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課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課件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預計和構想,在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介面設計等環節,巧設課件,激發興趣,可以給語文學習動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看雪》

  教材分析:

  《看雪》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八單元的第23課。課文主要寫臺灣小朋友只看見過棉花做成的雪,沒有看過真的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雪的願望。課文以對話為主,內容貼近學生心理特徵,前面語言淺顯易懂,師生最後的對話蘊含著海峽兩岸人民企盼祖國統一的願望。教學目標:

  1、認識“省、店”等10個生字,會寫“講、打”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嚮往之情。

  3、有盼望臺灣迴歸,祖國統一的美好願望。

  教學的重點:在朗讀重點詞句中,體會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嚮往之情。

  教學的難點:激發學生盼望臺灣迴歸,祖國統一的願望。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月日星期總第節

  教學內容:認讀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目標:

  認讀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認讀10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會寫8個生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識字3”中有關臺灣島的三字經你們還記得嗎?會背的同學大聲背出來好嗎?

  2、是啊,臺灣和大陸本來是一家,可是,由於種種原因,致使海峽兩岸骨肉分離,但是兩岸人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盼望親人早日團聚。今天,我們就來聽聽臺灣小朋友的心聲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朋友讀一讀,還可以查字典認識他們,把生字和讀不懂的詞、句劃一劃。

  2、同桌或小組同學合作,一起讀課文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3、選擇自己讀得最棒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其他同學當評委,為他的表現打星。***師生相機糾正字音。***

  4、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以學定教,指導識字

  1、出示生字卡,學生讀字音,可讓學生互相提醒,哪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省、櫥、指、仗”等字都是翹舌音;“鋪”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pu”。

  2、出示詞卡,學生開火車讀,也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臺灣省、商店、櫥窗、指了指、接著、講故事、鋪著、雪毯、銀裝、打雪仗。

  3、交流識字方法。

  這些字你在哪裡見過,用什麼好辦法記住他們。如:形近字比較:講——進、鋪——輔等;做動作:指、接、講、鋪等;編謎語: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4、設計遊戲鞏固識字。開火車讀、摘桃子、找朋友等,讓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如:“找朋友”: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分散發給學生,拼音與生字一樣的組成朋友。如,拿拼音的同學說:“我是‘chú’,我的朋友在哪裡?”拿生字的同學說:“我是‘櫥’,你的朋友在這裡。”

  四、比較兩幅圖,感受北方雪景的美

  1、課件出示圖***1***。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上畫有什麼?***這幅圖中畫有用棉花做成的雪景,很多小孩站在商店櫥窗前看用棉花做的雪景。***學習第二自然段。你能猜出他們看到用棉花做的雪會說些什麼,想些什麼嗎?

  課件出示圖***2***,同樣讓學生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畫有什麼?***這幅圖畫的是北方孩子盡情玩雪的場景。***

  2、投影中國地圖,讓學生找出我國臺灣省和北京的位置。老師說明:我國臺灣省由於地理位置和氣候原因,很少下雪,所以臺灣的孩子很難看到雪。

  3、比較兩幅插圖。哪幅圖畫的是臺灣小朋友,哪幅圖畫的是北京小朋友?哪裡的小朋友看的是真雪景?哪裡的小朋友玩到真雪?讓學生說說兩幅圖的異同。

  4、藉助圖畫,美美地感受下雪時的景象。

  ***1***看圖***2***找句子:讓學生用“——”劃出描寫美麗的雪景的句子,把自己喜歡的詞、句多讀幾遍。

  ***2***談感受:回憶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說說當時的心情。

  ***3***讀句子:這潔白的冬天就像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學們再練讀這句話,注意那些表示動作的詞,還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在讀中理解“飄著、鋪著、披著、堆、打”等動詞的意思。***注意詞語的搭配,可相機完成課後“我會連”的練習。***

  ***課件出示北國雪景風光片,體會北京孩子玩雪的高興勁。***朗讀體會“小夥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的快樂情景。

  五、指導書寫***講、打、指、接***

  1、“打”“指”“接”三個生字,觀察三個字的共同點。

  2、老師範寫,學生書空。學生練寫。

  六、拓展活動

  收集有關臺灣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月日星期總第節

  教學內容: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兩岸人民對雪的熱愛,對統一的盼望。

  教學重點: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兩岸人民對雪的熱愛,對統一的盼望。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字詞,交流展示

  1、複習生字:自讀生字,男女賽讀並組詞。

  2、課前,大家一定收集了很多有關臺灣的資料,拿出來和同學們進行交流,看看自己對臺灣的瞭解有多少?

  二、朗讀感悟

  1、默讀課文,把小朋友們說的話畫下來,多讀幾遍。

  ***1***指名讀畫的句子,讀完貼出四個問句。

  ***2***怎麼把這四個問句讀好呢?我們把句子放回課文中去再讀讀。可以跟小夥伴商量商量。

  2、創境朗讀。

  ***1***孩子們,現在你們就是臺灣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師,誰先來問問老師。

  指名讀第一個問句,還有哪個小朋友也想問這個問題。多名學生問,相機指導讀。大家一起問老師吧。***老師微笑點頭***

  ***2***誰還想接著往下問?***提醒學生後面的提示語是驚奇地問***誰也想問這一句?***問問想好的孩子***你現在心裡怎麼想的?

  再指名讀,你又是怎麼想的?帶著各自的想法再讀這句話。

  學生齊讀,老師回答並指地圖。

  ***3***接著問第三個問句。師回答:不算太遠,誰還想問?

  ①師描述:下雪了,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夥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②想親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嗎?可以邊讀邊想象看到的雪景就能讀得更好了。指名讀,把你的感情讀出來。教師結合課文中的文字進行評價。

  把第9自然段連起來讀。

  ***4***臺灣小朋友們,讀到這裡,你最想對老師說什麼?***讀第10自然段。***看文中的孩子們怎麼問老師的?指導讀好停頓。學生表演讀一讀,體會爭著問。

  ***5***指導讀好最後一自然段。老師是怎麼說的呢?老師想到北京去嗎?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為什麼“深情地說”?你希望臺灣的小朋友到北京來嗎?兩岸小朋友的願望能實現嗎?教師指導朗讀。

  3、分角色朗讀。同學們剛才一句一句問得真好,能連起來問嗎?師生合作表演讀3~11自然段。

  同學們剛才把自己當作了臺灣小朋友,讀書體會得真好,現在我們分角色在小組裡讀讀課文。

  [板書:盼著]

  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4、教師小結:是啊,臺灣省是我們祖國的寶島,臺灣小朋友永遠是我們祖國大家庭的一員,相信不久的將來,兩岸小朋友的願望一定會實現。

  三、指導書寫

  1、觀察“驚、故、候、奇”四個生字。

  2、“候”字書寫時要注意什麼?老師範寫,學生描紅。

  3、學生書寫。

  四、拓展活動

  給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五、板書設計

  看雪

  臺灣北京

  盼著

  

  《雪孩子》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講述一個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快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後自己變成了雲朵的故事。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將水的變化常識融於故事之中,易於激發興趣。

  本篇首次為不注音的課文,讓學生嘗試看自己閱讀,激發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雪與雲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雲

  教具準備

  雪與雲相、互變化的課件

  學前準備

  佈置學生課前讀通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雪與雲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雲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1、板書"孩子"教認"孩"字,再補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麼樣的?課文說了什麼事?今天我們學習19、雪孩子

  二、看圖自讀課文

  1、仔細看圖,想想每幅圖上畫了什麼?

  2、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同位

  3、標畫課文的自然段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後正音

  1、指名接讀課文,互相評價。

  2、正音後同位互相接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議論: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變成了什麼?先小組討論,然後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後自己化了變成水***

  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還會回來嗎?***讓學生看課件,水蒸發到空中形成雲的過程,雲變成雨和雲變成雪的過程***

  2、指導朗讀

  本課因不注拼音,朗讀中注意讀準字音,還要正確處理輕聲的讀法。

  如:房子上、樹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讀出雪地、雲朵的美麗,小白兔的快樂與傷心,他/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雲,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後半句"很美很美""白雲"讀得慢些,表達出讚美喜愛之情。

  五、想想說說

  1、看圖8,說說小白兔望著白雲會說些什麼?

  2、你想對雪孩子說些什麼?

  六、續編故事

  《雪孩子又回來了》,想像小白兔與雪孩子見了面會做什麼,說什麼。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正確書寫3個生字

  3、指導完成課後練習讀讀說說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答課後練習題:雪孩子還會回來嗎?

  二、分小組自學生字

  1、認字

  注意讀準"讓、往、燒、知"4個字的字音

  "起、玩、往、覺、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變化來記憶

  可以進行同音字比較"化—畫,到—到,只—知,還—孩"

  2、寫字

  寫好"瓜、衣、來"的關鍵是撇與捺對稱

  瓜:上撇平短,左撇豎長,"豎提"起筆對準撇中部,點較小,捺起筆低於"豎提"

  衣:點居中,不與"橫"相連,第三筆處"橫"中間看起筆,最後"捺"低於右撇並相接向右伸展

  三、複習鞏固

  1、完成課後練習,讀讀說說

  ⑴理解題意,"又"字連用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左邊一欄說的是動作,右邊一欄說的是特點

  ⑵學習練習可說老師糾正

  2、佈置作業

  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四、講評小結

  三

  《騎“白馬”的蒼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閱讀中瞭解蒲公英、鳳仙花、櫻桃、蒼耳是如何傳達種子的。激發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讓同學瞭解蒲公英、鳳仙花、櫻桃、蒼耳是如何傳達種子的。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相關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1、趣味猜猜猜:***伴著音樂出示一張張美麗的植物圖片,讓同學猜猜這些植物的名稱,不認識的可根據其顏色、形態起個有趣的名字,引發同學對植物的興趣和熱愛。***

  師: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著美麗的大自然,裝扮著我們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樣傳達種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動物王國裡的刺蝟先生正在做這個調查,它都有哪些收穫呢?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小刺蝟的收穫都在課文裡寫著呢!請小朋友們藉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出戴小紅帽的字嬰幼兒,看看誰讀得最流利。

  2、大家讀得真投入呀。我相信,你們一定又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吧!誰願意將自身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全班同學呢?

  同學介紹自身認識的字,教師出示相應的字的卡片。

  3、強調生字讀音,並讀一讀。

  這些新朋友的名字哪個容易唸錯,細心的小朋友來給大家提個醒。***“蒼”、“警”、“英”、“鳳”是後鼻音,“查”、“炸”是翹舌音。***現在請小朋友們大聲地叫一叫這些新朋友的名兒,讓它們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4、給生字組詞。

  你能給這些生字嬰幼兒找到小夥伴嗎?***同學自由發言,給生字組詞。***教師隨機寫下詞語,讓同學一起讀讀。

  5、現在字嬰幼兒已經成了我們的好朋友了,你能讀通順課文嗎?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減字。***同學自由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讀了幾遍課文後,細心的小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課文有一個奇怪的課名“騎‘白馬’的蒼耳”。***板書:騎“白馬”的蒼耳***“蒼”上面是“艹”,下面是“倉”字,這是一個形聲字。小朋友們,你見過蒼耳嗎?瞭解它嗎?***有了解蒼耳的同學可讓他先介紹一下,教師再作補充。***教師出示蒼耳的圖片:蒼耳的樣子呈紡錘形或卵圓形,長1~1、5cm,直徑0、4~0、7cm。外表黃棕色或黃綠色,全身有鉤刺。

  這是我們生活中見到的蒼耳,但課文中的蒼耳卻會騎白馬,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一***學習第5~10自然段。

  1、自由讀第5~10自然段。

  小朋友們,蒼耳騎白馬的祕密是被誰發現的呢?***小刺蝟***

  小刺蝟可真能幹,可它今天不能來到我們中間,它想邀請在座的小朋友做它的小助手,將它調查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介紹,你們願意嗎?

  2、瞭解蒼耳怎樣騎白馬。

  小朋友們,小刺蝟觀察到蒼耳是怎樣騎白馬的呢?你能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嗎?

  ***小刺蝟發現,有三顆小蒼耳籽,已經把自身的小刺鉤在小兔的毛上了,並快樂地唱起了歌:小蒼耳,騎“白馬”,沒腿也能走天下。告別媽媽和故鄉,快到遠處去安家……***

  引導同學朗讀勾出的語句,讓生邊讀邊體會。

  提問: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麼?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

  ***預設:同學可能會知道小兔就是蒼耳的“白馬”;蒼耳通過自身的小刺可以掛在小兔的毛上。***

  教師在同學提問的基礎上可歸納出幾個問題:

  ***1***小蒼耳為什麼要將自身鉤在小白兔身上,這有什麼作用呢?***通過這個問題,同學可瞭解到蒼耳鉤在小兔身上,是為了讓小兔將自身帶到其他地方去生根發芽。***

  ***2***為什麼沒腿也能走天下呢?***通過這一個問題,讓同學體會到,蒼耳不只僅是可以鉤在小白兔的身上,還可以鉤在其他動物的皮毛上或是人的衣物上。它和著在動物或人的身體上四處移動,從而傳達種子。***

  ***3***蒼耳籽為什麼會快樂地唱起了歌?***通過這一個問題的探究,讓同學瞭解到,小蒼耳覺得自身長大了,能隨動物或人四海為家,到四處去紮根生長,從而感到高興。***

  現在就讓小朋友們跟隨小蒼耳,快樂地唱唱這首歌,可帶上自身的動作。***扮演讀兒歌。***

  3、小結。

  通過這一段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生自由談。***

  ***二***學習其他幾種植物傳達種子的方法。

  刺蝟先生每天忙個不停,它還有哪些收穫呢?請小助手們給介紹一下。

  1、同學介紹蒲公英的種子的傳達方法,教師隨機出示蒲公英的圖片,讓同學從圖中體會到蒲公英的種子很輕,可隨風飛到各處。在體會之後,指名同學讀第2自然段,並談談可怎樣讀。

  2、同學介紹鳳仙花時,出示鳳仙花果子爆裂的動畫,讓生充沛體會到太陽的作用。隨後讓生在讀中去體會太陽的作用。

  3、介紹櫻桃的種子的傳達方法,讓生讀出其中的趣味。

  4、小蒼耳有自身的歌啦,可蒲公英、鳳仙花、櫻桃卻沒有。怎麼辦?讓我們一起來幫它們編一編吧!

  ***三***總結。

  1、小朋友們,刺蝟先生給我們介紹了哪些植物媽媽送嬰幼兒的方法呢?這些方法是怎樣的呢?

  ***生根據提示填空:蒲公英媽媽的嬰幼兒是靠送來的,鳳仙花媽媽的嬰幼兒是靠射出去的,櫻桃媽媽的嬰幼兒是靠送出的,蒼耳媽媽的嬰幼兒是靠送出的。***

  2、從各位媽媽送嬰幼兒的不同方法中,你看出了什麼?***它們送嬰幼兒的方法都不同;送嬰幼兒的方法很有趣;這些植物媽媽都很會動腦筋……***

  四、自主活動,知識擴充套件

  刺蝟先生看見邀請的小助手這麼能幹,心裡很高興。可它還不知道其他植物傳達種子的方法,怎麼辦呢?現在就請各位小助手再幫幫它,在課後通過觀察植物、查閱書本、上網查詢等方法為小刺蝟調查一下其他植物傳達種子的方法,我們看看哪些小朋友是最稱職的小助手。

  五、課堂小結,激發想象

  結語: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種各樣,千姿百態,植物傳達種子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細心的小朋友,做有心人,你就會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發現更有趣的事物和現象,得到更多的樂趣。

  

  《歡樂的潑水節》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及教材的安排,再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知識與能力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情感體驗,學生全面熱情參入

  情感態度價值觀

  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教學重點:

  感悟用詞的精當。

  教學難點:

  融情於文,與文產生情感共鳴。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氣氛,激發情感匯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致瞭解了一下潑水節,並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個自然段,來聽著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響起***,看看畫面***出示火紅的鳳凰花畫面***,師生背第一節。***開課:用上節課學的第一自然段匯入,伴以《月光下的鳳尾竹》的音樂和鳳凰花的畫面匯入,學生讀一讀、背一背第一節,進入情境。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情感,即感受異地風情,非常想去參加潑水節***

  二、精讀課文第二段感受潑水節的歡樂。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斷地給學生創設情境,發揮想象,體驗情感,朗讀感悟。

  A整體感悟第二段

  1.過渡:想進一步去感受歡樂的潑水節嗎?學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讀完有什麼想說的嗎?***這是對第二段的整體感知,同時為下面的教學作好鋪墊***

  3.過渡:想參加嗎?這裡呀,老師剛剛接到一個邀請,傣家人要我們去過潑水節呢?大家快去準備準備,讀1-2句,讀好了,待會咱們就去。

  B第一個層次1-2句,體現“做一做、讀一讀”

  1.學生讀1-2句

  2.談話:你準備了什麼?

  C.學生邊說、邊做,理解幾個動詞***提。端。滴。撒***表示的動作.隨機聞一聞、看一看、讀一讀。

  1.齊讀1-2

  ***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學生做一做,***憑我以往的教學經驗,低年級的學生會做的興致盎然***從而感悟文章用詞的精當,激發學生饒有興趣的讀1-2句。***

  2.第二個層次3-4句是教學重中之重,在此對學生進行讀、說、演、感悟全方位語文素養的培養,因此設計了以下環節。

  過渡:課件出示象腳鼓聲,出示3-4句

  1.開始潑水了,自讀3-4句,要求:邊讀邊想像當時情景。

  2.談話:你都想到了什麼?***此處學生的發言很精彩,有描述書上句子的;有談感受的;有提出疑問的;有抒發對潑水節的嚮往******學生暢談想法,師相機評點***

  3.體驗:老師創設情境:同學們,這是一個潑水的廣場,來把你們的桶提起來,盆端起來,瓢拿起來,

  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裡,快去潑吧。學生下位,互相追趕,體驗潑水節的快樂。師生互相模擬潑水

  4.再讀:讀出體驗

  5.出示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錄影。師生觀看。

  6.體驗後,觀看後,把你們看到的、感受到的帶進句子再讀,男、女生賽讀3、4句。***以上環節設計,重在創設情境,激發想像,體驗感悟,讀出層次,突破難點,讓師生融情於文,體驗師生與文字的對話過程***

  D第三個層次:5句

  1.角色體驗:師指一學生,你身上溼淋淋,為什麼臉上還笑開了花?

  2.生說:***略***

  3.出示第5句,你來讀讀。

  4.師述:怎能不高興呢?怪不得人們那麼高興,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潑出去的水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呀,帶著新的感受再讀3-4句。

  5.生讀3-4句。***此環節設計是讓學生更深刻領悟潑水的象徵意義,領悟傣家獨有的風情,從而更好的突破重難點***

  三、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我進行了弱處理

  A.出示課件,《月光下的鳳尾竹》響起。師伴以音樂,渲染氣氛,以讀代講第一句。

  B.第二句,以聲像手段烘托,讓學生在樂聲中唱起來,跳起來,在象腳鼓聲中賽龍舟。在禮炮聲中,在五彩濱紛的煙花中,感受潑水後歡快的熱烈場面,讀出高興,不忍離去的心情。

  1.聽音樂***二上音樂課本中的《金孔雀輕輕跳》伴奏帶響起***師生唱、跳金孔雀

  2.象腳鼓聲響起,看:賽龍舟

  3.聽、看放煙火

  4.師生讀最後一句話四、迴歸全文用讀給在座的老師聽,讓在座的老師聽了你們的朗讀也想去西雙版納過潑水節,激發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全文。

  四、生字教學

  1.出示生字:“吉”、“祥”

  2.給生字找朋友

  3.觀察寫時要注意什麼?

  4.師範寫“祥”生字

  5.生描紅臨寫。

  板書設計:

  20.歡樂的潑水節

  提端滴撒

  灌潑

  吉祥如意


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課件彙總
二年級語文教學課件大全
相關知識
二年級語文課件
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課件彙總
二年級語文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二年級語文課時計劃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二年級語文課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方法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方法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課文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