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裡養殖創業例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創業要想創業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堅持到底。看看那些在農村創業的例項,感受他們勇於創業的精神,激勵自己的鬥志,堅定創業的信念。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90後大學生放棄深造回鄉養雞3月賣了50萬

  一對90後大學生情侶,一個放棄保研機會,一個放棄留學法國,回到家鄉四川中江縣富興鎮山間的小農場裡養雞。兩人共投資50多萬元,辦起養雞場。他們去年11月開始售賣產品,3個月銷售額已達50多萬元。

  放棄深造機會 攜手回鄉養雞

  在富興鎮,從德中公路下坡走100米左右,這裡便是兩人開設的養雞場。“這些雞已經被別人買下了。”彭雨指著一群正在來回踱步的雞,大約有100只,奇怪的是有一些雞的眼睛前還戴著一個紅色的擋板。“那是給雞戴的眼鏡,因為它們喜歡打架。”

  與土雞做鄰居的是野雞,見到有人進入它們領地,它們當中的一些撲稜撲稜地飛了起來,如果不是上面蓋了一個天網,肯定全部飛出去了。除此之外,雞場裡面還有貴妃雞等,一共有3000多隻,最多的時候飼養了6000多隻,而飼養這些雞的是一對90後的大學生情侶,一個剛畢業,一個還是在校大學生。“我是西南大學動物科學系的學生,去年畢業。她是四川外語學院南譯學法語的,今年六月畢業。”彭雨說,他們倆都是德陽人,是高中同學,為了愛情就都去了重慶上學。為了畢業在一起,自己放棄了保研,而她也放棄了留學法國的機會。“我們班上一共28人,其中有三個人可以去法國留學,其中就有我一個,但是一想到又要分開幾年,雙方都很捨不得,所以商量之後決定回到家鄉養雞,家裡人也很支援,把辛苦攢下給我留學的錢給了我們創業。”戴瀅說,養雞場取名為愛苜生態農場,取自於法語詞Amour,是愛的意思,並且還種了大量苜蓿草,給雞食用。

  克服重重困難 情侶在創業中成長

  據瞭解,彭雨在大學實習期間,就去過農場實習,畢業之後,有農場想聘請他當場長,月薪萬元,並解決住房問題。不過,這個敢想敢闖的男孩決定自己創業。“給別人做不如給自己做,自己創業還比較自由。”

  去年3月,在親人的幫助下,雞場在一片荒草叢中建起來。記者看到,除了他們修建的火磚房子外,周圍還有許多破爛不堪空置的泥土房。誰能想到,一個被家人精心呵護的90後獨生子彭雨曾在這麼破爛的泥土房中住過好幾個月。

  彭雨說,養雞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最開始的那半個月,天天晚上遇上下雨,為防止雞感冒,必須要把雞趕進去,但是沒多久又要跑出來,於是他不得不守在雞舍旁邊,很多時候是通宵。

  女友戴瀅說,在學校日子很逍遙,躺在床上上上網,和朋友逛逛街買衣服,而在這裡要忍著被蚊蟲叮咬,住著破爛的地方,睡不好覺,還要自己煮飯,成天和這些雞打交道,弄得衣服很髒,心理落差真的很大。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年卻讓這兩個90後的獨生子女成長不少。“以前的家務事,她都不會做,現在基本上都會了,也不挑食了。”彭雨不斷地對女友點贊。而彭雨自己也有了更多的擔當,讓他由小鮮肉變成一名事業心強的男生。

  質疑中迎收穫 通過微信談生意

  “最開始我們在這裡開養雞場的時候,也遭到了當地村民的質疑,說這麼年輕的娃娃,還是大學生不去城市找工作,跑到農村養雞,養得來不哦?”不過,八個月的努力證明彭雨能行,由他一個人餵養的第一批雞成功出圈。“我和戴瀅的爸爸用火三輪拉了30個野雞到菜市場去賣,迅速地引起了大家的圍觀。”

  30只雞很快賣完,一共賣出了2000多元錢,這讓彭雨嚐到了收獲的味道。後來,除了賣雞之外,他們也賣雞蛋。兩個月前,由於雞的產蛋量升高,一時又找不到銷路,兩人走上街頭開始賣蛋。

  “他用扁擔挑著裝著雞蛋的籮筐,而我抱著野雞,來到文廟廣場。”兩個年輕人的這身打扮和行頭,迅速引起了廣場上人的注意,有人說,一看就不是農村來的,會不會是騙人的哦。儘管有質疑,但是他們的雞蛋很快就賣了200個。

  因為太年輕,很多商家看到他們第一眼,並不是十分信任,因此目前也只是少量商家願意和他們做生意。“今年我將為一家酒店和四家柴火雞提供產品。”彭雨說,目前,他們最主要是通過微信與商家聯絡,也把雞蛋放在超市展覽,提高知名度。力爭今年銷售額達到200萬元。***據中新社電***

  二

  壓不垮的養雞創業女強人

  2004年,第一次創業不到一年,她遭遇火災,剛剛起步的養雞場化為灰燼,損失近七十萬元。當很多人認為她會從此一蹶不振的時候,她卻借款東山再起,再次將養殖場辦得風風火火。

  禍不單行。2008年,大雪封山,雞蛋滯銷,蛋雞死亡。她又未能倖免,損失三四十萬。再次起航的創業路依然荊棘。

  十年創業,兩次全軍覆沒,並未把這位35歲的女人嚇倒,摔倒後的她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前行。帶領村民致富,讓鄉親們脫貧,是支撐她一路走來的信念。她相信,明天會更好。

  打工“偷師”

  1995年,由於家貧,為尋求更好的生活,16歲的李國會離開家鄉筠連縣高坎鄉紅旗村,與同鄉一起外出打工。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宜賓某餐館當服務員,當時每個月只有160元的收入,但這讓從大山裡走出的李國會頗為欣喜。隨後,她又去過新疆摘棉花、賣衣服,還輾轉到河北等地打工。按照她的話說,只要是一般打工妹所從事過的工種,她基本都做過。但是,一想到貧窮的家鄉,對於出門那天起就暗暗下決心要闖出一番事業的李國會而言,打工不是辦法,創業才是目標。

  一直尋找專案的李國會,在一次偶然回筠連時發現,筠連市場上的雞蛋比樂山市要貴四五毛一斤。原來,當時筠連市場上銷售的雞蛋是從樂山運過來的,由於運輸成本的問題,單價自然要比樂山市場上貴。

  筠連縣高坎鄉可以搞養殖嗎?這個疑問在李國會心中開始生根。1998年,李國會開始到樂山當時比較大的一家蛋雞養殖場打工。在此期間,她對養雞的每個環節認真學習,一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請教養殖場裡的專家,經過三年多的學習,她基本掌握了從選雞苗、飼養、到銷售整個流程的技巧。

  “養殖場裡吃點苦,才能更好的學到東西。”在李國會看來,“偷師”的那段時間會比較累,但是一想到雞蛋這個市場前景較好的專案,她總是能堅持下來。這一學,就是三年。

  一場大火

  2003年,李國會和丈夫回到筠連縣高坎鄉,準備在這裡開辦養殖場。當時,他們的存款只有4.6萬元,連修廠房的的資金都不夠。遂向親友借款,廠房建設之初,打地基、搬磚頭、扛水泥等活路,李國會都要和丈夫親力親為。

  2004年,高坎鄉鴻運養雞場成立,隨後李國會一次性購買了5000個蛋雞,修廠房、買蛋雞、購雞籠,一共花了25萬元,其中二十餘萬元全部來自借款。李國會本想大幹一場,早日將借款還清,一開始的時候也還順利,第一個月就掙了幾萬元。但是,一場大火將她打回了“原形”。

  2004年,由於管理不當,一場大火將李國會的養殖場付之一炬,加上蛋雞和雞蛋,損失約七十萬元,所幸的是,並未造成人員受傷。當時,李國會和丈夫在宜賓跑銷售,等回到養殖場時,看到苦苦經營的希望瞬間化為灰燼,她心疼極了。看到眼前的一切,李國會的丈夫一下子暈在方向盤上,她的母親抱著她失聲痛哭,倔強的李國會強忍淚水,心裡一直不斷的在提醒自己,不能倒下。

  現在回想起來,李國會說,如果只為自己著想的話,她完全可以和丈夫回到樂山打工還債。但是,一想到村民們沒有脫貧的技能,她就堅持了下來。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大家走出困境,走向希望。在大多數人以為她從此倒下的時候,李國會選擇了堅持。

  一場大雪

  2005年,李國會再次借款創業。這一次,就像回到了原點一樣,她購買了5000個蛋雞,經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她再一次獲得了成功。不少村民看到她的成功後,紛紛開始和她合作,也搞起了養殖。

  2006年,李國會一次性購買了一萬隻蛋雞,由於市場好,一度還達到了供不應求的狀態。2007年,李國會再次購買8000只蛋雞。此時,她的養殖場已經達到了2.8萬隻蛋雞的規模。以1萬隻蛋雞每天生9700個雞蛋計算,除去所有開支,1個雞蛋有0.2到0.4元的純利潤,最高值的時候可以到到0.5元的利潤。一個月的利潤有七八萬元。

  按照這個節奏,一年的時間,李國會就能還清債務。沒想到,一場大雪,再次將她的夢打碎。

  2008年,筠連降雪時間比往年都長,大雪封山,李國會的數萬只雞蛋無法銷售出去,加之天寒,不少蛋雞相繼病死。這一次,她損失了三四十萬。面對這樣的失敗,她再次選擇堅強。

  領路致富

  2009年,李國會選擇了第三次創業,並獲得了成功。村民們看到了李國會的成功,有12戶村民參加了她組織的免費培訓,一個多月後,李國會還幫村民把雞苗訂好。當時,她給村民一隻雞墊了10多塊錢。

  高坎鄉紅旗村村民李永才說,李國會的養殖技術和當地的養雞技術不一樣,她的養雞技術是科學性的養雞。小雞出殼以後要給它育苗,還要注射疫苗。過去養雞,長到一斤到兩斤左右就會死,村民們現在用她教的技術,小雞的成活率提高了不少。

  除了將技術毫不吝嗇的傳授給了當地村民,在資金、營銷上,李國會也給予了當地百姓極大地幫助。在公司的帶領下,以村民入股的方式統一餵養、統一入股、統一銷售、入股分紅。

  同時,不少村民還在李國會的養殖場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餵雞、打掃雞棚,工作時間5個小時左右,每月的工資1600元還包吃住。在掙錢的同時,還可以照顧家裡,這比在外打工強多了。

  2012年,李國會和朋友合資註冊了騰龍養殖有限責任公司,事業的發展開始大步向前。目前,她養殖蛋雞規模達到了三萬只,帶領村民養殖蛋雞約為十萬只。去年,她的雞蛋銷售達到了180萬元。

  今年已經有不少村民打電話告知她,過年就結束打工生活,回鄉跟著李國會搞蛋雞養殖。

在農村養殖創業致富故事
在農村裡創業典範故事
相關知識
在農村裡養殖創業例項
2016農村養殖專案_適合在農村做養殖創業的專案
回到農村做養殖創業事蹟
農業養殖創業例項
返鄉農民養殖創業例項
在農村的投資創業好專案
在農村一萬元創業好點子
在農村的加工創業好點子
在農村的投資創業好點子
在農村的萬元創業好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