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讀後感作文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6日

  莫言的新長篇《蛙》,這篇小說是一部徹徹底底以“人”為主題的小說,獲得了第八屆矛盾文學獎。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中國作家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可是天大的喜事!莫言這位土生土長的農民的兒子,依靠自己在中國土地上幾十年不知疲倦辛勤的以筆耕耘,終於摘取當今世界文學的最高獎項,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榮譽,也是中國文化界的驕傲。

  由於專業、時間、興趣、愛好等的原因,對文學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許多文學作品,即使是著名的小說、詩歌、雜誌等也很少閱讀。對於莫言,我知之甚少,只是《紅高粱》電影以後,才知道有這位作家。至於他還有那些作品卻無心問津,更談不上找來閱讀,以至對他那麼多的大作也是孤陋寡聞。直到莫言取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才從他的個人資料介紹中對其本人及作品有所瞭解,同時對他寫作的小說猶然產生強烈的閱讀念頭。

  《蛙》是我閱讀的第一本莫言小說。因為是中國文學巨匠的佳作,我讀的非常仔細認真,不像以往瀏覽小說一目十行,瞭解大概的情節就行,而像讀技術參考資料似的不漏過每一個字,逐字逐句直到讀完全篇。按篇幅而言應該是我閱讀所有小說費時最多的一次。

  莫言所說,他的小說就是講故事。《蛙》就是以他的姑姑一生所交往的人、經歷的事為主線,敘述了一個又一個故事。特別是關於姑姑所從事的農村計劃生育工作中所發生和遭遇的種種“亂象”的描述,看似離奇古怪,卻是真實情節的再現。

  有過“知青”經歷的我,曾目睹耳聞農村的計生工作,莫言講述的故事絕不是虛構杜撰出來的,在領略莫言所講的故事的同時,當年我所在的生產隊那些不願做“結紮術”的適齡已婚婦女被健壯的“基幹民兵”連拉帶扯弄上馬車,有哭鬧不從的甚至被抓著胳膊拎著腿“抬”上車,一路顛簸強行押送到公社衛生院做絕育手術的情景也活生生的浮現在眼前。社員無奈的調侃道“和劁母豬一樣”。

  我相信莫言記述的是生活中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故事,所以語言樸實,語句流暢,讀起來讓人容易理解接受。如有虛構,故事的情節不可能顯得那樣的充實,難免流露輕薄,如是杜撰,所涉及的人物的心理活動也不可能刻畫得那樣真切,難以掩飾輕浮。所以讀過後,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曾聽過一位“古典武俠言情小說迷”講,那麼多書後,他也能編寫出一部經典的古代武俠言情小說。聽後,我十分驚愕,沒有歷史知識,沒有文學積澱,憑空遐想編造出來的作品,難道會有讀者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後生可畏啊!

  中國的文人,近代的、現代的不知有多少,唯獨莫言獨領風騷,令人肅然起敬。他的成功,在於他寫作的真實。貼近生活寫真寫實說真話,才能贏得讀者的認可,作品才有市場。

  真善美與假惡醜充斥在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醜是歷史賦予作家社會責任。一個人、一個社會團體、一個政黨、一屆政府的所作所為,都會成為歷史的記載,歷史的評價是公允的,作家的作品應該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好作品必將流芳百世,那是不以個人的意願所決定的。

  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知道獲獎者的尊姓大名的也是屈指可數,可我知道了中國的作家莫言享有此殊榮。中華文明對人類社會曾做過巨大的貢獻,期盼泱泱的文化大國出現更多的象莫言這樣的文化人。

  二

  從網上看到莫言的《蛙》獲得了本屆茅盾文學獎,於是從噹噹上買來一本。莫言的作品,很久以前也許從諸如《收穫》《十月》那樣的文學期刊上看過,現在已經沒有印象,也許從來就沒接觸過。買莫言的書這的確是第一次。

  很快就讀完了,感覺怎麼說呢?似乎很單純又確實很複雜。通篇都在講一個關於“娃”故事——能生娃,不能生娃?讓生娃,不讓生娃?護佑娃,扼殺娃?賣娃,買娃?而在這一個個有關“娃”的故事的後面,有現實的荒誕無奈,有傳統的掙扎呼號,有政治的強硬冷血,也有金錢的無堅不摧……

  從張拳老婆到王仁美到王膽再到陳眉,“母親”這個角色讓小說中的女性角色釋放出了她們生命的全部能量和智慧,母愛這種天性讓她們表現出了令人震驚的執著頑強英勇無畏,她們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來捍衛自己正在孕育或已經出生的孩子,結局悲慘而不失壯烈。

  主人公“姑姑”是烈士的後代,是一位產科的醫生,“是個階級觀念很強的人”,但嬰兒出生的那一刻她會“忘記階級和階級鬥爭”,體會到一種“純潔、純粹的人的感情”。她用她那雙普普通通的手,“將數千名嬰兒接到了人間”,也是那雙手,“將數千名嬰兒送進了地獄!”曾經她不顧一切的用鐵血手腕執行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晚年她又心懷懺悔為那沒有來得及出生的兩千多個孩子安放靈位,虔誠供奉,希望“他們得了靈性,便會到他們該去的地方投胎降生。”她被稱為“東北鄉的活菩薩,送子娘娘”,也被罵作“殺人魔王”“死後要被閻王爺千刀萬剮”。善與惡,脆弱與剛強,清醒與迷惘在姑姑身上矛盾交錯,使得這個人物的性格豐滿而富有張力。

  然而小說描寫的依然是一個男權的社會,生一個兒子繼承香火,是男人對女人的要求並內化成了女人們的心理需要。無論是蠻橫粗鄙的張拳,還是偽“堂吉訶德”陳鼻,甚至身為作家的蝌蚪,都無法拒絕“兒子”的誘惑。只是,張拳陳鼻最終未能抵擋住政治的威力敗下陣來,而蝌蚪卻在經濟社會的神奇迷宮中曲徑通幽。不得不承認,宗法觀念在中國依然根深蒂固,為了滿足傳宗接代的需要,女人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精神的和物質的,生命的和心靈的。

  這兩天電視上每天都有錢塘江大潮的報道。潮水奔湧而來,雄偉壯觀,勢不可擋,然而再大的潮頭終有退去的一刻,人生亦如此,起起落落,悲歡離合……

  三

  最近在讀一本莫言的新長篇《蛙》,這篇小說是一部徹徹底底以“人”為主題的小說,獲得了第八屆矛盾文學獎。

  故事發生在山東省高密東北鄉,這是莫言許多小說中一貫用到的場景。“姑姑”是一位身份複雜的鄉村醫生,她一生坎坷的命運貫穿了整部小說。“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時她曾與父親勇闖平谷;因男友逃到臺灣惹上了一身罵名;在年輕時她曾是計劃生育國策的支援和執行者;人到老年時她面對“我”的超生卻睜隻眼閉隻眼。

  除了“姑姑”,小說還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獅子”年輕時也曾是計劃生育的堅決支持者和執行者,但嫁給劇作家“我”之後,始終受著膝下無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壓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務”,併成功得子。在形勢的鉅變下,“小獅子”從計劃生育國策的執行者搖身一變為“違抗者”,其間經歷了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巨大壓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膽是“計劃生育”政策盲目執行下的犧牲品,也可稱之為是“傳宗接代”傳統思想的犧牲品。莫言在小說中用幾近殘酷的筆觸詳細描寫了王仁美和王膽的死,給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斷麻利、鐵面無私的形象,同時也試圖詮釋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輕時的豪言壯語與年老時的唯唯諾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變化中闡釋了生命的堅韌與堅強:生命的堅強與脆弱會因環境而變,因此人性的諸多因素也並非一成不變。

  整部小說的結構也較為獨特,由四封長信和一個九幕話劇組成。四封長信分別代表了四個時代,每一封信都是一個時代的隔離帶。書信體的敘事方式給小說的表達賦予了更廣闊的空間,利於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給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礎。九幕話劇《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補充和昇華莫言在小說中暗示了其標題:以“蛙”為書名,極有隱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媧”,“媧”是古之神女,化萬物者,書名是整部小說的主旨和濃縮。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說,《蛙》對人性的剖析與批判更為深刻,對社會的剖析也一針見血。通讀小說,我們能感覺到作家雖然始終在寫家鄉的故事,卻已經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類或人性的角度去寫“人”,我想這應該是許多小說作家應追求的目標。

  莫言的小說《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雖然是在寫家鄉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達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四

  關於莫言,及莫言的作品,除了知道有個紅高粱之外,幾乎一無所知。既不知莫言其人,更不知莫言竟然還是濰坊的同鄉。所以說起來自己也算孤陋寡聞。自從得知有一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後,才疏懶的上百度搜索裡輸入了“莫言”。大體知道莫言是山東高密人,寫了紅高粱,蛙等著作。聽說蛙是莫言代表作,所以就攀龍附鳳的買來,找飯後茶餘的時間認真的讀了起來。

  我比較感嘆莫言的勇氣。在思想剛剛開放的中國,竟然寫出這麼勇敢的文章,讓我自慚不如。我曾經懷疑,莫言第一次發表這篇小說是不是在國外。中國有那麼多“姑姑”式的計生幹部們。中國有那麼多“王膽”式的被強制流產,或者被斷送性命的育齡婦女們。中國有那麼多被計生幹部在破舊鄉村衛生室裡,一針結束生命的還沒有來得及出生的“蛙”們。不管是“蛙”,還是“娃”,都在悽慘的“哇哇”的叫聲中結束了生命。

  這使我想起了,曾經,我姐姐的尚在腹中的孩子,已經7個多月。被計生幹部在一個簡陋不堪的房子裡,用簡單而粗暴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姐姐說好像還聽到了孩子的哭聲,姐姐還說,那孩子還長的很好看。我的嫂子,四個月的孩子,尚在腹中。據陪在一邊的我的另一個姐姐說,她看到了那個孩子還是一個男孩,小雞雞都已長成了。也是被打了一針,就沒有了生命。

  那是一個思想禁閉的年代。腹中的孩子,婦女的生命在計生幹部的眼裡,只是晉升的梯子。

  我佩服莫言,是因為他比我勇敢。我也曾經對那些終日無所事事,只能拿著育齡婦女撈金的計生幹部表示過譴責。為他們拿著納稅人的錢,不為納稅人辦事而跟他們理論。他們也曾威脅,要在戶籍部門把 我列入“黑名單”。把一個育齡的並沒有超生的婦女列入黑名單,取消我的戶籍。這僅僅是因為我沒有按時去體檢。後來,不願多事兒,就算了。知道當前的政府部門,公權力高居於憲法和民權力之上。所以就不了了之。他們愛怎麼怎麼吧。只是威脅的一種手段而已,不跟他們一般見識。

  但是莫言不這樣,莫言似是而非的語言,已經模糊而尖銳的,用極具民族風格的語言,把這個不滿表達出來。利用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作為擋箭牌,把當期那些腹中的娃娃們,和孱弱的產婦們的命運,哇哇的訴說出來。

  所以說,莫言的勇氣是敢於面對並承認真實的人性。敢於公開的對那些泯滅人性的所為的公權力說“不”。我曾經一度為莫言擔心,擔心他會被某些人報復。但是現在看來,擔心已經沒有必要。因為莫言是智慧的,他懂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他還懂的,只要我不明確的說出來,其他的任你猜。這叫證據,叫不留任何證據。所以他的語言模糊而尖銳。聽老人們說,這叫會說話。

  聽說,新一屆政府,提出了新的執政要領,其中一條就是政府不能高於憲法。這應該算是注重民生,伸張人性的舉措吧。

  但願,這一主張不會因為陳舊的老底而僅僅流於形式。

  五

  以前對莫言知之甚少,乘著諾貝爾文學獎的熱潮才對他有所瞭解。莫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莫言在他的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般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祕超驗的物件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他的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曾認為,莫言是中國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人選。 2004年,法國圖書沙龍,莫言、李銳和餘華三位作家獲得“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本土作家。

  網上有人這樣評價他:“莫言可能是當下中國文壇最博大、勤奮的作家。博大源自其嘗試的寫法多而寬,充滿試驗性的創新精神,其筆法汪洋恣肆、氣勢蓬勃、自由率性。勤奮源自其寫作的數量和質量之積,也源自其不懈的開拓精神,就中國當下而言,無人能出其右。”

  作為文學院的學生,我不得不拜讀一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長篇小說《蛙》。當我讀《紅高粱家族》、《蛙》、《食草家族》、《十三步》等作品的時候,我為其充滿速度的敘述、斑斕的意味、鋒利的究詰和卓越的語言才華而興奮不已。

  小說的名字叫《蛙》,如果沒有看過書,光看這個題目,想必是怎麼也不會和婦產科醫生聯絡到一塊兒去的。聽說莫言取這麼個貌似奇怪的題目顯然有著深刻的寓意,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闡釋:首先,蛙和“娃”讀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從一個受人敬重、人見人愛的“送子娘娘”到計劃生育實施後,被無數人唾罵和詛咒的“殺人魔頭”,說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愛恨情仇,都和孩子有關;其次,青蛙和叫聲和孩子的哭聲狠相似,都是“哇哇”的聲音,這讓後期的“姑姑”一聽到蛙聲,想起那些還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殺在子宮裡孩子,立刻變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備受煎熬。就像“姑姑”獨白說的那樣:我的雙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這是部直面中國近幾十年來有關計劃生育政策的小說。說起計劃生育生在上世紀十年代的我們不得不感慨一下。

  以前有個澳大利亞網友,他說,每10個加他的好友,就有4箇中國人。我說,大概你特別受中國人歡迎吧。他說,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大概是因為中國人太多了。當時,我幾乎忘了中國人幾十年來為計劃生育所作出的努力和犧牲。

  動物歸根結底是為了自己的種族和後代而生存。繁殖是動物的本能,也是身為高階動物的人類的本能。當人類的動物屬性與社會屬性發生矛盾,我們該做怎樣的選擇?中國政府選擇了計劃生育,於是,幾億成型的和沒成型的胎兒成了犧牲品,又有多少孕產婦由於當時落後的醫療條件喪生。當我們為今天計劃生育所取得的成績感到欣慰的同時,可曾想到過他們?

  讀罷該書,猶如在中國人的心靈長廊進行了一番巡禮,禁不住重新探尋一下人類的孕育到出生的生命旅程。正如書中所說,歷史是隻看結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們只看到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等許多偉大建築,而看不到這些建築下面的累累白骨。

  小說中一個最典型的人物。這個人是全書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萬心。萬心衛校畢業,一輩子跟婦女打交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員,無論多麼困難的分娩,只要經她接手,就會轉危為安,就連母牛難產,大家都請萬心出馬,那時候,她是四里八村婦女的大救星,活菩薩。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變成了魔鬼。

  張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萬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義滅親引產失敗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膽在被她追趕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陳眉,但王膽的命也沒保住??當時人口膨脹得厲害,國家不實行計劃生育,可能帶來滅頂之災,萬心就是計生工作的推土機,開到哪兒都壓死一片,雖然講法不容情,但我還是極端地厭惡這個時期的萬心,以至於厭惡到要放棄讀下去的地步。萬心那種慘絕人寰的圍追堵截實在是太血腥了,有誰願意欣賞這樣一個滅絕師太趕盡殺絕的表演呢?婦女工作本是最神聖的,可是,萬心卻被時代扭曲成了一個殺人惡魔,後來她途經蘆葦地,被無數的蛙圍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噴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後來,她夜夜失眠,貓頭鷹的叫聲被她幻化成蛙的慘叫,她覺得這是那些無辜的生靈來討債了。

  “蛙”,就是“娃”啊,萬心的這雙手,接生了上萬個娃,又殘害了多少個娃啊!如果她不僅僅是一個婦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當嫁的年紀嫁掉,在該生的年紀生產,她的心就不會這麼硬,這麼冷。可惜,她年輕的時候與那個英俊的飛行員擦肩而過,後來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紀裡,戲劇性地嫁給了郝大手,一輩子接生了上萬個孩子,卻沒有一個屬於她,這也許就是對她作惡的報應吧?萬心,願你來生做一個完整的女人。

  小說中一段糾結的感情。這段情不是秦河對萬心的忠誠,不是陳鼻對王膽的呵護,不是萬足對王仁美的愧疚,而是王肝對小獅子的單戀。十二年的時間,王肝給小獅子寫了五百多封情書,可以想象,王肝是怎麼把一顆惴惴不安的心裝進信封,等待小獅子的回信,可是,沒有,直到小獅子嫁給萬足,也沒有給王肝回過隻言片語,因為王肝的信小獅子一封也沒看到,信全被萬心扣下了。

  沒有回信,王肝依然痴痴地寫下去,從第一封到第五百多封,這是怎樣的痴情啊!令人費解的是,頭髮蓬鬆,塌鼻方口,滿臉粉刺的小獅子,在王肝的眼裡竟然是“小獅子真美啊!”就是這麼一個其貌不揚的灰姑娘,讓王肝遠遠地看見就激動地眼含淚花渾身顫抖,讓王肝情願跪在地上親吻小獅子留下的腳印,當他得知小獅子嫁給萬足之後,他沒有痛不欲生,反倒很冷靜地說:“愛情就是生一場重病,現在病好了!”看來,愛情是不拘於形式的,比如婚姻。

  小說中一場無法忘卻的過往。這部作品是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高密東北鄉寫起的,農村的落後貧窮,雖然我生在90年代,沒有親身經歷那時艱辛的種種,但從長輩的口中我也瞭解很多。比如吃,爺爺奶奶說他們那時候幾乎頓頓吃煎餅,能抹點豬油或者卷點紅糖白糖,就算是十分奢侈了,至於鈣奶餅乾,那更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了。如果能撿到飛機上投下來的壓縮餅乾,真是好運氣了,更多的時候,見到的是印刷十分精美的傳單,飛行員降落傘,還有在手腕上畫手錶,每家每戶釋出票。還有那個時代村裡的一個接生婆,會安胎,會接生,會打針,還會算卦,巫婆一樣神乎其神。
 


紅高粱讀後感作文
賣白菜讀後感範文
相關知識
蛙讀後感作文精選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讀後感作文精選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作文精選
金字塔原理讀後感作文精選
最美的時光讀後感作文精選
三個火槍手讀後感作文精選
金鎖記讀後感作文精選
半生緣讀後感作文精選
生死疲勞讀後感作文精選
受戒讀後感作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