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健康養生注意事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上班一族的健康養生是至關重要的,上班族健康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一、莫把精緻點心當主食

  逢年過節,雞鴨魚肉等動物性食品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各式菜餚五彩繽紛、琳琅滿目,卻難覓主食的身影,從營養的角度來說,這種飲食結構是不合理的。

  在節日裡,人們常常把主食範圍擴大了,將飯後的點心如春捲、奶黃包、蛋黃酥、奶油蛋糕、燒賣、油條等都被當成了主食對待。事實上,這類食物脂肪、熱量等含量較高,多吃對健康無益,還會導致體重增加。節日飲食中,菜餚已經非常豐盛,蛋白質不會缺乏,質量也不差,此時最需要的是以澱粉為主的米、麵食品,而非各種製作精細、營養豐富的點心。此外,節日期間人們還喜歡吃各種各樣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將零食當成了主食,無疑是本末倒置。一般來說,在就餐前2-3小時就不要隨意吃零食,以免影響正常的食慾。

  二、想減肥晚餐六分飽

  一日三餐合理的能量比例分配很重要,從營養學角度來講,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比例應該分別為30%、40%、30%為最佳結構,但是對於已經超重或肥胖的女性來講,這種能量比例應該有一些變化。

  厲教授個人認為,可以早、中、晚三餐分別為30%、45%、25%,***對於已經肥胖的人來講更應該保持在30%、50%、20%的比例***,一言以蔽之,就是晚飯要少吃,吃個8分飽、7分飽,甚至6分飽足矣。

  在厲教授看來,晚餐吃到6分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當然,這絕對取決於個人的意志和習慣,而且隨著這種良好習慣的養成,你會逐漸感到“肚中飽漲,輾轉難眠”,其本人就是這樣的習慣,幾十年如一日,體重保持正常。

  很多人都認為他們做不到晚餐吃6分飽或7分飽,一定要吃飽飽的才能入睡,否則半夜三更睡不著還要爬起來飽餐一頓。對此,厲曙光教授的回答是;這是一個習慣問題,首先要認識到肥胖的危害性,其次要意識到控制飲食的重要性,最後是鍛鍊自己的自覺性,逐漸習慣成自然。

  三、睡覺前謹慎吃水果和點心

  如果準備晚上10點睡覺,那麼最好在6點以後不要吃任何東西;如果準備12點鐘上床,那麼8點以後就要禁食了。

  在這裡向大家介紹一個小經驗,晚飯吃好以後,如果準備不吃任何東西了,就把牙齒刷好,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表示今天到此為止不再攝食。在這4個小時內你的任何體力或腦力活動都會消耗能量,將血糖消耗到最低點,從而避免了葡萄糖去大量合成脂肪的可能性。

  有些讀者認為餐後4小時不吃飯,但可以吃水果和點心,這也是一個誤區,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如豐富的礦物質***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纖維素、維生素、水、少量的蛋白質和脂肪,但水果中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的含量都比較豐富。因此建議大家最好水果也在禁食之列,當然飲水除外。

  四、怕有眼袋不喝水危害大

  為了不出現眼袋,有些女性朋友口渴也不喝水。這樣做也太不該了。一個成年人一天需要攝入2500毫升的水,其中1200毫升靠喝水,其他的通過食物攝入、代謝內生成。

  如果缺水的話,會使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慾減退,細胞外液電解質濃度增加,形成高滲,導致細胞內“脫水”。厲曙光教授說,其實喝開水是安全的,飲用煮沸的自來水最安全。

  天然河水、江水、湖水經過一系列處理,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才成為自來水。純淨水是應用反滲透技術或超臨界精細技術製造出來的水,在去掉有害物質的同時,也去掉了所有的有益營養素。而那些號稱具有保健功能的水,還沒有確切的研究成果證明其保健功能。

  上班族慢下來生活方法

  一、快節奏降低生活質量

  身與心的和諧是健康的基礎,而情緒活動是心理因素中對健康影響較大、作用最強的一部分。長期快節奏導致的疲勞看似不起眼,若不注意,輕則降低工作效率、生活質量,重則導致多種身心疾病。心理學家指出,壓力會導致人體產生大量的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它們通過動脈傳遍全身,使感官、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肌肉等都出現緊張反應。時間一長,就會出現失眠、健忘、噩夢頻繁、焦慮、工作中失誤增多等現象。

  “每天那麼忙,哪兒慢得下來啊!”似乎現實無法給大家一個“慢”下來的機會。但許多正處於事業旺盛期的歐美中年人正逐漸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努力地讓生活“慢”下來。德國的時間研究專家塞維特在評價“慢生活”時說,與其說這是一場運動,不如說是人們對現代生活的反思。快節奏的生活就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人們不斷向前,沒辦法慢下來。而“慢生活”有點物極必反的道理,其本質是對健康、對生活的珍視。

  二、“慢”下來更健康

  所謂“慢生活”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健康的心態。“慢生活”不是支援懶惰,也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堅持慢,能讓身體的運轉更正常。很多平常忙碌的人在度假的時候病倒;有些人工作時沒事,退休之後反而突發心肌梗死。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緊張中,身體就會習慣於這種狀態。一旦緊張因素消失,對身體來說就是一種反常現象,腎上腺素大量減少,使器官失控,導致各種疾病。“慢一族”則倡導在生活中有機會就慢下來,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改善生活、促進健康。一旦慢下來,帶來的是壓力的降低、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恢復,同時還能避免體能的過分消耗。人在放鬆的時候,新陳代謝相對較慢,這就意味著身體生成的自由基也較少,而這種不穩定的氧分子正是加速人機體衰老的罪魁禍首。

  運動同樣如此。德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發現:生命並不在於拼命運動,而是要放慢節奏。有時候我們片面地理解了運動的本質,將它等同於密集又高強度的訓練。運動的真正目標不是為了更疲憊,而是更健康。適當的運動有利健康,能夠延年益壽。過量的運動不但不能減壓,反而對身體有害。

  三、由形到心感受慢運動

  休閒體育無疑是慢運動的一種形式,通常是一些強度較小、節奏較慢的專案。比如瑜珈,舒緩的節奏、流暢的動作,不僅能消除身體上的疲勞,還能撫慰疲憊的心靈,緩解心理上的壓力。還有太極拳、散步、檯球、釣魚、健身氣功等,這些都是適宜長期練習的慢運動。

  上班族日常養生的方法

  一、小口喝水

  喝水時最好小口小口地喝、少量多次,不要一次灌太大口,否則身體無法有效吸收。喝太大口的水,就像忽然間下起大雨一樣,尤其是迴圈差、經絡容易阻滯的人,反而會引起身體區域性"鬧水災",也就是水腫。

  二、多攝取具抗氧化功效食物

  如維他命C、E,綠茶多酚、葡萄多酚等,都是具有抗氧化功效的成分,可以多攝取水果;由於葡萄多酚存在於葡萄籽內,建議吃葡萄時,可以改成喝葡萄汁,連葡萄籽一起打汁,才能有效攝取葡萄多酚。

  三、吃含水量超過70%的水果蔬菜

  每天補充適當的保溼果蔬,由內而外抗乾燥。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獲得300多毫升水分。養生專家發現,蘆薈、萵苣、黃瓜、葡萄、白蘿蔔、芹菜、葡萄、梨、蘋果、柑桔等都有助於滋陰潤燥。

  四、溫和的清潔品和溫水

  將清潔用品換成比較溫和的型別。避免使用磨砂洗面奶,改換成分單純、溫和的保溼洗面奶。天冷後,上洗手間,會不自主用稍燙的水來洗手或洗臉,好像這樣才能保暖、洗淨汙垢。實際上,熱水會破壞面板的皮脂膜,降低表皮保水能力,而且刺激臉部微血管擴張,讓人幹癢不舒服。

  五、在辦公桌上放個 " 活氧吧 "

  研究發現, 當室內溫度處於18℃ ~25℃,溼度為45%~65%時,人的身體、思維會處於最佳狀態。在辦公桌上養一盆綠蘿、富貴竹、水仙等水生植物,或者在小玻璃缸裡養兩條小金魚伴銅錢草,自然蒸發的水汽不但能增加區域性環境的溼度,形成一個天然"活氧吧",還能緩解視力疲勞,讓工作環境寧靜溫馨。

  六、隨時注意保溼

  每天攝取2000CC的水份,並且隨時攜帶保溼產品、適時補充,避免肌膚出現乾燥的細紋。

  七、帶一個高質量的保溫杯上班

  帶一個高質量的保溫杯上班,裡面盛上養生專家推薦的冬季祛燥好飲雙銀百合湯。

  銀耳一片、銀杏5~8 粒、百合5 克、冰糖或者蜂蜜適量同時放入保溫杯內,用70度以上的水***就是我們辦公室飲水機裡熱水的溫度***悶泡1 小時左右,一杯溫熱滋潤的好飲就OK了。這款飲品有潤燥生津的功效,可防治咽喉幹痛、聲音嘶啞、鼻腔乾燥、口脣乾裂等。

導致脫髮的壞習慣有哪些
上班族日常飲食如何養胃
相關知識
上班族健康養生注意事項
男性健康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上班族健康養生之道
上班族健康養生的方法
春季養生健康飲食注意事項
健康小常識夏季的養生注意事項
冬天如何合理健康飲食冬季養生注意事項
健康養生禁忌事項有哪些
老人冬季養生注意事項與保健方法
初春養生注意事項及保健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