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文章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活著是一場修行,懂得的哲理越多,越能看淡人生的事情,越能過得自在,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美容與美心

  文/亦珺

  我不喜歡化妝,可我是個愛美的女人,一個特愛臭美 的女人,試想,這人世間的女子只要是正常的,應該沒有那個不愛美吧?!

  身邊的朋友很多都喜歡化妝,有幾個還特別強調說:沒化好妝之前是絕不會出門的,對於她們的這份堅持我還真學不來。我是極少極少化妝的,一是因為脂粉抹在臉上讓我覺得很不舒服,二是好的化妝品都很貴,以我現在的生活水平有點捨不得拿去這麼消費,三是覺得天天化妝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也是很捨不得把這麼些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掉。

  前段時間去市內的一家超市對賬,去的人太多,大家都在等待很是無聊,有幾個剛剛做過美容的女人就開時大談美容經驗與心得。一個花了一萬多去醫院做了鐳射祛斑,臉蛋變得紅潤光潔多了,年輕漂亮了不少;一個花了三萬多去美容館做了藥物祛斑和藥膏修復美容,三十多歲的婦女變得就跟個二十多歲的姑娘似的,很少讓人讚歎和羨慕;還有一個堅持了差不多半年,花了近萬塊去一個老中醫那開方子進行中藥調理,也變嫩了不少。

  聽著看著,我的愛美之心就忍不住蠢蠢欲動,在考慮著我是不是也去美美,到底是去做鐳射祛斑好呢?還是去做藥物藥膏祛斑美容好?抑或也來個中藥調理。

  最後想來想去,覺得與其花那麼多錢去美化臉蛋給別人視覺上的美還不如好好美化美化一下心靈,拿這些錢去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去幫助和關照自己親人。

  女兒喜歡漫畫 ,每期的《知音漫客》和《楓漫畫》都要買,買來看完就拿去與同學和朋友分享,弄得家裡到處都是,我覺這麼期期都買實在是太浪費我的錢,有幾期沒給她買,結果她傷心得不理我。想想,愛看書是好事,雖有點浪費可能讓孩子增長知識增添快樂,還能將這快樂分享給她的同學朋友,幹嘛不滿足她的。

  前段時間,家婆上來玩,說起家事,讓我很是感慨。我孩子的大伯在農村沒什麼收入,又兩個小孩上高中很快就要畢業上大學了,孩子她奶奶說大伯牙齒都掉完了,吃東西很不方便,可為了省錢給孩子讀書都捨不得去鑲一口假牙,還有現在農村人家家家都有小輾米機了,大伯沒有,要去人家家裡輾米很不方便、很沒面子,家婆這麼說讓我覺得不拿出錢去幫他們就好像自己犯了錯似的不舒服。

  昨晚,小弟打電話向我訴苦,說他身體不舒服,說醫生說要他堅持服一段時間的藥,說他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很大,我覺這壓力我做姐姐的也應該幫他分擔一點,不然的話好像太沒人情味了。

  唉!美容,算了吧!再說了,去做個美容花那麼多錢也美不了多久,過上一年兩年或三五年後還不是又回到久模樣,甚至會變得比原來更難看更蒼老也不一定呢。與其花錢去買那一兩年或三、五的好看臉蛋還不如將這錢花到更需要更有意義的地方,好好美化美化自己的心靈,去帶給別人快樂讓自己也因此充實快樂,這樣豈不是更好。

  上個禮拜天 和女兒去圖書館,看到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本散文集,叫《心善,一切皆美》,裡面有一篇文章叫《生命的化妝》,他說他的一個化妝師朋友是這麼說的 “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這樣她的面板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醜不到哪裡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後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這化妝師的話說得多經典啊!

  人活在這世上,要是真的想美,想永遠永遠美下去的最好方法就是 生命的化妝,就是讓自己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美容會讓你美一輩子,甚至更長久。

  :愛若盛開,美景自來

  歲月流轉,季節翩躚,不知不覺間,時光輕盈的腳步,已漫步夏的城池。輕輕的風,掠過流年枝頭,溫柔地撩撥著夏的窗簾。

  天很晴,心很靜。沏一杯柔風的香茗,依著夏日的門檻,以最愜意的姿態,托腮,淡看雲捲雲舒。

  開始漸漸懂得,生命,其實就是一首意味深長的歌謠,就是一首耐人尋味的詩歌。

  人生的美好源自愛,愛若盛開,美景自來。紅塵中,只要有愛經過的地方,相信一定會有一派美景,一縷醇香。

  真的不敢想象,世上若無愛,那整個世界該是怎樣的一片蕭瑟,灰暗和蒼涼?世上若無愛,我們怎麼還能聞得到玫瑰的芬芳,聽得到飛鳥的歡唱?沒有愛的甘露,哪來生命的茁壯成長?

  活著是一場修行,當我們懂得了愛,懂得了慈悲,那麼,我們就可以懷著安暖心情,在流年嫋嫋的風塵中,食紅塵煙火,賞人間百態,享歲月靜好。

  這世界真的需要愛,假如我們深深愛著世界,世界,一定也會深深愛著我們。

  人世間,愛,永不過時,永不遭棄。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愛若在,干戈可以化為玉帛,死水可以重新漣漪,生命可以創造奇蹟;愛若在,快樂和幸福就會擁抱我們,不會與我們擦肩而過。

  如今,每年都有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故事,看著電視畫面上的一個個令我們感動的鏡頭,我們如何能做到無動於衷?從那些優秀人物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人性的善良和光輝,我們還看到了一顆顆金子般的心。他們,應是上天賜給人間的愛的天使。他們,把愛播灑人間,讓愛流傳芳香;他們,把溫馨傳遞,讓愛永不消逝。

  是他們用愛撐起一支長篙,讓愛心之舟永不停航。

  我們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

  也許我們送人一把雨傘,於他她就是一個晴天;也許我們送人一滴清水,於他她就是一片海洋;也許我們送人一縷輕風,於他她就是一個春季;也許我們送人一點溫暖,於他她就是幸福一生。

  雷鋒在世時,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小小螺絲釘,你是否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若我們一路走,一路播種愛,奉獻愛,世界便綠意常在,處處花開。

  愛,可以喚回走失的靈魂,可以讓人出淤泥而不染,可以讓死神望而卻步,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為他人點亮一盞明燈,送去幾許溫暖,為自己的心靈造就一個純淨的世界,幸福他人,愉悅自己。

  日出為了光明,花開為了燦爛,葉落為了繽紛,那麼,我們呢?

  假如,我們能夠領悟雷鋒日記中的那番言語,我們渴望美景常在,我們希望生命有意義,那我們還猶豫什麼呢?還等待什麼呢?不如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讓每一個季節的輪迴中都有愛火燃燒,愛意綿延。你給我滴水,我還予湧泉;你投我桃李,我報予瓊漿;你,裝飾我的窗,我,裝飾你的夢。

  有愛的人吶,請在雨天給沒傘的人撐起一方晴空,請在公車上給老幼婦殘者讓個座,請在需要獻愛心的地方,慷慨解囊,出手援助,請在與人發生意見相左,或有口角摩擦時,懂得選擇換位思考,理解,寬容和忍讓。

  當你走在路上時,請幫忙撿起路上的磚頭,石子,果皮,紙屑……當有人向你問路時,請給他她指引正確的方向。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人生旅途,遇人無數,我們,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讓絲絲縷縷的愛落在每個人的肩頭。

  時光匆匆,歲月似流沙般輕輕滑落,讓我們牢牢記住蕭楚女的一句人生格言: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學會感恩,消除怨恨,我們要懂得博愛和奉獻,許心一抹淡定和從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裝純愛,讓湛藍的天空一直有飄逸的雲彩,讓靜謐的天空永遠有閃爍的星星,讓生命旅途永遠有明麗清新的詩行,讓生命之歌永遠有精彩音符跳躍,讓愛的精靈永遠在生命裡輕舞飛揚。

  任時光荏苒,任風月流轉,一路上只要有愛相隨,縱然雨霧漫天,葉落傾城,我們的眼眸裡,照樣有美景映現,明媚一片。

  愛,是生命的一種懂得。愛,隨心而生,隨心而動,隨心而行。琉璃歲月,相遇是緣,相知是幸,相愛是福。

  人生,若人人有愛,懂得愛,願意播撒愛,那人間一定不再有傷心的雨季。

  佛語: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愛若付出,必有收穫;愛若盛開,美景自來。

  生命的筆,只有蘸上愛的顏料,才會繪出人間最美的絕圖。就讓我們用素手撥開浮華,擷一夕流光,牽一縷真情,從此,心向愛的花海,約會春天,拈花微笑。

  ——文:雨袂獨舞

  :四十以後才明白:早看早醒悟

  四十以後才明白:朋友就像是水中的魚,深水層和淺水層的魚永遠也不會走在一起;窮和富,官和民,草根和顯貴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因為各自對人生的感悟不同,最關鍵是他們對待世界和自然的心不同。即使是富和富,官和官,顯貴和顯貴也不會成為真正的朋友。因為有利益,有分別,有取捨,有輕重,有顧慮,能分出三六九等,塵世利益紛爭之心矇蔽了真情,因此,也不會有真正的情義。

  四十以後才明白:青春年少讓人豔羨,但成熟更顯得韻味深長。 看待女人已不再只是喜歡青春美貌,更看重成熟、安詳、自然和清澈;更看重女人的胸懷、大度、智慧和仁厚;更看重穩重成熟背後的內涵和偶爾的嬌柔。

  四十以後才明白:要真誠感謝守候你一生的人,因為他是你一生的港灣;要微笑面對曾經恨過的人,因為他讓你更加堅強;真誠感謝曾經愛過的人,因為他讓你懂得了愛;要感謝背叛你的人,若不是他,你就不會懂得世界;對你曾偷偷喜歡的人,要真心祝他幸福,因為你喜歡他時也是希望他快樂;對值得信賴的人,要好好與他相處,一生中遇不到幾個真誠的朋友或真正的知己。

  四十以後才明白:男人的情感不喜歡被女人所控制,尤其是不喜歡被功於心計的女人所控制,這不但喪失了自尊,同時也扭曲了靈魂。他們需要平和地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感情沒有高低貴賤,更不需要控制和掌握,感情是自然的隨心流動,刻意地控制和追求都不會有真情真義。塵世的真摯情感,需要心靈的默契,甚至也需要順其自然的心靈交流。

  四十以後才明白:世間的事情既複雜又簡單,你自己簡單,世界就簡單。活得瀟灑、輝煌就要承受痛苦,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或多面性,對和錯有時候真難以說清,你自己喜歡的,很可能正是別人所厭惡和唾棄的。世界和自然不以你自己的意願而發展或毀滅 四十以後才明白:幸福指數,完全取決於心態。成年累月的珍饈美味和觥籌交錯,不一定帶來心靈的舒暢,在應付和虛偽間,最終造成的也許是越來越空虛的心靈,躊躇滿志和萬念俱灰都是人生的悲劇,遠不如平淡如水和肆意逍遙。

  四十以後才明白:在整個生命中,不必擔心多幾個異性知己,那是你人生跌宕的音符和精彩的華章。但對待異性知己,應該多一點關愛,少一點貪婪,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苛求。把情感放置在自由的空間,寬待他人,就是寬待自己;寬待感情,就是寬待心靈。讓彼此都不必承載感情的負累,讓陽光和溫暖始終照耀和撫慰人生的情分。

  四十以後才明白:親情、友情甚至愛情,其實得到的並不是很多。閒暇時靜靜地想一想,活了幾十年,到底有多少個真正靠得住的哥們和知己。別以自己所謂的地位,或者官職所能掌控的角度去看待和區分朋友,這些所謂的朋友也許是最不可靠的‘朋友’!除了工作,人還有更加廣闊的生活空間,工作和職位不是人生的惟一。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也許想過之後,連一個知己都沒有,心靈是何等地淒涼。應該常常反思自己,對待別人是真的好嗎?寬容一些、大度一些、仁愛一些吧,真情換真情,這才是為人的根本。

  四十以後才明白:老婆或者是老公,早已看似平淡無奇,甚至難以忍受。但是歲月早已將彼此融合到一起。即使再艱難,再難以容忍,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在一起的時候也許不會珍惜,假如分別,就會發覺難捨難離。

  四十以後才明白:當初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溺愛,不但使我們本身成為一種負累,也使孩子遲遲挺不起生活的脊樑。小的時候,怕他們吃苦,怕他們受罪、怕他們風吹雨淋、怕他們……有太多的怕。待他們長大後,我們卻仍然要為我們當初的怕擔負深深地悲愁和痛楚,誰之過?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話一點都沒錯。

  四十以後才明白:我們誰也贏不了和時間的比賽,‘人生苦短’,不是一句空泛的話,對於四十多歲的人來說,感觸頗多。平和淡然地面對一切,活出自我,活出自信,該想的就想,該做的就做,愛你自己,更要愛他人。不論何時何地,要特別珍惜緣分,不論是你生命的過客,還是長久的知己,都是一生精彩的回憶。‘人海中難得有幾個真正的朋友,這份情請你不要不在乎’!別等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才翻起終生的遺憾和悔恨的記憶。

  

哲理文章賞析
哲理文章精美文章
相關知識
哲理文章欣賞
經典哲理文章欣賞
精彩哲理文章欣賞
精彩哲理文章欣賞
哲理性勵志的文章欣賞3篇
哲理性的勵志文章欣賞3篇
勵志生哲理文章心靈雞湯短文欣賞
哲理文章賞析
人生哲理文章賞析
精美哲理文章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