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肥胖的危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如果肥胖兒童通過鍼灸治療和貼耳穴還配合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行為認識等,一般都能成功減肥。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1、冠心病

  肥胖者並不是都易患冠心病,只有那些肚子特別大的胖子才易得冠心病。一研究組織經過13年的研究,測量了男女各 1500人的腰圍和臀圍,並算出兩者的比值,然後進行長期的隨訪,得出這樣的結論:那些腰圍與臀圍的比值高的人得冠心病的危險要比正常人得冠心病的危險高出3倍~4倍。這是因為積聚於腹部的脂肪較其他部位的脂肪更易進入血液,因此更容易導致血管硬化。男人多胖在肚子,女人多胖在臀部和大腿,因此大腹便便的男人更應注意減肥,以減少患冠心病的危險。

  2、背痛

  過多的脂肪、 過重的身體會加給背肌、韌帶、筋膜等過大的曲張力,常常會引起背痛,久而久之會形成慢性的背部疾病。此外,鼓凸的腹部也特別容易造成背痛。

  3、呼吸系統的疾病

  由於脂肪組織在體內大量增加,給人體造成額外的負擔,使得人體對氧氣的消耗量增加30%~40%。而腹部皮下脂肪增加,腹壁和腹腔內脂肪的沉積,加重了呼吸活動的負擔,增加了呼吸的困難。因而肥胖人經常因為肺的功能下降,肺泡換氣不足而出現呼吸短促、易疲勞。怕熱多汗等病症。 同時由於肥胖人頸部積累了大量的脂肪,氣管受到擠壓,呼吸時氣流不暢,呼吸困難,導致大腦及身體其他組織長期處於缺氧狀態,肥胖人會因此而感到睡眠不足和乏力。而肥胖人越睡得多,越容易發胖,越睡越胖,越胖越睡,形成惡性迴圈。這種現象被稱為睡眠障礙症候群。這種病症一旦惡化,就可能出現一種肺心綜合症--一種以呼吸和血液迴圈障礙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症。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心跳加速、浮腫、神志不清、嗜睡等症狀。這種病十分危險,需要及時的搶救。當然這種病也僅僅是在嚴重的肥胖人呼吸迴圈受到極大障礙時才會出現,一般不必過多擔心。

  4、腎臟的毛病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洩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血中的廢物和毒素,維持其中的鹽分、水分和其他物質的平衡。一般說來,身體過於肥胖,體重過重,易傷害身體的主要器官,因高血壓和糖尿病都與肥胖關係密切,而這兩者還是腎病的主要起因。

  5、關節及四肢疾病

  肥胖人軀體重量大,加重了脊柱、骨盆及下肢所承擔的重量,加之迴圈功能減退,對末梢迴圈供應不足,關節容易產生各種退化性病變。同時由於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的不足,身體的抗病能力減低,容易引起關節及四肢疾病和損傷,造成行動的不便。

  小妙招幫助減肥

  一、少食多餐 增加進餐次數

  或許你會奇怪:既然要瘦身減肥,為何還要不停進餐?這聽上去的確有些矛盾。但實際上,每天5~6次的少食多餐和一日3頓的大餐相比,其新陳代謝率為24比7。而且這樣做可以防止你在長時間飢餓後的過度進食。每餐的間隔時間不要超過4小時,要確保餐餐食物均包含蛋白質以提高新陳代謝率。

  比如,你早晨吃粗纖維穀物加水果,上午可吃些酸奶和果品等小零食;午餐吃一盤綠色蔬菜沙拉加適量的雞肉或魚;在下午3~4點鐘再加一次小吃,如一根香蕉和一片低脂乳酪;晚餐則要儘量清淡簡單,少吃一些,可以考慮蔬菜拌120~180克的雞肉、魚,或是其他型別的瘦肉以增加蛋白質含量;如果睡得晚還可以安排一次夜宵。

  二、攝入超低熱量的飲食弊大於利

  我們的身體已經“程式設計”設計了熱量需求,以保證我們基本的新陳代謝和日常體重。假如你從飲食中突然減少1000卡路里,你的“靜止代謝率”,即你的體內用於維持正常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功能所需的卡路里數量便會自動降低,因為你的身體此刻會誤認為你在捱餓,需要平衡。你不但不能夠多消耗熱量,反而會影響身體功能的正常運轉。

  三、早餐要攝取大量的高纖維碳水化合物

  食用脂肪多的人群會更快地產生飢餓感。理論上講,你的身體會花更長的時間來消化和吸收高纖維碳水化合物食品,使它們不會很快地轉化為血糖,由此你的飢餓感會相對緩慢出現。研究人員推薦最佳營養早餐是,富含粗纖維的穀物早餐加一杯低脂牛奶;全麥麵包抹低脂乳酪再配以香蕉或其他漿果;高蛋白蔬菜卷全麥麵包等等,既營養又健康。

  精緻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如白麵包及馬鈴薯等均會產生大量的胰島素,促進脂肪的儲存,並可能會降低新陳代謝,專家建議我們食用含粗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食品:“保持碳水化合物食品的攝入是非常重要的,多多選擇蔬菜、水果和全麥食品,因為這些食物中所產生的胰島素會相對少一些。”

  四、睡眠不足會導致新陳代謝失調

  每晚睡眠4小時或不足4小時的人群,在碳水化合物的處理上會相對困難一些。

  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很簡單。在一天中提早計劃我們的訓練時間,在上床睡覺之前的2~3小時內進行鍛鍊,可使睡眠保持平穩。同時,在睡前泡個熱水澡也有好處,調查顯示,溫水浸泡過的人,會更容易地進入夢鄉。

  肥胖健康飲食注意事項

  健康是人人渴望與追求的,如何從膳食中吃出健康更是現代人特別關注的。為了“吃出健康”,人們不斷擴大飲食範圍,巧妙變化飲食方法。但這還遠遠不夠,甚至有些是不科學的。真正健康的膳食不可忽視飲食的合理搭配。

  ***1***主食與副食搭配

  主食,即每日三餐的米、面、饅頭等。副食,泛指米、面以外的,具有增強營養、刺激食慾、調節機體功能作用的飲食,包括菜餚、奶類、水果及一些休閒食品等。主食與副食,各有所含的營養素,如副食中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遠比主食中的含量高,且副食的烹調方式多種多樣,色香味形花樣百出,更能刺激人的感官,增進食慾。所以,為保證人們得到所需的全部營養,又便於其消化、吸收,增強體質,抗衰延年,最好將主食與副食搭配食用。

  ***2***粗糧與細糧搭配

  粗糧,泛指玉米、高粱、紅薯、小米、蕎麥、黃豆等雜糧。細糧,即指精米白麵。一般而言,細糧的營養價值和消化吸收率優於粗糧,但粗糧的某些營養成分又比細糧要多一些。例如,小米、玉米麵中的鈣含量相當於精米的2倍,鐵含量為3~4倍,說明糧食加工越精細,營養素損失得就越多。而將粗糧與細糧搭配食用,就能做到營養互補,還有助於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如2/3 的大米加進1/3 的玉米做成食品,可使大米的蛋白質利用率從58%提高到70%.因此,為了滿足人們,尤其是老年人對營養的需要,應間或吃些粗糧,調劑一下胃口,以增進食慾和提高對食物營養的吸收。
 

學前兒童肥胖症的危害
嬰幼兒肥胖症的危害
相關知識
嬰幼兒肥胖的危害
幼兒肥胖的危害
幼兒肥胖的危害
幼兒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嬰兒肥胖的危害
嬰兒肥胖的危害性
嬰兒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少兒肥胖的危害
小兒肥胖的危害
小兒肥胖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