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內容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6日

  中秋是一幅畫,中秋是一首歌,中秋是外婆口中的故事,中秋是孩提時候的夢想,中秋是遊子眼裡的鄉愁,中秋是情人杯裡的相思,中秋入詩入畫。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以及有關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1】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2】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3】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4】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5】

  有關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月餅的演變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天寶初年的一箇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臺,與吾妃子來年望月。’”***《開元天寶遺事》***。大約蓬萊池畔沒有一個望月的最佳之處,皇帝不高興。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個胡人給先人高祖送來的圓餅一直叫做“胡餅”,這名字也不怎麼好聽,玄宗的賞月乏味極了。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隨口說出“月餅”這個名字。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中秋節手抄報的內容圖片
中秋節的手抄報內容圖片大全
相關知識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內容資料
英語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內容資料
閱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內容資料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好看的
中秋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圖片
簡單大方的國慶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內容素材
簡單大方的國慶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內容素材
二年級建立文明城市手抄報版面設計圖片和資料
消防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內容大全
知黨愛黨跟黨走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