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養生要訣要點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白露養生要訣是老百姓很關注的話題,白露時節燥令當行,燥氣容易耗傷人體的津液,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因此白露養生一定要掌握正確的要訣。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露養生要訣

  1、衣--早晚及時新增衣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

  2、食--注意營養養肺潤燥

  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露以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地面的水汽結露就開始增多了。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

  3、住--夜晚睡臥不可貪涼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新增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明這個道理。

  4、行--外出鍛鍊要動靜結合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難得鍛鍊身體的好季節。而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專案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

  白露養生調理方法

  1、糧谷

  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分,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在秋天這種秋燥的時節,多喝各種各樣的粥,對於防秋涼,抗秋燥,都有很好的效果。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

  營養師提示:白露以後,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

  2、蔬菜

  蔬菜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還富含纖維素、果膠和有機酸,可以稱為“通腑佳素”。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是排毒清腸的佳品,蔬菜中的多酚類物質、類胡蘿蔔素等是抗氧化的好幫手。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給大家推薦一些可以滋陰潤燥的蔬菜,如蓮藕、菠菜、蘿蔔等。

  營養師提示:白露以後,天氣轉涼,吃蔬菜儘量避免生食,以免損壞我們的脾胃。

  3、水果

  水果中除了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質,秋季多吃一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感覺清爽舒適。如:煮梨湯有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的功能。甘蔗有滋補清熱,用甘蔗煮水服用對於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此外,秋季應季的水果還有香蕉、桔子、山楂、蘋果等。

  營養師提示:白露過後,天氣漸涼,雖然吃梨和甘蔗可緩解“秋燥”症狀。但是,對於脾胃虛寒者一定要將其煮熟後食用。

  4、肉類

  肉類可分為畜、禽、魚三大類。肉類的營養優勢在於蛋白質含量高,且利用率也較高;維生素B族和VA含量豐富,在禽肉中還含有較多的VE。礦物質含量以鐵最為豐富,動物肉中的鐵主要是以血紅素鐵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很高;鈣雖然含量不高,但利用率高。

  白露養生注意事項

  1、春捂秋凍要有度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養生專家稱白露實際上是表明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但在清遠地區,這時候天氣還是炎熱,不少市民晚上睡覺還會開空調,或洗冷水澡,但專家建議,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體,不要洗冷水澡,以免著涼。

  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隨著天氣越來越涼,有些人會出現手腳冰涼、乏力等症狀,從中醫上來講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養生專家提醒,這時不少體虛的市民應及時添衣,避免生病。其實,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因為天氣變涼,人的毛孔要閉合起來防著涼,如果過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開放,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因此,養生專家不建議過早新增衣物。

  “春捂秋凍也要有個度。早晚溫差大就應該及時新增衣被,否則,極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氣管炎、哮喘、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陳太日說道。

  2、睡覺時不要露臍

  “天氣一冷一熱,我又感冒了,現在抵抗力越來越差了,所以想吃點中藥調理一下。過敏性鼻炎也復發了,早晨起來老是要打噴嚏。”在該院中西醫結合科門診,41歲的黃女士正向醫生講述著她的病情。

  “每年這個季節像黃女士這樣患感冒的人尤其多,主要是忽視了季節間的溫差變化,平時也沒有注意提高自身抵抗能力,所以就容易患病。”陳太日提醒市民,在秋天開始有涼風、氣溫逐漸下降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頭部,尤其是嬰幼兒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受風而引發頭痛、發熱等身體不適。

  3、白露養生養肺是關鍵

  另外,由於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敏感。如果防護不當,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愛美穿露臍裝,寒氣極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因此,這個季節不適合再穿露臍裝了,晚上睡覺也要把肚臍蓋好。

  腳的保暖工作也不能忽視。因為腳上分佈著人體的6條重要經脈,並且腳遠離心臟,血液迴圈最為不暢。傳統養生也非常重視“腳暖腿不涼,腿暖身不寒”的理念。雙腳受涼是引發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

  養生專家建議,從白露起,市民應注意補養腎氣,這時可以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絡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4、動靜結合更有效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難得鍛鍊身體的好季節。而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

  據《黃帝內經》:“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生之道。”

  5、白露養生養肺是關鍵

  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專案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建議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市民在進行以上運動鍛鍊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呼氣、閉目養神,做到動靜和諧。

  另外,應注意心理養生。由於肺對應於五志中的悲,秋天花草樹木開始凋謝,人們易於悲傷。因此,白露過後,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多與朋友進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鬱。“中醫認為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陳太日說,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撥出濁氣,加速血脈執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常笑還是一種健身運動,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看過白露養生要訣的人還會看:

吃什麼蔬菜、食譜可以有效降血糖
白露養生要訣要點有哪些
相關知識
白露養生飲食技巧有哪些
白露養生飲食技巧有哪些
白露養生推薦飲食有哪些食譜
白露養生推薦飲食有哪些食譜
白露養生茶的配方有哪些
寒露養生十個常識有哪些
白領養生基本常識有哪些
皇帝養生祕訣方法有哪些
秋季養生女性抗衰有哪些要點
女性冬季養生保健食譜有哪些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