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教育論文發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新形勢下,網路新媒體的飛速發展給學生的安全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積極做好學生網路安全教育工作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中學生網路安全與網路道德的教育

  網際網路絡----一個嶄新而又神奇的世界,一道亮麗而又優美的風景。它既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啟迪了智慧,又增進了交往。但與此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給當代中學生帶來了負面影響,網上游戲,網上暴力,網上色情,網上沉迷,嚴重地摧殘了青少年的身心安全。加強中學生的網路道德和網路安全的教育已經迫在眉睫,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怎樣在傳授學生資訊科技和網路知識的同時,正確引導學生使用網路,利用網路,本文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

  一、 正確認識病毒、黑客問題

  現在網際網路上病毒肆虐,黑客資料鋪天蓋地,隨意下載。許多中學生出於好奇很想一試身手。雖然初衷只是小小的惡作劇,但後果往往不是他們所預料的,造成的破壞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將這部分內容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其實當越來越多的中學生面對網路,這些內容更應是我們濃墨重彩,大書特講的部分。

  在講計算機病毒時,我常向學生列舉有代表性的網路病毒事件,在整個事件中用精確的數字強調網路病毒傳播速度之快,涉及範圍之大,造成損失金額之巨。學生對這樣的事例很感興趣,對其中的數字非常震驚,由此加深了學生對計算機病毒和其危害性的認識。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少年黑客事件,使很多中學生對黑客產生一種嚮往,一些中學生甚至認為網路黑客是“令人佩服的技術能人”等錯誤看法,不少人也想著黑別人一把,滿足自己的獵奇心理。針對這種情形,我和學生們一起討論,告訴學生偷窺別人的隱私是不道德的行為,如果涉及商業機密或國家機密,就會觸犯刑法,需要接受法律制裁。

  二、 注意網路安全、加強網路德育,樹立健康的網路形象

  網路是一個資訊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資訊的垃圾場,面對虛擬的網路世界,有的中學生肆無忌憚地發表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言論,以發洩自己對現實生活、學習的不滿和壓力。由於網路的平等性和開放性等特點,使得一些不良的資訊對於身體和心理都處於發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資訊的負面影響。

  因此作為資訊科技教師在教會學生上網的同時,首先要應提醒學生在網上注意網路安全,不要輕信他人,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家庭住址及聯絡電話等資訊。其次還要引導學生:網路雖然是虛擬的,但也應有一個和諧、健康的網路環境,淨化網路環境應當從每個人做起,從自我做起。在網上也應遵守中學生守則,遵紀守法,約束自己的言行,樹立良好的網路形象。

  我們要加強網上文明行為規範的建設,向學生開展以宣傳《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為主題的各項活動,積極引導青少年遵守網路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資訊;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保護意識,不隨意約見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空間。努力創造乾淨、健康 、文明、有序的網路環境。

  三、 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課外活動

  目前大多數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相對比較單一,這就和網上世界的五彩斑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是中學生容易迷戀網路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應儘可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生動,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

  現在很多學校都建設了校園網,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將校園網儘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豐富校園網的內容和文化,使校園網成為學生們喜聞樂見的網路場所。

  四、 指導家長,減少或避免網路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據有關調查顯示:在上網的學生中,以在家裡上網的人最多。這就要求學生的家長肩負起指導、監督孩子上網的職責。一部分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上網放任不管。還有一部分家長,對於電腦和網路一竅不通,這就給了孩子可乘之機:因為這樣的家長好糊弄,至於孩子真的在網際網路上做什麼,這兩種家長一點也不清楚。長此以往,是很危險的。因此對於家中有電腦的家長,應儘可能地掌握一定的電腦操作和多瞭解、學習網路知識,千萬不能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上網不管不問。

  由於網路的負面作用,不少家長“談網色變”,採取的措施是“堵網”。由於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堵網”的結果很可能是將孩子堵到網咖去上網。網咖內上網的人魚龍混雜,社會環境更加複雜,大部分中學生上網的悲劇都是在網咖內上演的。

  因此,我們教師應當向這些學生的家長說明學生上網的益處,同時教給家長們一些方法,將中學生在網上可能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點。

  1.制定上網規則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上網規則:明確指出哪些內容是可以瀏覽和訪問的,通過現實生活活生生的例子,說明上網時應注意些什麼,並應確保當孩子們在上網時遇到問題或困惑時應及時向家長求助。

  在孩子上網聊天時,應確認聊天室是否適合中學生使用,並應注意控制他們聊天的時間。

  2.注意電腦擺放位置

  不要將電腦放置在孩子的房間,應當把電腦放在方便家中每個人使用的地方,這樣可以方便監督他們使用網路。

  3.查閱瀏覽歷史檔案

  經常查閱歷史檔案。這種檔案儲存在瀏覽器內,記錄著孩子曾經瀏覽過的網站名稱和他們訪問的頻率。

  4.遮蔽、過濾不良資訊

  目前很多企業針對網路垃圾開發了多種防護工具,主要是具有遮蔽不良內容的軟體和網絡卡兩種手段。家長可以利用這些工具過濾網際網路上的不良資訊。

  5.加強交流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家長要多和自己的孩子就有關網路可能遇到的問題,作開誠佈公地交流,配合教師一起正確引導學生,從源頭上杜絕網路中不良內容對中學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丹霞.網路――德育教育的新天地[J].思想政治教育.20007.

  [2]王襄渝,王萍.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網路文化環境[J].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

  篇2

  淺談大學生網路安全法律教育的思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在我國的迅速發展,網路也在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大學生們獲取知識和資訊的重要渠道,也日益成為他們表達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場所。但是,網路畢竟是一把"雙刃劍",它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良莠不齊的資訊,對大學生網路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教育 網路 犯罪

  1、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的現實意義

  雖然提出要大力普及網路課程教學的迫切性和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但目前高校的網路課程教學更多強調教學策略的研究和教學過程的質量控制,忽視了網路的負面作用。高校教學中無論是公共課《法律基礎》還是專業課《計算機網路》的教學大綱都沒有把網路安全的法律法規教育正式納入,更沒有制訂相關的課程標準,絕大部分大學生沒有接受系統的網路安全法律法規教育,對網路違法犯罪產生的途徑和後果缺乏清晰的認識。長期沉迷網路的大學生,有的精神失常,有的引發命案,有的離家出走、被拐被騙,,因此,有的人甚至把網路稱為“電子海洛因”,足見其負面影響對大學生的危害。對大學生進行網路安全教育,是新形勢下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緊迫任務。加強大學生系統化、正規化的網路安全法律法規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網路安全的素質,是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只有樹立“網路安全人人有責”的思想觀念,加大對大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對網路的負面影響加以防範,未雨綢繆,才能培養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優秀人才。

  2、網際網路給大學生帶來的安全隱患

  2.1長期沉迷形成網路成癮現象

  網際網路交流主要是以人機對話的方式進行的。長期沉迷網路之中,易造成人際關係的淡薄,現實生活的麻木。經常上網的部分學生中,有的出現厭學焦慮、心情壓抑及交際冷淡等不良行為,有的患有“上網綜合症”,嚴重影響他們正常學習和生活,更有甚者,沉迷網路遊戲和網聊網戀,最終付出沉重代價,造成嚴重心理負擔。據統計高校每年退學的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沉迷網路導致成績不良,這不僅給社會造成了巨大損失,而且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2.2呈現道德缺失現象

  由於網路屬於虛擬社群,上網查閱資訊、發表言論或與別人交流時,基本上是在匿名狀態下進行,具有高度隱蔽性的特點。網路的匿名性和隱蔽性使得很多大學生在網路社會中實行的道德標準,遠遠低於他們在實際現實社會生活的道德要求。那些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啟齒的庸俗、下流的髒話,在網路上則口無遮攔,全力宣洩;那些在現實生活中“當面不說”的言論,在網路上則心無顧忌,肆意發表。尤其是有些過於放縱的網路行為,如濫用資訊科技製造、傳播資訊垃圾,編造虛假資訊對他人進行誹謗或製造社會混亂,利用網路進行欺詐等等,對社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2.3導致犯罪行為

  當代大學生正處於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對於網路上並存的多元文化以及多種資訊不能很好地進行辨別,並極易受到外界刺激,從而產生一定的犯罪動機。又由於大學生群體是一群擁有較高知識水平的高智商群體,喜好在網路上展現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所不能擁有的成就。在網路上,他們可以無節制地放縱自己,可以宣洩對現實的不滿,甚至自以為可以尋回迷失的自我,近年來在校大學生製造計算機病毒,進行網路入侵等不良甚至是犯罪的行為屢見報道。有的甚至對聊天物件進行強姦、搶劫等犯罪活動,最終導致大學生淪為階下囚。

  3、加強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的策略

  3.1做好大學生網路法及文明上網的強化教育

  加大對大學生網路法制安全教育力度。凡上網者都必須以自覺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為前提。因此,高校可以通過網路法制安全教育,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哪些行為在網上是非法的或是不道德的,必須令行禁止的或堅決擯棄的。網路道德文明是資訊時代發展的產物,人類面臨新的道德文明要求和選擇,於是網路道德文明也就應運而生。網路道德文明是網路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範要約,賦予人們在其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準。網路道德文明教育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應大力弘揚網路道德文明,樹立良好的網路風氣,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要做到對他人的尊重。

  3.2加強大學生自律性教育

  網路資訊的開放、快捷、隱祕、廣泛、虛擬等特徵,使網路資訊汙染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嚴重問題,這些資訊是迅速擴散的汙染源。會不斷毒害青年學生的心靈。高校既要提高教師的網路資訊綜合素質,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增強教師對學生網上生活和網路道德的指導作用,也要注重加強對大學生的自律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高校還要通過各種方式,規範網上秩序,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目標,培養有益的愛好和活動,形成健康的人際關係,在現實世界中尋找社會支援;引導學生建立起一道網路安全的自身“防火牆”,培養分辨是非、善惡、好壞的能力,加強人格的自我修養,提高自我免疫力,從而徹底抵制網路的不良的影響。

  3.3充分利用校園網路功能性教育

  高校要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路,使他們成為網路的駕馭者。可以運用豐富的網路載體形式,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網路世界與現實生活的關係,促其自覺踐行《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弘揚蓬勃向上的時代氣息;還可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使大學生在交流討論中,能釐清網路道德和網路行為的是與否,促其正確的人生觀與道德觀的形成。

  總之,樹立網路安全意識,完善學生的資訊素養教育內容,已經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要引導大學生正確上網,重視他們的業餘生活,使網路成為他們合理利用交流的工具。

  參考文獻:

  [1]顧海良.重視與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 20037

  [2]韓洪生.大學生網路犯罪的防控機制研究[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1:57-60.

 

網路安全教育類論文
網路安全教育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網路安全教育論文發表範文
網路安全教育論文發表
網路安全教育論文範文
網路安全教育類論文
有關網路的安全教育論文
關於網路安全教育研究論文
有關網路的安全教育論文***2***
網路安全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網路安全教育的徵文稿
網路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心得範文