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師教學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教學出現了“個性化教學”一說,即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制定特有的學習方案,因材施教,能幫助學生有效的解決學習難點。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本學期我任教高三年12和13這兩個文科班,首次接觸畢業班的教學工作.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回顧本學期高三地理教學工作,心中有許多感慨,一年來的教學實踐讓我受益匪淺,讓我也成長了許多,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教學方面。

  1、備課: 為了把課備的更全面,更深入,每節課我都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教參上的,網上的。綜合教材,資料,練習以及高考資訊來備課;充分考慮學情、研究學生各階段的學習狀態,課前利用各種空餘時間找學生談話瞭解他們各階段的學習狀況,讓學生對前面的課堂教學進行反饋,如知識點是否講清楚,哪些內容還需要補充,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講學生更容易理解等等。

  2、上課:抓住學生精力最集中的時間和學生一起把課本的知識重點學完,把難點剖析清楚。及時把重點、難點鞏固,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指導學生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在處理一些空間性強、理論性強、區域性強或綜合性強的知識點時,我經常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地理教學難點,注重多媒體技術與地理教學的整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三複習課的每節課容量都是很大的,涉及的難點和重點也是非常多的,從我的角度而言,我總是強調:講清楚、說明白,注重條理、高度概括總結。並及時通過課堂練習加以鞏固和掌握。

  3、作業批改 :堅持全批全改,通過作業、練習的批改,尋找學生的知識缺漏,經常利用課間操、下課期間、自習課等課餘時間及時找學生面批,及時反饋並加以輔導。這樣不斷髮現問題,又不斷反饋給學生改正,使得教學過程逐漸步入一個良性迴圈的軌道。每課都有作業,每星期都有練習卷,並且及時進行批改,及時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實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在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方面,我和楊志川老師分工出了幾組選擇題專練和綜合題專練,一週練一組選擇題和一道綜合題,讓學生在課後研究探討,然後利用課前幾分鐘或自習課講解。

  4、輔導:對於文科生而言,地理在政史地三科中是最難的,很難得分,部分文科生對學習偏重理科性質的地理感到確實困難,因此大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有相當的恐懼心理特別是女生。鑑於此,我就利用各種途徑加強對學生心理舒導,使他們樹立信心,消除恐懼,如多找學生談心,拉近師生距離,對於地理學科薄弱的同學更是多表揚,多鼓勵,利用他們桌上的書或礦泉水瓶作為道具來分析題目,讓他們覺得地理知識就在生活中,沒那麼陌生,沒那麼難。

  在下班輔導期間,特別觀察差生做作業的過程,及時給予輔導。結合每個學生的知識缺漏,精選輔導材料,對於優生,則不定期給他們各省市最新模擬題,並精選後組卷讓他們練習,講評提升。

  二、自身學習方面

  1、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參加暑期的《中學初級教師崗位》培訓和泉州市《高中畢業班地理新課程》培訓,並積極進行自我研修,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精神,增強專業技能,拓展專業知識,因此在學校獲得教師技能競賽一等獎。

  2、關注資訊,把握走向。今年是福建省自己命題,為了及時獲取高考資訊,瞭解高考動態,參考課改較早的上東,海南、寧夏等名校的教學試題,並著重參考省內廈門、三明、福州、龍巖等市質檢的考卷,通過看題做題、研究題型,加強對高考走向的把握和理解,並和楊志川老師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歸納複習提綱、選擇專練、綜合題專練,建立本校題庫。

  3、通過學習經常反思分析新課程改革的感受和心得,不斷地推動自身思想觀念轉變,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力求每堂課、每份練習的講解更加有效,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同時 ,我還積極參加校內外教研活動,如在二中參加市質檢、省質檢的評卷中,經常與王玉蘭等老教師聯絡,探討有關教學的問題。虛心向老教師求教,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4、為了完善自己,我去年申請擔任班主任,學校本學期安排我見習培訓,我邀請了班主任經驗豐富的謝立炳老師作為我的指導老師,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對班級的日常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困生的教育轉化等方面有了系統瞭解。我相信這將對我未來的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讓我收穫頗多,業務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任教班級在省質檢和市質檢取得較好成績,高考成績還沒出來,但我堅信他們會取得理想的成績。對我而言,這一年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學習的機會,不管是日常教學還是育人,我都力求做到盡心盡力,盡善盡美,以無愧於學校、家庭和學生。

  二

  本學期我擔任高三級15、16、17三個班的地理課。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多方面瞭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專研課程標準,結合學校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瞭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係、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重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展現學生個性風采。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在初中沒有系統的學習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過去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選學文科的學生由於在初中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高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高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與初中比較,難度加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結合安順市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絡,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一方面,充分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另一方面,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環境汙染、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四、本學期的教學反思與展望

  反思一: 利用多媒體技術帶領學生走出教材,走進生活..

  例如在上<<環境問題>>時,藉助PPT動畫,使學生能很輕鬆直接地理解教材上的內容,因為新的知識被賦予新的背景,學生的興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強,進一步有利於問題的形成,使學生達到想學的境界。

  反思二: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角,多媒體技術搭平臺.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從引導者到組織者的轉變,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的過程是一種具備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不同情況做出適時反饋,引導使之朝有利於知識建構的方向發展,

  反思三:深入挖掘教材知識的內涵,適度擴充套件其外延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掌握與之有關的地理知識,才能駕御整個課堂,因此教師必須針對每節課的內容,吃準,吃透教材藉助於網路資訊科技,將每一環節做到縝密,完美,還需進一步探索,下更大的力氣。

  三

  一、高考考查的內容依舊不變。

  今年的地理試題還是以地理學科主幹知識和學科前沿內容為考查重點,覆蓋面較廣,主要涉及: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地殼的物質迴圈過程及內外力作用、常見的天氣系統及對天氣的影響、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不同階段人口增長模式特點、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工農業發展條件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及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綜合治理的措施以及地理資訊科技的應用等。在對學科核心內容考查的同時,注重對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的整體把握,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的靈活運用,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地理學科素養。而這些內容在我們三輪複習中都重點和全面的複習過。

  啟示:1、重視基礎,堅強訓練,講完了還要練,還要考,而且反覆練,反覆考。2、一定要對加強學生在平時訓練和做題中特別是優生和邊緣生出現的問題,加以重視和輔導。3、加強學習和總結,能夠對每一章節的重點骨幹知識瞭如指掌。

  二、重視地理圖表的訓練。

  利用圖表作為試題的資訊載體是歷年地理高考命題的傳統,今年試題命制延續了這種風格。全卷共有各種圖表10幅,其中區域圖4幅、統計圖2幅、座標圖1幅、剖面示意圖1幅、景觀圖1幅、表格1幅並且要求考生繪製剖面圖1幅。另外,繪圖是地理學習過程中考生應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也是地理學科的特色體現。今年的綜合題第26題的第1題,以遼河區域性流域的等高線地形圖為資訊載體,要求考生繪出圖中A、B兩點間地形剖面示意圖,通過地形剖面圖的繪製來考查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總結和啟示:1、在平時的練習和講評中,老師要有意識的去畫圖,而且要注重準確性。在高考前,我們也猜想了不少圖,當初我們設想可能要考:晨昏線的繪製,鋒面氣旋冷鋒和暖鋒及降水區域的繪製,背斜、向斜的繪製,洋流流向的繪製,等壓線、面風向等的繪製,當然在平時的考試中接觸過。今年的高考題卻令我大吃一驚,因為在多次考試輔導前我都對學生說地形剖面圖一定不考,因為太麻煩了,它需要採點,設定縱橫座標,連線,時間也得5分鐘,所以不可能考。但是今年考的卻是其中的一部分。好在一輪複習的時候學生訓練過一回,平時講練的時候我也提過,考完後我問學生情況,學生都說老師你猜錯了,但是題目不難,做的還行,我才鬆了口氣,所以我認為老師還是踏踏實實落實每個細節,不要妄加斷定。

  三、重視學生問題探究和地理思維過程的培養。

  今年的地理試題設問指向明確,思維含量明顯增加,單純識記性的題目明顯減少。學生能否全面挖掘材料中顯性和隱含的資訊,靈活與所學基本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並能進行正確地邏輯推理、分析和深層次地思考問題,是做好今年試題的關鍵所在。實際上,這也是我們最頭疼的地方,每次考完很多學生都會說:我咋沒想到呢。

  啟示:1、在平時的練習中特別對於26、27題老師一定要和學生一起分析,包括材料的每一句話,每一幅圖,每一個圖例,每一個題目的設問數量和問題的邏輯性,都要逐一分析,千萬不能簡單地讓學生背住答案,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有了套路。

  2、一輪複習完成後,老師要給學生整理答題模版,活學活用。

  3、加強優生和邊緣生答題的指導,力爭讓他們在每一次考完試後能夠說出:我又多想了一點。

高三地理個人工作總結
高三地理教師年度總結
相關知識
高三地理老師工作總結
高三地理個人工作總結
高三地理備課工作總結
高三地理重點知識總結必背知識點***2***
高三地理複習教學總結
高一地理老師教學反思範文
人教版高三地理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高三地理複習教學工作總結
高三地理複習教學案例
高三地理下冊教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