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文言文閱讀是中考語文中的一個考試難點,想要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需要同學們重視文言文的閱讀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練習。

  《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程昱,宇仲德,東郡東阿人也。初平中,兗州刺史劉岱闢昱,昱不應。是時岱與袁紹、公孫瓚和親,紹令妻子居岱所,瓚亦遣從事範方將騎助岱。後紹與瓚有隙。瓚擊破紹軍,乃遣使語岱,令遣紹妻子,使與紹絕。別敕範方:“若岱不遣紹家,將騎還。吾定紹,將加兵於岱。”岱議連日不決,別駕王彧白岱:“程昱有謀,能斷大事。”岱乃召見昱,問計。昱曰:“若棄紹近援而求瓚遠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說也。夫公孫瓚,非袁紹之敵也。今雖壞紹軍,然終為紹所禽。夫趣一朝之權而不慮遠計,終敗。”岱從之。範方將其騎歸,未至,瓚大為紹所破。岱表昱為騎都尉,昱辭以疾。

  劉岱為黃巾所殺。太祖臨兗州,闢昱。昱將行,其鄉人謂曰:“何前後之相背也!”昱笑而不應。太祖與語,說之,以昱守壽張令。太祖徵徐州,使昱與荀彧留守鄄城。張邈等叛迎呂布,郡縣響應,唯鄄城、範、東阿不動。布軍降者,言陳宮欲自將兵取東阿,又使氾嶷取範,吏民皆恐。彧謂昱曰:“今兗州反,唯有此三城。宮等以重兵臨之,非有以深結其心,三城必動。君,民之望也,歸而說之,殆可!”昱乃歸,過範,說其令勒允曰:“聞呂布執君母弟妻子,孝子誠不可為心!今天下大亂,英雄並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亂者,此智者所詳擇也。得主者昌,失主者亡。陳宮叛迎呂布而百城皆應似能有為然以君觀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宮等以勢假合不能相君也兵雖眾,終必無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範,我守東阿,則田單之功可立也。孰與違忠從惡而母於俱亡乎?唯君詳慮之!”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時氾嶷已在縣,允乃見嶷,伏兵刺殺之,歸勒兵守。昱又遣別騎絕倉亭津,陳宮至,不得渡。昱至東阿,東阿令棗祗已率厲吏民,拒城堅守。又兗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還,執昱手曰:“微子之力,吾無所歸矣。”乃表昱為東平相,屯範。

  《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陳宮叛迎呂布/而百城皆應似能有為/然以君觀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宮等以勢假/合不能相君也

  B.陳宮叛迎呂布/而百城皆應似能有為/然以君觀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宮等以勢假/合不能相君也

  C.陳宮叛迎呂布/而百城皆應/似能有為/然以君觀之/布何如人哉/夫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宮等以勢假合/不能相君也

  D.陳宮叛迎呂布/而百城皆應似能有為/然以君觀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宮等以勢假合/不能相君也

  5.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兗州,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先秦著作《尚書·禹貢》。古代有所謂的“九州”之說,常見的說法中九州分別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涼、雍。

  B.太祖,文中指曹操,這是作者有感於曹操生前的功業和地位,對他的尊稱,不敢稱名而稱呼其諡號。

  C.別駕,這裡是官職名,漢置,為州刺史的佐吏。又稱別駕從事。

  D.表,“表”本來是臣子給予君王的一種文書,這裡是表奏的意思。臣子給君王的上書還有章、奏、疏等。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程昱善於識人。兗州刺使劉岱徵召他,但他並不接受,可是當太祖到兗州時徵召他,他卻欣然前往。

  B.程昱非常有智謀。當劉岱有事情連日不能決斷的時候,有人推薦程昱,程昱說公孫瓚將來一定會被袁紹擊敗,後來果然像程昱預測的那樣。

  C.程昱有勇有謀。當張邈叛迎呂布時,郡縣都響應,只有鄄城、範、東阿不為所動,程昱主動請纓去勸說範縣縣令,從而穩住了局勢。

  D.程昱功勞很大。他遊說範縣,派兵斷絕倉亭津,聯絡東阿,最終保全了三座城池,太祖誇獎他說,如果沒有他,自己真不知道要回到哪裡。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別敕範方:“若岱不遣紹家,將騎還。吾定紹,將加兵於岱。***5分***

  ***2***今天下大亂,英雄並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亂者,此智者所詳擇也。***5分***

  《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答案】

  4.C

  5.B

  6.C

  7.***1***另外命令範方:“如果劉岱不遣送袁紹的家屬回去,你就帶領騎兵返回。我平定了袁紹以後,將向劉岱發動進攻。”

  ***2***如今天下大亂,英雄共同起兵,一定會有聞名於世、能夠平定天下大亂的人,這是智者所要謹慎選擇的。

  【解析】

  4.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型別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裡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如本題藉助人名詞,比如“陳宮”“ 呂布”,代詞“之”,虛詞“哉”“耳”,藉助這些內容,結合理解句意即可斷開。

  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本題B項太祖不是諡號,而是廟號。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象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質帝、衝帝、少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廢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獻帝、順帝,那就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嘲笑了。始於殷代,其後歷代封建帝王,都有廟號。”就是說廟號起源於殷代,一直到清朝,廟號的特點是皇帝死了之後才有,皇帝死之後他要進太廟,或者家廟,奉先殿。廟裡頭有一個神主,一個木牌位來祭祀他,這裡頭要給他一個稱號,叫做廟號。第一個皇帝努爾哈赤廟號“太祖”,第二個皇帝皇太極廟號“太宗”,第三個皇帝順治廟號“世祖”,第四個皇帝康熙廟號“聖祖”,第五個皇帝雍正廟號“世宗”等。平時需要注意積累。

  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C項程昱不是主動請纓去勸說範縣縣令的,文中提到“彧謂昱曰……”,是荀彧鼓動程昱去的。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C項程昱不是主動請纓去勸說範縣縣令的,文中提到“彧謂昱曰……”,是荀彧鼓動程昱去的。

  7.

  試題分析:主要重點詞語的翻譯:***1***固定人名保留“範方”“ 岱”“ 紹”,“別”譯為另外,“遣”譯為遣送,“將”譯為騎兵,“加兵”譯為進攻。***2***“並起”譯為共同起兵,“命世”譯為聞名於世,“息”譯為平息,“詳擇”譯為謹慎選擇的。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如“範方”“ 岱”“ 紹”;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遣”“加兵”“息”等詞語的落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建議翻譯時打草稿。

廣東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酒泉中考語文小說閱讀例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廣東公務員片段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承德中考語文傳記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黑龍江高考語文強化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河北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河北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山東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高中英語完形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六級考試仔細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四級考試英語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湖南招警考試片段閱讀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