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創業計劃書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種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種農作物、林木、果樹、花草、藥用和觀賞等植物的栽培,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作物、綠肥作物、飼料作物、牧草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一、生薑種植專案概況

  一 專案名稱:生薑種植

  二 專案負責:XXX

  三 主管部門:XXX

  四 專案內容、規模、目標:

  1、內容:生薑習稱姜、鮮姜、柴姜是我國傳統大宗藥食兼用品種,又是藥材、蔬菜、調料。同時生薑有具有多種功能與療效。著眼於本地區生薑市場價值,故計劃種植生薑以供應市場需求。生薑具有很多價值,比如:

  1 降溫提神 增進食慾

  因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檸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揮發油;還有薑辣素、樹脂、澱粉和纖維等。所以,姜在炎熱時節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等作用;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症狀;生薑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

  2抗菌防病 治療腸炎

  美國和丹麥的科學家通過試驗證實,生薑乾粉可緩解暈動病之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有效率達90%左右,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的辦法防止暈車、暈船,有的用生薑片貼內關穴,有明顯的防暈效果。盛夏季節,細菌生長繁殖異常活躍,容易汙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腸胃炎,此時適當吃些生薑或用乾薑加茶用沸水沖泡後飲用,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對沙門氏菌效果明顯。

  3開胃健脾 防暑救急

  夏天,人們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對著吹,很容易受寒,引起感冒。這時及時喝點薑糖水,將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中醫認為生薑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腦。夏季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時,用薑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過來。對一般暑熱,表現為頭昏、心悸及胸悶噁心的病人,適當吃點生薑湯大有裨益。我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裡面就含有生薑的成分,目的就是驅風健胃和提神醒腦。同時還是生活中做菜時必不可少的一味調料。

  2、規模:100畝1畝=667公頃,100畝=6670公頃露天土地。

  3、目標:以帶動經濟發展為目的,增加就業為手段,使農業發展更快更迅速。爭取做到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更好的解決我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為大家提供創業致富的途徑。以科學的思想去發展,以反季節蔬菜為優勢,以綠色農業為導向。引進新品種,提高單位產量和品質。

  五 專案實施地點:貴州省

  二、種植專案基本情況

  一行業相關資訊:

  2010年生薑價格由5——6元/千克暴漲至12——14元/千克的天價,被網友戲稱為姜你軍引起眾多姜農的囤積惜售,期盼11年價格上漲,然而11年生薑市場飽和。

  資料顯示,2008年之前全國主產區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100——150萬畝左右產銷基本平衡,所以生薑價格穩定。2009年生薑價格開始上漲,又08年的3——4元/千克漲到5——6元/千克極大刺激了農民的種姜熱情,種植面積激增到239萬畝,10年生薑價格暴漲更加激活了農民的熱情種植面積再增至300萬畝以上, 2011年已攀升至400萬畝左右。因為供需不協調,致使大量生薑庫存飽滿,價格隨之下跌,包括貴州與在內的全國各地從11年年初的6元/千克的收購價暴跌至0.8——1元/千克生薑價格的下跌,是因為產大於求導致的市場正常現象,預計在幾年或明年,生薑價格會有上漲。

  二專案發起人及發起緣由:

  1、專案發起人:XXX

  2、發起緣由:

  1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2增加就業。 3滿足當地市場需求。 4增加新型農業產品。 5推動農業發展的多元化。

  三、生薑種植專案可行性分析

  一經濟可行性:生薑價格雖然在去年出現了下跌的情況,但是就***本地區來說,升降市場仍未飽和,價格的下降必然還會帶來生薑種植量的減少,根據市場規律,以及近期政府對農產品的支援政策來看,生薑價格會有提升,加之本地生薑種植的空白,所以,經過認真分析,本地生薑種植有良好前景。

  二政策可行性:政府對農產品實行的價格補貼,大大打消了農民的種植擔憂,政策性的保險和財政補貼,讓種植生薑成為一項可行的專案。種植後只要參加生薑政策性保險,即便出現了一定的損失,有了保險賠償,我們的種植熱情依舊很高。

  三技術可行性:生薑的種植及管理並不是很複雜,農民可以通過相關資料獲取種姜常識,可請鄉農科站的工作人員到田間地頭做指導,瞭解種植的注意事項。所以技術方面沒有太大問題。

  四組織和人力資源可行性:種植面積決定了此專案不是一家一戶能完成的,初步計劃是一戶牽頭,帶動發展最好是***地區能形成一定規模,產生規模效應,輻射到周邊各兄弟村。種姜農忙時人手不夠,可僱傭一部分村民幫忙種植及管理。

  四、生薑種植的專案優勢

  一人力優勢:***地區農田多被用作農業生態示範區的建設用地,導致原本種地的農民閒臵,所以,本專案可以充分利用這種人力優勢。

  二市場優勢:本地種植生薑的農戶極少,但是需求量大,大多的供應只是依靠一些散戶的少量種植及其外地流入,本地生薑有待開發。

  三價格優勢:生薑產銷基本平衡,生薑價格穩定,不見大起大落。2009年生薑價格開始上漲,由2008年的3——4元,上漲至5——6元,畝效益高達2萬元左右,極大地刺激了產區廣大農民種植生薑的積極性,種植面積激增至239萬畝,2010年生薑價格暴漲至12——14元,畝效益暴增至6——7萬元之後,更加激活了農民種姜的熱情,種植面積再增至300萬畝以上,2011年已攀升至400萬畝左右。

  四其他優勢: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援是至關重要的,還有農民的種植熱情高漲等等。

  五、生薑種植專案的生產流程

  一專案選址

  1、地理位置:***地區寬廣低平地帶

  2、自然情況:地勢平坦,地形廣闊,水源充足,土地資源良好,降水和熱量豐富,光照充足。

  3、資源情況:水熱資源豐富,土地資源,以及光照資源豐富。 4、經濟情況:需要有足夠的經濟費用支援,作為種植成本投入。。 二生薑種植 1、生薑播種 生薑是一種喜溫怕寒的作物,發芽溫度適宜為15——18度。10度以下低溫以及土地適度太大都會導致根莖腐爛。在強光下葉片容易枯萎,因為生薑的根系不發達,對土壤的水分要求極高過幹過溼都不利於其發育,播種時通過塊莖的無性繁殖,所以播種時要千萬注意選好土地,注意土地的輪作,要下足基肥,合理密植,要選擇良種,提早種植,可增加產量。另外注意水分的控制。

  2、田間管理

  1適時追肥,合理排灌。人畜糞水是很好的選擇,將其與尿素一同很合後淋施。

  2抓好姜疫預防工作,田間打藥,及時摘除染病植株,採用石灰粉滅菌,增施草木灰等鉀質肥料。

  3實行套作,提高經濟效益。

  3、產品銷售

  生薑農產品種植採取以下銷售模式:

  1以貴州省現代農業展示區為依託。

  2為當地農家樂供貨。

  3包裝好的成品進入貴陽市各大超市直銷。

  4外地大客戶訂單批量銷售。

  六、專案其他輔助事宜

  一生薑種植中的環保問題評估及解決措施:這次種植我們將使用農家肥料,減少多有機肥的使用,將對環境影響降至最低,不會產生影響土地的廢水,相反地,這有利於增加土地的肥沃,我們將重複利用水資源,把水土流失減到最少。真正做到生態農業,生產出無公害的農產品。

  二生薑種植基地專案總成本費用估算:此次生薑種植經費經預計,總共在25萬元左右,也是該專案總費用。

  三生薑種植地的輪作問題研究:可根據生薑前期生長較緩慢,植株低矮,耐陰性強的特點,早春可在壟邊種植瓜菜、豆角、茄子等作物,達到增收的目的。

  篇2

  專案名稱:XX核桃種植專案

  專案宗旨:通過專案實施,充分利用退耕還林政策和我鄉的區位優勢,合理開發山區的荒坡、荒地,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達到培植支柱產業、保護生態,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促進我村經濟、生態、社會協調發展的目的。

  專案建設地點:房縣青峰鎮青峰街村

  專案規模:50畝。其中2010年種植10畝,2011年種植15畝,2012年種植25畝。

  投資概算:2010年建設投資18500元,2011年投資35750元,2012年投資48750元,累計投資121200元 實施年限:2010年開始,2012年完成。

  專案效益:密植8518核桃50畝,3年產2000公斤,5年後豐產期可達10000公斤,按20元/公斤計算,專案建成後可年創產值180000元以上。

  專案可行性:本專案建設符合國家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符合房縣青峰鎮的實際,有利於促進地方農業、經濟發展,加快區域脫貧致富步伐。專案建設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專案可行。

  一、專案實施背景

  青峰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29公里,交通便利、市場集中、山林土地資源豐富,糧食生產以自己為主,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8%以上,年人均純收入3250元,社會發育程度低,經濟落後。突出表現為:一是地理環境複雜,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二是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業經濟效益低;三是農業產業結構單一,主導產業尚未形成。專案的實施將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標準化水平,發揮高寒山區資源優勢,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我縣西部的九道鄉、窯淮鄉已發展核桃種植多年,已產生經濟效益,產品供不應求。因此,只要我們注意選擇良種,加強科學管理,開發前景十分廣闊,可以把它建成為我村支柱產業,對優化我村經濟結構,轉化資源優勢,保護生態,增加農民收入,都將起到積極作用,對全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將起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專案實施的有利條件

  一自然條件適宜。青峰鎮地處秦巴山區腹地,跨東經109°29′至111°16′,北緯31°30′至33°1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850㎜,平均氣溫15.2℃,年日照總時數1655至1958小時,無霜期244—255天。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響,本鎮氣候複雜多樣。素有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得多之說,山地小氣候的多樣性,為多種經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適宜種植核桃等經濟作物。交通條件基本具備,產品運輸條件較好。

  二有種植核桃的歷史和經驗。我鎮農民以前就零星種植核桃,已經初步具備種植核桃的習慣和經驗,只要採取科學育林集約經營,加強科學管理,核桃種植就能成功,經濟效益將可能實現。

  三具有一定的技術力量和管理隊伍。可以在縣林業局、農業局的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種植核桃,可對核桃種植及產品開發進行技術指導。並可保證林業站、農科站的技術人員經常深入實地進行核桃的栽培、管理指導。

  四市場前景廣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核桃營養及醫療價值認識的深化,對核桃需求量及品質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使目前價格上升幅度較大,從七十年代的每公斤1元上升現在的20-30元,增加20倍以上。由此可見,核桃產品市場需求前景好,發展核桃生產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發展核桃產業不會存在滯銷問題,而是前景廣闊。

  五交通條件好。青峰鎮距縣城29公里,距十堰市城區150餘公里,距襄樊市200餘公里,並有過境在建的谷竹高速三年內將建成通車,連線十房高速,初步形成了內外運輸交通網。屆時可通過谷竹、十房、漢十高速以及209省道將核桃運銷省內外。因此,對促進核桃經營提供了較好的交通條

  三、專案的組織管理實施及預期效益

  一、專案管理實施

  1、選擇優質核桃品種。核桃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只要年平均氣溫9~16℃以上,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均可種植。核桃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廣泛。為了提早結果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應推行矮化密植栽培,並選用嫁拉苗,方可提早豐產。嫁接苗定植後3年即可掛果, 5年後可進入豐產期。目前,密植園以3×3畝栽65株為宜。因此,根據專案建設區的土壤,氣候特點,選擇高產、高效、優質的8518核桃為樹種,進行合理密植。該樹種種植2年後便可掛果,預計受益期在30年以上,管護好的受益期更長。

  2、統一規劃合理佈局。選擇集中連片的公路沿線的宜林荒山荒地,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合理佈局。

  二專案預期效益

  核桃種植效益分析

  按1株計算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後

  苗錢 15 0 0 0 0

  肥料、水 、藥 5 5 6 8 8

  人工管理費用 5 5 7 10 10

  土地承包雜費 2 0 0 0 0

  樹穴栽樹及人工 3 0 0 0 0

  累計總投入 30 40 53 71 89

  產量斤 0 0 0-2 4-7 10斤以上

  收益10元/斤0 0 0-20 40-70 100

  根據以上進行計算前4年肥、水、藥及人工費用累計總投資89元/棵,100棵也就是8900元。第5年就可以收入100元/棵,100棵就是10000元,收回前期全部投資,以後就進入穩定收益時期。肥料、水、藥及人工管理等均是年年投資,且因為樹木逐年增大,所以5年後肥、水、藥及人工費用固定為每年每棵樹18元,三年內擴充套件種植50畝,每畝種植樹苗65棵,累計投資121200元,5年進入豐產期,每年可獲收益50×65×100-18=266500元。5年以後成本下降,收益提高,可實現預期效益。

  篇3

  一、專案名稱:

  種植園林創業計劃書範文

  二、專案背景:

  根據**區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處原**苗圃需要異地搬遷。按照建設部《城市規劃建設指標》和《河北省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的規定,城市苗圃用地不得少於建成區面積的2%,苗木自給率80%以上。因此,我區還需要新建面積不少於210畝的城市綠化專用苗圃。

  目前我市已經確定了建立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如果新苗圃不能及時完成建設,我區將消耗大量資金到市內、外其它苗木生產基礎地購買苗木,這對我區的城市綠化建設極為不利,對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也會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因此苗圃建設勢在必行。

  三、專案建設條件

  **苗圃位於貫通**市區和**區的必經之路——**大道北側,南側正對**公園,東側與**區行政中心隔河相望,距著名的**景區1。5公里,西側是**生產基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苗圃地勢平坦,土層肥厚、水源充足,適合各類苗木繁育,符合苗圃建設的立地條件。建成後可滿足我區城市綠化建設苗木供應的要求,將為我市建立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打下堅實基礎。另外,**苗圃處於城市區西部農村,地價較為便宜,可節省大量建設成本,具有較強自行性。

  四、專案建設規模和內容

  **苗圃建設總佔地預計210畝,其中苗木生產用地150畝,花卉生產用地35畝,溫室、組培室等設施用地15畝,管理用房、倉庫及道路等其它用地10畝。苗圃建成後將以發展特色鄉土苗木,引種外地名優苗木和培育時令花卉為主,保障城市綠化美化苗木供給的同時,還將進行苗木科研工作,推廣科研成果,提高我區整體苗木生產水平。

  苗圃建設主要進行土地平整、圍牆、管理房倉庫及操作房、道路大型日光溫室、組培室、生產供電、供水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另外還將引進運輸車2輛,園林機械、工具等,使新苗圃實現苗木生產現代化,提高苗圃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再有,苗圃還需引進苗木30萬株,確保苗圃當年就可以實現苗木生產供應和銷售,儘快投入正常運營。

  五、專案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渠道

  一專案投資估算

  1、苗圃徵用地費用按每畝2萬元計算共計約210畝×2萬元=420萬元

  2、苗圃基礎設施建設費用估算約為300萬元。

  3、苗圃苗木引進和新增園林機械按市場價估算為200萬元。

  三項合計,該專案投資估算為920萬元。

  二資金來源渠道

  政府撥款投資

  六、專案性質與特點

  本專案為苗木產業化專案,綠化環保是其特點,以人工方式培植苗木,不會產生廢水、廢氣、廢渣等排放物,而且苗圃投入生產後因其有大量的樹木有利改善周邊生態環境,苗圃苗木生產主要是為城市綠化供應優質苗木有較強的公益性。另外苗圃還擔負著苗木生產新技術的研究推廣工作,所以也是政府在育苗業進行科普工作的重要基地。

  七、專案可行性分析

  一經濟效益

  1、利潤核算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綠化育苗業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就我區來說城市新區建設的雙向帶動,城市綠化將面臨千載難逢的契機,保證苗木供應也成為我區城市綠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往年原苗圃經營情況,除正常供應城區綠化用苗外,對外銷售苗木及花卉的銷售額可在150萬元左右,除去正常開支,淨利潤可達40萬元。

  2、緩解城市綠化管理經費不足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區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綠化面積隨之不斷擴大,由於經費用不足,管理太少,造成綠化管理不到位,綠化成果沒有得到較好的保護。通過利用苗圃經營收入,可以部分彌補城市綠化管理養護資金不足問題,減少財政壓力,從而推動我區城市綠化建設全面發展。

  二社會效益

  當前事業單位改革正在逐步推進,事業單位將進行企業化管理。目前,我區**隊伍有在職職工56人,其中大部分是40-47歲而且文化水平較低的老職工,約佔總人數的39。5%。改制後勢必在人員編制有所控制,其餘人員將會進行化解分流。按照目前園林管理處的實力,全部吸納分流職工難度較大,如果新苗圃不能建設,那麼原苗圃的12名正式職工在**內部更將無法安置,這樣無疑會給社會造成負擔和職工下崗面臨巨大的再就業壓力。**苗圃專案建成後需要員工65 人,其中管理人員9人,科研技術人員7人,普通員工50人,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將以本單位原有人員為主。另外,還需聘請一些專業學校畢業學生和有經驗的本行業專家,其餘普通員工,將優先選擇所在地的農民或下崗失業人員。這樣在所有原苗圃職工全部能夠安置的情況下,根據苗圃苗木生產的需要還可以吸納一些大專院校畢業生和農村剩餘勞動力。

  還有**苗圃建成後因其作為國有苗圃還有推廣苗木生產新技術的重要任務,對提高我區的育苗業的整體水平、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我區的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此專案的建設勢必會給我區帶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八、結論

  從城市綠化規劃規定的要求和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以及市場的客觀供求關係看,此專案既是生態環保專案又是社會公益專案,還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該專案具有可行性。

種植業創業計劃書範文
果樹種植創業計劃書範文
相關知識
種植創業計劃書範文
果樹種植創業計劃書範文
種植業創業計劃書範文推薦
種植業創業計劃書範文
果園種植創業計劃書策劃
農業種植創業計劃書怎麼寫
農村種植創業計劃書
園林種植創業計劃書
大棚種植創業計劃書
藥材種植創業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