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骨幹教師專業培訓心得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中學骨幹教師要適應時代的要求,爭做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學骨幹教師專業培訓心得一

  不知不覺,來到xx大學有一週了。參加工作至今六年,當我再次走進校園,走進那個無比熟悉的教室時,心中的激動難以按捺,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身份的轉化,我又變成了坐在教室接受知識的“學生”,我的內心是無比激動和驕傲的。

  這幾天聽了連xx教授、翁xx教授、林xx老師的精彩講座。從他們身上,我學到的遠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和做學問的方法,更多的是他們執著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嚴謹勤奮、潛心鑽研、盡心盡責的那種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為一個學者,他們的人格魅力讓我感染!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感悟:

  通過此次培訓,我在教學觀上有了一定的轉變。連xx教授為我們講授了《教與學的心理分析》。教育應該幫助每個學生髮現、發展自己的優勢、智力、潛能,成為應該成為的人。我從中體會到要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給他們正向的情感,讓他們得到自信,感受到自我與自尊。不要總是批評學生,說一些帶有負面的話。教師要了解、理解學生。教是為了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核心,不是為了上課而上課。教師要用心去傾聽,要傳遞正面的力量,要用感情去交流,要設身處地的、換位的思考。人的本質是自主的,不願意被控制的。好學生是鼓勵出來的,是誇獎出來的。所以在表揚學生時,不能一味的去說“你將來一定會有出息”之類的話。應該從欣賞的角度去誇學生,這樣做對學生是有利的。

  通過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林xx老師為我們講授了《教師如何寫作》。他指出,文字是靈魂的鏡子。寫下的就是永恆。他為我們傳授如何寫作,如何尋找課堂片段、課堂案例。舉例子說古今中外的教育寫作的良好的品質:“教是教不會的,只有學生學才能教會。”“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與生長之重組,學校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學生要從做中學。”並說明,教師的日常用語對孩子的發展有影響。語文教師的詞彙量要優美、多樣,情感要豐富、真摯。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更新觀念。翁xx教授在講《追求簡約化的教學》的時候,他告訴我們,要抓住課堂的不變數教學重、難點。教師講到的,學生未必就會;教師沒有講到的,學生未必不會。我們要找準關鍵詞,過於注重細節往往就會丟失對整體的把握。換而言之對細節越來越重視,對整體越來越漠視。他列舉的例子生動形象,讓我們懂得:教育要從冗繁走向簡練,從壓抑走向舒緩,從凌亂走向有序,從狹隘走向開闊,從死板走向靈動,從膚淺走向深刻。教學要做到主次分明,動靜分明。

  聽了他們的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照單全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著引領和導向的作用。今後自己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於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中學骨幹教師專業培訓心得二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麼人相伴,有幾位好同伴,將會成就你的一生。“當我聽了李元昌老師的《科學理念指導下改革教學方法》,宋勝傑老師的《重建我們的精神家園----我的教育思考》,孫立權老師的《新課程背景下基礎教育漫談》的報告後,心中不由地湧起了這句話。短短2天的骨幹教師培訓結束了,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收穫頗豐、感想頗深。在貫徹新《綱要》精神的過程中,李元昌老師帶來的藝術教育讓我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兩位市優秀教師的精彩演講,讓我感受了新課改精指導下角色的轉變;孫力全老師講的,《新課程背景下基礎教育漫談》更是讓我感受到新課改清新的氣息。由此,我又一次在觀念上、理念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想,新課改的精神就像陽光一樣,普照到了與之相關的每一人。下面我就從兩點談一下我的體會:

  一、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以前在學校時,我們學習了各科教法,並且老師還告訴我們:在你們以後的工作中,應當理論結合實踐,才能把所學的教法運用於實踐當中。但當上班後,似乎覺得學習的教法基本運用不上。於是我找出各科教法書,通透的一遍,想溫故而知新。溫故後的頭腦中也是理論一套套,可上出的課還是不能讓自己滿意,真是苦惱極了。

  新課改後自己突然覺得,觀念、理念一下子變了,新《綱要》既充分肯定了教師在教育、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時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與挑戰。能否對學生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生動地發展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

  通過學習使我明白,每個學生都能夠學習,並且能夠學好,成為優秀的兒童和未來社會的成員。正象名師孫力全老師所說“老師的能耐是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愛學習了。所以,教師就應著力於將經驗內容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與形式,什麼是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與形式呢?我覺得就是《綱要》指出的: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師為主導,而學生是主體。這就凸現了一個巨大的變化:教師角色的轉變。

  1、困惑中的引導者

  學生學習生活中,經常會有困惑,面對學生的困惑和問題,像以前一樣乾脆的告訴他答案,還是引導他走出困惑,找到光明,體驗努力的快樂?不容置疑當然是後者。在老師的引導中,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答案,而且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孩子們不但體驗到過程的快樂,而且從中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

  2、探索中的支持者

  學生的學習生活,是一個研究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或是提供材料,或是精神上鼓勵學生,都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支援。

  3、學習過程的合作者

  孩子有無數的好奇心,但他們的能力確是有限的,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探索學習,老師這個主導者要起作用。我想,在孩子探索過程中,由於個體差異,孩子的能力有所不同,對於孩子能力所達不到的,就應該幫助他,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不難發現,其實這三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記得宋勝傑主任在課上說過“平庸的教師在說教,好的教師在解惑,更好的教師在示範,卓越的教師在啟迪。我們老師應不時適地的對學生進行解惑,示範,啟迪,教育。

  二、轉變教師角色

  學生的學習也是從以要我學,到現在我要學,這種巨大變化,在孩子們身上凸顯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例如我把要學的詞編入故事,孩子們聽了好聽的故事,很開心,還邊表演,邊學習了裡面的詞,這樣情境表演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們一學生詞就會高興的不得了,因為老師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這都原於教師角色的改變,很好的把價值引導和孩子的自由發展結合起來,體現了價值引導,同時又注重孩子快樂的學習,不讓孩子去被動的接受,而是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不但主動快樂的學習了知識,而且按照《綱要》的精神,努力創造一個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兒童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達,不僅語言得到發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發展。

  新課改讓老師改變了意識,變化了角色,在充分肯定孩子的同時,因材施教的對每個孩子進行教育,適當的引導支援,共同達到目的。

  這次聆聽專家和優秀老師的講課,讓我真切感受到,新課改已深入到每個人心中,,樹立與專業化要求一致的教師形象。無形中真的帶來很大的壓力,這個引導者的角色怎樣才能更好的把困惑中的學生正確引導好,教師的高階素質發展是必須引導的基礎,要做一個引導者是一定要有思想的;這個支持者要怎樣的理論支援和良好的心態,才能讓學生接受你的支援;這個合作者的角色怎樣能讓學生真正覺得,你和他是同一高度的朋友,並相信你們能合作成功。我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想:應該正如現在所提倡的,做有文化的教師。多讀書、多思考、多反思,要做有思想的老師,我們一直也說《綱要》的貫徹是堅持先進的理念,堅持核心的價值,就是代表先進文化。且我們平時也常說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我想這應該也是從教學工具向“知識工作者”轉變的動力吧。

  中學骨幹教師專業培訓心得三

  從8月3日至8月23日,在xxx省師範大學教科院進行了20天的省中學骨幹教師培訓,通過教科院的博士,教授的講課,我深有體會:

  一、知道並理解了新課程理念,創新與策略

  1.注重學生基礎學習能力的提高.基礎學習能力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前提,是開展終身學習、促進自我完善與發展的基礎,基礎學習能力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前提,是開展終身學習、促進自我完善與發展的基礎。

  2.注重學生資訊素養的養成.迎接資訊時代的挑戰,適應資訊化社會,從浩瀚的資訊海洋中獲取必要的資訊,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訊素養。

  3.注重學生創新性與開放性思維的培養.教育應該培養胸襟開闊、能夠站在全球化視野考察問題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公民。

  4.強調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和道德教育.在享受現代科技發展帶來的充足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應更加註重精神世界的錘鍊,如對真理、正義、誠信、責任感的追求。

  5.尊重學生經驗,發展學生個性.教育向學生生活的世界迴歸。瞭解學生特徵,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實現因材施教。

  二、知道並理解了教師心理健康與教學

  1.完善自身人格

  1端正人生價值觀,獻身教育事業

  “崇高的師德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促進教師奮發向上,獻身教育事業,不斷進取的動力之源。”當前,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為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但是,隨之而產生的人生價值觀、生活觀念的變化也衝擊著學校教師,影響到教師的價值趨向和道德觀念,使教師隊伍中存在著一些與教師角色身分不相稱的思想意識。有的教師受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表現在工作態度上,怕環境艱苦,怕任務艱鉅,追求輕鬆自在,缺乏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遇到困難總是繞著走,“絞盡腦汁”地要求到條件舒適的地方去工作。表現在思想作風上,安於現狀,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缺乏艱苦創業的精神。表現在生活上,畸形消費,花錢大手大腳,生活追求瀟灑,吃穿講究排場。作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師應該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本職工作中,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對工作懷有持久的熱忱,並從工作中獲取滿足和樂趣。在這方面,我還有所欠缺,在以後的工作中應以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標準,培養自我控制和自我調適能力,學會抵制各種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響,保持良好的心態。

  2塑造良好性格,做到為人師表

  心理健康是我們學生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建功立業的重要條件,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中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許多研究表明,教師的學歷、知識水平和學生的發展並沒有必然的聯絡,而教師性格對學生髮展的影響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師良好的性格特徵,不僅時時感染和教育著學生,而且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因此,教師要為人師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學會鼓勵、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學會公正、學會激勵、學會賞識、學會呵護;應保持樂觀、開朗、熱情的態度,以飽滿的熱情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你能行!”、“你可以的!”、“你很優秀!”這樣看似簡單的話,往往可以點燃學生自信的火把,照亮他的成長之路。我想,作為教師,如果沒有客觀的認知標準,他的課上得再好,也難走進學生的心,所以教師要為人師表,尤其要具有寬容、公正的良好性格。

  3富有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以及教師體制改革風起雲湧的今天,對學生的培養不能再循規蹈矩,必須通過教師創造性的工作去尋找適合自己教育物件的方式方法。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應該在模仿、學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思考自己的經驗,結合自己的特點及優勢,加以創造性運用,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要不斷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和興趣愛好,以便從各種渠道獲取的資訊中得到啟發。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首先要在教育教學中,展示自己的創新成果。

  三、保持平和心態

  1安貧樂道,正確認識教師職業

  教師應該對自己的職業有個正確的認知,不能認為教師是社會地位虛高、經濟地位實低,工作辛苦費力的角色,而應該以教師這一職業為榮。教師應努力瞭解自己工作中的任務和壓力,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瞭解並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制定符合自己實際的目標,不要把目標理想化。一切從實際出發,才能達到預想的結果。

  2堅持不懈,正確對待教學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

  什麼樣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麼樣的學生是合格的人才?教師要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待教育的成功和失敗,併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應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培養出即能滿足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又能培養出少數個性特長得到發展,一專多能的高素質人才。我很贊同書中的觀點:“樹立社會需要和個性發展需要相結合的觀念,社會對人才有多種需要,學生也有不同的特長。教師應當著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挖掘學生內在的能力,在動機、興趣、方法、習慣方面給予重視。”

  四、體驗教師的職業樂趣

  一個健康成長的人應有樂趣相伴,這樣他的工作,職業生涯才能獲得鮮活的生命,教師的工作環境,工作物件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師應有自己的工作樂趣。

  因此,在我們教師隊伍中就出現了這樣的人:對待工作不積極,沒有熱情,得過且過,沒有責任心和進取心,沒有明確的目標,與學生關係淡薄,排斥學生,不和學生接觸,為必須和學生交往而煩惱。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師職業自豪感,沒能充分認識自己的職業價值。要改變這一現狀,我們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教師的環境特別是教育物件是不斷變換的。那麼,教師就應迅速適應教育物件,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達到預期的目的效果。從而促使教學的高效迴圈。只有適應教育物件、環境、我們工作起來才能順心順手,才能安心,並從中體味到工作的樂趣。

  其次,教師的個性是吸引學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個教師都應該時常問自己:我為什麼吸引學生?一個善於反思的教師,一個關注學生感受的教師,一個充滿民主的愛心與學識的教師,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師,到哪兒都是受歡迎的。難怪有的教師和學生相處默契,永遠是校園裡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然,我這裡所說的吸引絕不是庸俗的討好學生。其實,一個學識和魅力並存的教師,即使你對學生嚴厲一些,學生仍然愛你、崇拜你。偶爾當你有一些小缺點時,反而會使學生感到親切甚至“有意思”。再次,教師的工作大部分是定性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外輔導是教師工作日的定性工作流程。這些工作都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富於緊張。那麼,我們就應學會在緊張的工作背後放鬆,盡力讓自己的工作充滿彈性,留下教學以外的時間空間,豐富業餘生活,這樣也有益提高效益。

  最後,教師的工作平凡,驚天動地的業績很難創造。但我們不能因此心灰意冷,放棄對成功的追求。這時調節自身的成就感就尤為重要了。我們可把一個差生的轉化,一次成功的論文交流,一件優秀的課件展示,一次扣人心絃的典型發言,一次推心置腹的家訪勸學,一屆學生的優異成績!看作成功的驛站,並從中獲得成就感,以此收穫樂趣。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活動,我收穫很多,我要不斷地學習,以便適應時代的要求,爭做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師。

新教師入職培訓心得範文
小學青年語文教師培訓心得
相關知識
中學骨幹教師專業培訓心得範文
優秀骨幹教師專業培訓心得體會
骨幹教師專業工作總結範文
中學教師英語培訓心得範文
幼兒教師專業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最新骨幹教師個人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新教師入職培訓心得範文
新教師崗前培訓心得範文
最新精選教師崗前培訓心得範文
精選教師崗前培訓心得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