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30日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課程。活動教學是這門課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前提。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離不開學生的活動。因此,我們必須抓住好活動教學的這個板塊,但必須注意:不能認為活動越多越好,也不能把活動作為課堂景觀來點綴教學過程。

  一、設計活動內容的選取應當注意能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參與活動時,要學生不能只“帶耳朵”聽或“隨意”看;要學生有計劃、有目標地參與活動,要學生手腦並用,全身心參與,真正做到活動著、快樂著、收穫著。

  二、注意課前、課中、課後活動的完整性。有的教師把注意精力放在課堂上,不太重視對學生課外觀察、訪問、收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等學習活動的指導。應該看到課前、課後活動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正是通過觀察、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過程,學生看到、學到了很多東西。課堂上通過老師指引,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使學生原本不太成熟的、單一的認識得到梳理和昇華。因此,我們應該很好地研究如何調動學生在課外學習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並針對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給與指導和幫助。

  三、活動要做足、做透。要把每一個活動潛在的教育資源挖掘出來,實實在在地做好。注意活動過程、活動反饋及活動再加工,在多向的合作、交流中,經過老師的巧妙引領、點撥,同伴的智慧啟迪,真正促進學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改變與完善、技能的形成、鞏固和熟練。

  四、重視活動的生成性。課堂活動在展開時,由於師生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不同,常會生成一些新的東西,如道德與規範的矛盾、多種價值觀的碰撞、來自學生的獨特理解和疑難問題。如果老師僅按預先設計的方案,一步步走下去而不善於隨機應變捕捉這些新的生成點的話,活動的有效性將大打折扣。所以,教師應敏銳地捕捉課堂中有效的生成資源,用活動的真實程序不斷豐富和推進課堂教學,使課堂生成為一種快樂、積極的生活,促進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總之,在組織教學活動中,必須根據實際需要,引導他們在生活中富有興趣地學習、探究、體驗,在學習中愉快地生活、成長,獲取對社會的整體認識,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篇二

  這是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學會比較幼兒園與學校生活的差異,感受到角色轉換帶來的快樂;學習瞭解新環境的方法;初步嘗試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2、知道愛護書本的重要性;瞭解學校的有關設施、裝置;懂得學校與幼兒園生活、學習的不同。3、瞭解、熟悉新的校園環境,熟悉新同學新老師,逐步適應新的校園生活。體驗上學的快樂,體驗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愉悅和自豪。一年級學生剛入學,他們對小學生活既充滿好奇、渴望,同時又存在很多擔心和疑慮。學校生活到底怎麼樣?與幼兒園生活有什麼不同?上學有意思嗎?老師、同學會喜歡我嗎?帶著這些好奇、疑問、孩子們走進了學校的大門,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教師在教學中要從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形式,幫助孩子消除疑慮,引導孩子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上學的快樂,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開始新的生活。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是這樣做的:

  1、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真實感受。“領新書”是學生入學後經歷的一件大事,讓學生看圖,回想領新書的情景,說出內心的感受,學生不約而同地表達出高興、激動的情感。再讓學生討論:書對我們學習有什麼幫助?你是怎麼和新書交上朋友的?怎樣保護好書?結合學生的發言,教師激發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了解愛護書本的重要性,知道愛護新書的方法,懂得從小應該養成愛護書的習慣。

  2、利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知道學校與幼兒園的不同。讓學生通過看圖、回憶,尋找、發現、比較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明白小學生活以學習為主,要儘快完成從幼兒到小學生的轉變,逐漸適應學校的生活,並用愉悅的心情面對新的變化。

  3、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做到寓教育於活動中。結合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開展了整理書包和參觀校園的活動,學生興致很高,在活動中學生互相學習、交流合作,在活動中也很有收穫,懂得了應該如何整理書包,也認識到我校的環境很美麗,設施很完備,教師再引導學生懂得愛學校,要珍惜這麼好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

  這節課教學效果較好,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認真地觀察、思考、討論,積極發言,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上學的快樂。

  篇三

  課程標準指出“討論是最常用的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導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動過後我們要及時讓孩子們就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或心理感受進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裡的我》每一活動過後我都及時輔導小組長組織交流。在交流中孩子們認識到了“媽媽奶奶每天給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後要聽她們的話,還不亂弄髒衣服。”“衣服很難疊整齊,但是我一定要學會,再幫媽媽,讓她不辛苦。”“指甲裡有很多髒東西,以後我不留長指甲,還要經常洗手。”……每一句話都讓人感動,所以我建議學生把話寫在“愛心卡”上回去說給家長聽。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因此品生課的教學決不是孤立的,而是立體的多角度的。我們應該注重它與其他學科間的整合讓思想品德教育無處不在又不露痕跡。再說,農村教師一師任多課又為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學了》這一主題單元的教學我就整合了語文課第一單元《上學了》和心理健康課中《我是小學生》。《我的同學和老師》我將它整合到體育課的遊戲中,讓孩子在玩耍中與老師和同學親密接觸在不知不覺中增進了師生、生生間的感情。這樣一整合既為活動的開展積攢了時間,又將品德課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滲透到各個角落,做到潤物細無聲。

  《在品德與生活》的教學中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儘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更廣闊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和習慣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形成。


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我是家中小成員教案及反思
蘇教版一年級品德期末測試卷及答案
相關知識
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小學生活開始啦教後反思
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反思
人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教學計劃
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我從哪裡來教後反思
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匹諾曹的鼻子教後反思
蘇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盼盼遲到了教後反思
蘇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反思
2016-2017學年鄂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2016-2017學年鄂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