.5%的學生會找他人傾訴。可以看出,雖然“90後”大學生面對各種壓力,承受各種挫折,但是他們還是願意直面挫折,並能通過自身努力解決面對的困難,而不是一味的依賴別人。

  3.被調查群體面對挫折,傾訴的物件呈現多樣化特徵[1]

  據調查顯示,面對挫折,除了自我疏導外,近32.5%的學生會傾向於找他人傾訴,其中,63.92%的學生會選擇向周圍同學傾訴,19.51%的學生會傾向於向自己的父母及家人吐露,還有12.41%的學生利用網路等新的媒介方式進行自我調適,僅有2.88%的學生會選擇向師長傾訴自己面對的困境。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2012級新生比較傾向於和自己的同齡進行溝通與交流,相對而言,家長以及師長與他們之間溝通很少,這也造成師生之間、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矛盾與摩擦。

  二、大學生產生挫折感的成因分析

  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的快速變革使得“90後”大學生面對著來自家庭、社會、感情、生活、學業等各方面的壓力,壓力的範圍更廣、型別更復雜,這使得他們更容易產生挫折感。本文根據被調查群體遭受挫折的來源進行成因分析,發現產生挫折感的原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因素[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導師,家庭教育是影響青年學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因素。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2012級學生中獨生子女居多,他們一方面承受來自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據調查顯示,58.61%的學生認為父母的期望對自己造成一定的壓力;另一方面父母從小給予他們良好的家庭經濟條件,生活中儘量幫助孩子解決各種困難,使得青年學生喪失了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再加上剛剛升入大學,很多青年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面對新的學校、新的同學、新的環境,他們的孤獨感油然而生,許多性格相對內向的同學因此陷入挫折的困境。

  2.社會因素[2]

  隨著中國開放力度的加大,各種國外思潮不斷湧入,新的媒介方式的產生,都不同程度的影響著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社會大環境的變化要求他們應具有更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被調查群體中,54.77%的學生在與人相處時表現的很自信,40.63%的學生則認為自己不是特別自信,人際交往能力需要加強。由於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就業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可能會面臨就業挫折,進而引發心理障礙。

  3.感情因素

  青年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臨三種情感關係,即親情、友情、愛情。在家庭因素分析中,父母的高期望是青年學生產生壓力的一個重要來源,對於一些單親家庭或者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承受著給父母提供較好生活的壓力。調查資料顯示,在面對感情挫折時,46.06%的學生會不知所措,在處理戀愛問題時他們面臨較大的壓力。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40.63%的學生會表現的很不自信。

  4.生活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現上漲趨勢,但是隨著中國城鎮化程序的加快,就業市場的供過於求,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青年學生未來將面臨較大的生活壓力,很多家庭困難的學生對未來生活狀態尤其擔憂。75.5%的學生認為生活壓力與挫折之間有關係,僅有22.07%的學生認為兩者沒有關係或者好像沒有關係。

  5.學業因素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但是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強制學習下,對大學學習產生了牴觸情緒,再加上每個學生自身的努力程度不同,多數學生喪失了之前的比較優勢,有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會面臨學業不及格。統計資料顯示,高達92%的被調查群體對學業不及格表示擔心,僅有5.88%的學生面對學業不及格完全不理會。

  三、提高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建議

  綜上分析,儘管被調查群體認為自己面對挫折時可以通過自我疏導或者其他方式緩解壓力,但是他們面臨的壓力型別多樣、範圍廣泛,為了避免各種悲劇的發生,針對此次調查分析,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提高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2012級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建議:

  1.家庭教育方面[3]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目前2012級新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學生的寵溺心理使得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逐漸減弱,學生對父母的依賴心理越來越強,當學生面對逆境、挫折時,一部分心理脆弱的學生傾向於採取極端手段逃避問題;其次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以及從小“包辦式”的管理模式使得家長在做決定時往往一意孤行,不考慮學生自己的意願,這也造成了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隔閡,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離開了父母的管理,自己又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他們往往陷入學習困境,甚至面臨退學的境地。

  2.社會需求方面

  高校承擔的主要任務是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人才,即供給人才,而社會的主要任務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即需求人才。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社會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給予大學生更多的就業保障。

  3.學校管理方面

  首先,應該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機構,對剛進入大學的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及時發現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特殊學生,並加以關注;其次,應充分發揮體育鍛煉在提高大學生抗挫折能力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可以通過團體訓練的方式***如“小雞快成長”、“信任背摔”等小遊戲***,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並使其從小遊戲中領悟大道理;最後,應加強對學生主要幹部的培訓,在班級設立專門的心理委員,建立自下而上的心理諮詢體系,做到“早發現,早解決”。

  4.學生個人方面

  樹立良好的心態,正確面對挫折。凡是進入大學的學生,他們在高中階段基本都是班級的佼佼者,過度自信的心態使得他們認為自己不會面臨挫折、逆境,或者面臨挫折、逆境時自己可以從容應對,但當其遭遇挫折而又無法從容應對時,就會產生挫折感,甚至會引發心理障礙。因此,只有樹立好良好的心態,正確面對挫折,才不至於在挫折到來之時措手不及。

  總之,提高大學生抗挫折能力不是哪一個方面能單獨解決的,需要建立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四位一體的抗挫折能力的長效機制。[3]

  參考文獻:

  [1]曹勇,等.重慶地區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調查分析[J].傳承,2009,***4***.

  [2]劉樹霞.關於當代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J].教學園地,2009,***11***.

  [3]譚立滿.淺談高校新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2006,***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大學生心理疏導與調適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心理抗挫折能力論文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論文
論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論文格式範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論文
論音樂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
淺論音樂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論文
關於大學生心理特點分析的論文
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因素的論文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