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蔥種植的要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種植小蔥要注意些什麼呢?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小蔥一般是3~4月播種,6~7月收穫;也可在9~10月播種,第二年4~5月收穫。這期間以沒有長成的幼秧供應市場,食嫩葉為主。

  宜選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塊種植,無論沙壤、粘壤土均可,對土壤酸鹼度要求不嚴,微酸到微鹼性均可。但不宜多年連作,也不宜與其它蔥蒜類蔬菜接茬,一般種植1~2年後,需換地重栽。

  選擇好地塊後隨即耕翻,一般每畝施入腐熟廄肥或糞肥2500~3500千克,外加磷、鉀化肥30~35千克,或複合肥40千克。施後耕耙做畦,畦寬2米左右,畦溝寬40釐米,深15~25釐米,做到“三溝”配套,能灌能排。

  分蔥和細香蔥一般都採用分株繁殖。分株栽植在植株當年已發生較多分櫱、平均氣溫在20℃左右進行為宜,長江流域一般均在4~5月和9~10月兩個時期,具體依當地氣溫而定。栽前將留種田中的母株叢掘起,剪齊根鬚,用手將株叢掰開。栽植行株距分蔥較大,細香蔥較小。一般分蔥行距為23釐米,穴距20釐米,每穴栽分櫱苗2~3株,栽深4~5釐米;細香蔥行距10釐米,穴距8釐米,每穴栽分櫱苗2~3株,栽深3~4釐米。栽後澆足水,細香蔥有時也結少量種子,可用於播種繁殖。栽植成活後淺鋤,清除雜草;追肥為10%腐熟稀糞水或0.5%尿素稀肥水,畝澆施1000~1500千克。

  由於蔥類根系分佈較淺,吸收力較弱,故不耐濃肥,不耐旱、澇,與雜草競爭力較差,必須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溼潤,並注意多雨天氣要及時排除積水。栽植成活後開始分櫱,分櫱上可再抽生二次分櫱。一般在栽後2~3個月株叢已較繁茂,即可採收。如暫不採收,也可留田繼續生長,陸續採收到冬季。或對每一株叢拔收一部分分櫱,留下一部分繼續培肥管理,待生長繁茂後再收。

  小蔥種植技術

  1、調節溫度,適時播種:小蔥生長的適溫為10--25℃,如嵊州四季蔥,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品質好,適應性強。夏季高溫季節,可用遮陽網遮蓋降溫,冬季可用小拱棚覆蓋保溫。

  2、精細整地,施足基肥:小蔥宜在疏鬆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播栽小蔥之前,地要充分翻晒,儘量壓低病蟲基數。用腐熟有機肥作基肥,一般畝施2500公斤,配施三元複合肥40公斤。

  3、培育壯苗,密植淺栽:不論直播還是移栽,一定要培育好壯苗,一般每畝播種量10.5公斤左右,做到均勻精播。畦寬1.2米,過寬不利管理。移栽的深度宜淺不宜深,密度宜密不宜稀。深度6-7釐米,行株距15-10釐米,每穴3-5株。

  4、薄肥輕施,土壤溼潤:小蔥生育期短,茬數多,直播苗60-80天上市,移栽苗30-40天上市,定植後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一般7天左右澆一次水,結合追肥,用0.2%尿素追施。

  5、防病治蟲,減少汙染:小蔥病害主要有霜黴病,可用25%甲霜靈500倍液噴霧,蟲害主要有蔥蚜、潛葉蠅,可用一遍淨、阿維菌素防治。

  小蔥優質高產種植技術

  1品種選擇。小拱棚小蔥選用高產、抗病、不分櫱、質地脆嫩、味甜、營養豐富的章丘蔥系列品種,以西北當年生產的種子為主,其種子質量好,發芽率高,價格低。

  2.精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而疏鬆,地勢平坦,排灌良好的砂質壤土或富含腐殖質的壤土為佳,土壤過粘易板結、土層較淺,會使根生長不良,且影響商品性,土壤pH以6-8為宜。不宜與蔥、蒜類連作。前茬作物收穫後,立即清地,進行精細整地,要求達到、地平、土細。並結合耕地,畝施充分腐熟的雞糞6000--8000公斤,撒可富或磷酸二銨20kg,整平畦面,做成長15m、寬2.5m的小畦。

  3.種子處理。  小蔥一般採取幹籽播種,但播種前將種子浸種和消毒,能提高發芽率和出苗率,幼苗生長也整齊,並可預防病害。方法是先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10分鐘,除去秕籽和雜質,再放到65℃左右的溫水中,並不斷攪拌20-30分鐘;或者在5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0-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乾淨,稍晾晒後播種。

  4.播種。8月上旬開始露地播種。每畝用當年的新種子4~5kg。播前澆透水,水滲後,整平畦面,將種子均勻撒播於畦面,覆細土0.8~1cm。為防治地下害蟲,覆土後可撒一層辛硫磷顆粒劑或其它毒餌。

  5.播後管理。小蔥播種後一般8—10天即可出苗,播後一週左右應根據土壤墒情狀況適量澆小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溼潤,以利於出苗,待幼苗伸腰時可再澆小水一次,使子葉伸直,紮根穩苗,並進行間苗,以去掉畸形苗,疏開過密的苗子,以後根據地墒情況適時進行澆水,注意水量不能過多,以免幼苗徒長。並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15kg,促使幼苗生長健壯。若秧苗露根,要及時覆蓋幹細土。另外,小苗出土後易受病蟲草害。應及時撒毒餌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並清除雜草。特別是在大雨過後,應及時噴施甲基託布津、百菌清等殺菌劑,以預防灰黴、霜黴等病的危害。為保小蔥安全越冬,上凍前澆一次凍水,寒冷年份可在畦內覆蓋一層馬糞或碎草,以利於安全越冬。並於土壤封凍前打好插小拱棚的孔,以防土壤凍結不便操作。

  6.扣棚及扣棚後的管理。根據小蔥的生長髮育特點和當地的環境條件以及小蔥上市時間進行扣棚,李謝小拱棚小蔥一般掌握在立春前後進行扣棚,由於設施條件的不同扣棚的具體時間可適當提前或錯後幾天。扣棚前清除雜草蔥葉,疏鬆表土,待蔥苗返青後結合澆水每畝衝施尿素10--15kg以促進幼苗生長,以後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可根據小蔥的生長髮育狀況和土壤墒情適量澆水和追肥。扣棚後的溫溼度應掌握在白天溫度以12℃~14℃為宜,夜間溫度0℃以上,最好在3℃~4℃,棚內溼度以70%為宜。若蔥苗長勢較弱,可在採收前15追1次衝施肥,每畝施10kg左右。

 

  7.收穫。扣棚後40~60天,苗高25—30釐米時,可根據市場行情收穫上市。收穫可在小拱棚內進行,將小蔥捆成0.25~0.5kg的小捆,經過保鮮處理後上市,收穫時注意不要讓小蔥失水,以免蔥葉萎蔫,更不要損傷蔥葉,以免降低小蔥的商品價值。

猜你感興趣:

1.四季小蔥種植方法

2.四季香蔥種植技術

3.大棚小蔥種植方法

4.如何種植香蔥

>>>下一頁更多精彩“小蔥栽培技術” 

小番茄種植方法
小蔥種植技巧
相關知識
小蔥種植的要點
如何種植紅蔥_紅蔥種植的要點
海帶種植的要點有哪些
黃皮種植的要點有哪些
楊梅技術能在北方種植的要點是什麼
枇杷樹北方種植的要點以及方法
甘蔗種植的要點有哪些
葛根種植的要點有哪些
香菇種植的要點解析
黃桃種植的要點有哪些_黃桃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